「聚焦地市」空港新城 治理“散乱污”企业 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聚焦地市」空港新城 治理“散乱污”企业 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新朋友点击标题下方的蓝色小字体陕西环保即可快速关注我们;老朋友请将信息分享给更多的人。

做豆腐还能污染环境?

在西咸新区空港新城,一场围绕做豆腐污染环境展开的“散乱污”企业治理工作正在有条不紊地进行。

今年4月,西咸新区空港新城有群众向空港新城环保局投诉,生产豆制品的陕西西咸新区豆福源食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豆福源公司)排放恶臭气体,影响当地群众正常生活。

西咸新区空港新城环保局环境监察执法大队在检查中发现,这家企业新建的污水处理设施没有安装相应的除臭设备,违反了大气污染防治法的相关规定。

面对西咸新区空港新城环境监察执法大队下达的《责令改正违法行为决定书》,豆福源公司总经理王战朋颇感无奈:“中国做豆腐传承了上千年,从来没听说做豆腐还能污染环境!”

虽然做豆腐的历史悠久,但人们对生态宜居环境的要求早已今非昔比。

为了满足人们对优良大气质量的需求,今年6月,国务院印发《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要求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推进产业绿色发展,全面开展“散乱污”企业及集群综合整治行动。

豆福源公司积极配合西咸新区空港新城的治理工作,停产整改,企业也因此损失了不少订单。王战朋决定去上海向同行取经,学习做豆腐的环保经验。

为了帮助企业解决环保问题、尽快恢复生产,西咸新区空港新城环保局邀请西安市环保专家到豆福源公司勘察,提出解决环保问题的方案。

根据专家综合企业发展给出的意见,王战朋得投入300多万元更新环保设施,才能彻底解决困扰企业发展的环保问题。这对年利润在一两百万元的豆福源公司来说是个不小的数目。

据王战朋介绍,2014年他看中了西咸新区空港新城稳定的电力、天然气供应,把企业从西安西郊搬到空港新城,准备在这里大显身手。没想到如今却遇到了环保“麻烦”。

面对“散乱污”整治压力和环保投资的资金负担,王战朋在心里一遍又一遍地算着经济账:排放恶臭气体不解决,企业就无法恢复生产,每天两吨多的黄豆原料就无法消耗;污水处理站不改造,就只能每年投入80万元借助西安咸阳国际机场的污水处理站处理污水,既增加了企业成本,也制约了产能扩大。

西咸新区空港新城环境监察执法大队大队长刘旗一次次上门,与王战朋一起算企业整改的环保账和长远发展账。

王战朋终于下定决心,投资300多万元配装三相分离器改造污水处理站,进行锅炉低氮改造,并安装UV光催化氧化有机废气处理设备。

7月中旬,豆福源公司新的环保设施顺利通过环评验收。企业还引进了国内先进的自动豆干生产设备。

“现在我们再也不用担心环保问题了。新改造的污水处理站,一天处理污水300吨,能满足我们产量扩大6倍的需求。而且新设备还带来了一项额外收益——此前无人问津的豆渣,经三相分离器处理后,成为周围养殖户青睐的饲料,每吨能卖200元。”王战朋欣喜地说。

据了解,作为今年批复的国家级临空经济示范区,西咸新区空港新城2017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在西安名列前茅。近几个月来,西咸新区空港新城已先后3次开展“散乱污”企业摸排,适时淘汰落后产业和产能,盘活生产资源,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目前,西咸新区空港新城确定“散乱污”企业151家,已治理到位企业76家,完成整治计划进度的50%。

“很多中小企业环保意识淡薄,我们站在企业角度给他们算经济账,逐步扭转他们环保投资增加企业负担的认识,助力企业实现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双赢。”刘旗对“散乱污”企业环保治理充满信心。

「聚焦地市」空港新城 治理“散乱污”企业 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