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的教育关系:家长支持老师、学生尊重老师、老师热爱学生!

古往今来,老师这个职业在大众眼里就是神圣、奉献的代名词,很多学生小时候的理想也与老师相关。老师,看似只是简单的两个字,可是它背后所蕴含的意义却十分深远。


最好的教育关系:家长支持老师、学生尊重老师、老师热爱学生!


古人常说:“一日为师,终身为父。”我们的思想、学识、习惯的养成都离不开老师的帮助。自古以来,尊师重道的观念就根植国人心中。但是现在随着沟通方式的进步与发展,家长与老师之间的关系却变得微妙起来。

面对老师,家长会想:“老师能耐心对待我的孩子吗?

面对家长,老师会想:“我要怎么做才能的得到家长的理解和支持?


其实,家长与老师一切纠结的背后都是为了学生的良好发展。稳定的关系离不开相互的支持,所以最美好的教育三角关系应该是家长支持老师,学生尊重老师、老师热爱学生。


最好的教育关系:家长支持老师、学生尊重老师、老师热爱学生!



1家长支持老师


父母是孩子成长路上的第一任老师。孩子思想、行为的建立都离不开父母的言传身教。当孩子进入校园接受老师的教育时,许多父母在教育观点上容易和老师产生分歧,那该如何应对这种分歧呢?

近期,一则#高三家长替女儿向老师申请免写作业#的新闻迅速走红网络,新闻中的父亲主张“放养式”教育,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就允许女儿上网。女儿高三因完不成老师布置的作业而倍感压力,在跟女儿再三进行确认后,他给老师写信申请让女儿自主完成部分作业,这份真诚的申请最后也得到了老师的同意,女儿的压力得到了缓解,最终考上了名校。


最好的教育关系:家长支持老师、学生尊重老师、老师热爱学生!



这位父亲的做法让我们看到了,校园教育并不是不能改变的。如果家长与老师的教育观点产生了分歧,那一定要及时地进行沟通,获得老师的理解。毕竟,家长支持老师,也就是支持自己的孩子

那面对老师的创新式教育观点我们该怎么做呢?

前段时间,“数一亿粒米”和“画30天月亮”等奇葩作业的新闻引发众多家长热议。人们在声讨老师这种行为的同时,也让我们看到了家长与老师之间长期积攒的矛盾,许多家长在面对教师的一些行为时“敢怒不敢言”。

长此以往,造成了家长不理解老师,对老师缺乏起码信任感的现象。所以,每当老师做了家长不理解的事情,家长就会认为老师在“误人子弟”。

“奇葩作业”事件发酵之后,当事班级的一些家长和相关的教育专家对老师的行为表示了一定的支持和赞同

,老师的创新式教学法值得鼓励,只是在沟通方面还需加强。

所以,家长应该信任老师,相信老师也在为孩子的教育做努力。如果遇到不理解的事情,应该及时和老师进行沟通。如果只是一味的指责,那相信很多的老师都不敢对教学方式进行创新了,最后吃亏的只能是孩子。

希望,世道变坏,不要从失去对老师起码的信任开始。


2学生尊重老师


家长与老师之间的关系应该是相辅相成的,家长和老师都应该积极地参与到孩子的学习中去,陪着他一起成长


最好的教育关系:家长支持老师、学生尊重老师、老师热爱学生!


现在的孩子个性十足,在学校难免会因为种种小事和老师产生分歧。对此,家长除了要教育孩子尊重老师之外,也要帮助他们从心理上化解对老师的意见。而不是听到孩子诉说委屈时,就直接对老师产生怀疑,甚至去和老师进行辩论。家长在孩子面前,应该支持老师

3

老师热爱学生


德国哲学家莱布尼茨曾经说过:“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每个学生都是不同的。


最好的教育关系:家长支持老师、学生尊重老师、老师热爱学生!


那在面对这些个性十足的学生时,教师该怎么做呢?

教书易,育人难。一位好老师不仅要做学生学习路上的教导者,更要做他们思想上的指引者。做一名有思想的老师和教育的思想者,需要老师满怀教育真情,正确理解学生的生活。教学时,尽量做到因材施教,尊重学生的个性成长,并和家长进行及时的沟通。

时代在不断进步,老师也要及时地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在保障成绩的同时要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尽可能地支持他们发扬自己的个性;遇到问题时也鼓励他们自己去寻找答案,发挥学生的能动作用。

师生之间的良好关系,有利于推动教学发展。老师热爱学生,学生才会热爱教师,师生之间关系协调,才会产生感情上的共鸣,从而进入教与学的最佳境界。


4相互支持、良性互动


学生、老师、家长这三个角色看似独立,实则共通,最终目的都是为了学生的良好发展。所以作为学生人生路上的重要指引者,老师和家长之间应该相互信任、相互支持,这才是对学生最好的方式。


声 明:

作 者:田 姣

图文校对:王清禾

审 核:贾丹彤

本文旨在交流分享,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处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