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年可沒什麼補貼,十五年的蛻變,從秦Pro看比亞迪的自進化

本文授權轉自原創作者:古道清風

最近全新一代唐是真的太火了,火到在我從不提比亞迪三個字的大學同學群裡都在討論如何買唐的問題,火到唐DM版居然比燃油版訂單多,火到DM版的27.99萬高配訂單比低配訂單多得多,火到連比亞迪都沒想到會這樣,甚至一開始都扭扭捏捏不願相信這個事實,結果27.99萬的備產成了大問題。

當年可沒什麼補貼,十五年的蛻變,從秦Pro看比亞迪的自進化

然後在唐的一片大火中,秦Pro上市了,看上去遠沒有唐那麼受關注,沒有電四驅,沒有4.5s,甚至沒有佈雷博。

但9月20日在北京,這將是又一個我會牢牢記住的日子,一如五年前的12月17日一樣鐫刻在我的記憶樹上。因為比亞迪造車的里程碑時刻,都被秦以及秦的先輩佔據,就像唐朝,再如何的盛世,也無法取代秦朝對於王朝的創始地位。

當年可沒什麼補貼,十五年的蛻變,從秦Pro看比亞迪的自進化

到秦Pro上市,這會是又一個里程碑。比亞迪以自進化為秦Pro的宣傳點,這是一臺有無限可能的車,也是一臺開啟了無限未來的車。秦Pro以及延續秦Pro的開放理念和架構的未來之車,將極大可能的顛覆汽車行業百年來的單一功能。如果說手機的移動計算僅僅用了十年就佔據了人類的移動時間,那麼從秦Pro開始,人類的移動空間即將進入新的時代,這個時代的全面來臨,可能也僅僅需要十年甚至更少,所以這個9月20日,極有可能是某個巨大的開始。

當年可沒什麼補貼,十五年的蛻變,從秦Pro看比亞迪的自進化

一些現實主義者,大概是不愛聽這些暢想和未來的。在他們看來預言是約等於神棍的,這也是沒辦法的事,誰讓大多數中國股民都被敢於預言的神棍們害慘了呢。神棍們靠預言未來大口吃肉,相信了預言的股民在大片流血。

所以這篇文章,如果再繼續展開,預見性的描繪一下移動空間的美妙生活,大概會被罵水軍。於是先知的事情給不怕罵的人來做,我想,來回顧一下歷史,應該總是可以的。所以,我們不是託。

當年可沒什麼補貼,十五年的蛻變,從秦Pro看比亞迪的自進化

我身處在秦Pro的發佈會現場,我當時的思緒是分裂的。我一半的思維飛向了未來,未來充滿了明媚的陽光,但是陽光會晃眼會跳動也會讓人捉摸不清;我另一半思緒回到了過往,過往像一幅幅畫卷,漸漸清晰,那上面鋪陳的是毅然和艱辛。

五年前,2013年12月18日。新聞聯播播了這樣一條國內聯播快訊:

當年可沒什麼補貼,十五年的蛻變,從秦Pro看比亞迪的自進化

我國首款高性能節能環保的家用雙模電動汽車在北京上市,通過家用220V電源直接充電後,採用純電動模式可行駛70公里;長途運行採用混動模式,百公里油耗僅1.6升。

這條完美迴避了所有比亞迪和秦字眼的新聞,依然開創了新聞聯播的歷史,這是新聞聯播第一次報道一款自主品牌汽車上市的新聞。是的,秦是帶著新聞聯播的光環降生的。當時開始瞭解這臺車的人,都需要經過一個先破後立的過程,因為它和傳統汽車有太多不同:

這既是一臺可以純電出行的車,又是一臺可以長途行駛的車;這既是一臺需要充電的車,又是一臺需要加油的車;這既是一臺非常安靜的車,又是一臺十分暴躁的車。

所以,先破而立,能破了腦子裡燃油車概念的人會喜歡它,儘管有很多不足,依然無法自拔的喜歡它。破不了的人,就算試駕完,也會抱著膀子一副指點江山的表情,“沒電開起來就是5萬的車”,嘴一撇,騙補貼的玩意兒,心裡這麼一想,頓時心滿意足了。

不能怪他們的,09年還用諾基亞的人,都是真心覺得諾基亞好用的。秦好像就這樣突然出現在大眾面前,以至於那個秦戰列國的活動,讓很多人都沒有心理準備。而當時在場的眾多人,應該都沒有想到,從秦開始,五年後的王朝系列會做到今天這樣。新聞聯播給了秦一個歷史地位,不管你想沒想到,新聞是這樣說的,“我國首款高性能節能環保的家用雙模電動汽車在北京上市”。

從那一天,王朝開啟。那一天,是2013年12月17日。那一天,汽車之家的秦上市稿子,被頂了5萬多樓,創了歷史記錄。以至於幾年後還有去現場瞻仰的,還有多少人記得呢。

當年可沒什麼補貼,十五年的蛻變,從秦Pro看比亞迪的自進化

當年可沒什麼補貼,十五年的蛻變,從秦Pro看比亞迪的自進化


再往前五年,2008年12月15日,比亞迪是這樣宣佈F3DM上市的:全球首款不依賴專業充電站的新能源汽車——F3DM雙模電動車正式上市。

當年可沒什麼補貼,十五年的蛻變,從秦Pro看比亞迪的自進化


當時,這條新聞在整個汽車業小的連一個波紋都沒有。當時整個中國汽車業都在年產銷量雙破千萬的偉大歷史時刻到來前的極端興奮中,這時候你一條新能源汽車上市的新聞,換來的最多是一臉興奮的汽車從業者的一句反問:“啥?新能源汽車?能用來扯概念還是扯淡?”

不能怪他們的,03年用諾基亞的人,那時候看用Windows系統的多普達515的時候,一樣會這樣反問:“啥?智能手機?能用來扯概念還是扯淡?”。但殊不知智能手機的火苗從那時開始點著。

當年可沒什麼補貼,十五年的蛻變,從秦Pro看比亞迪的自進化


當年可沒什麼補貼,十五年的蛻變,從秦Pro看比亞迪的自進化

真正能實用的新能源汽車之火苗也是F3DM點著的,比亞迪滿打滿算也就賣了小几千輛F3DM,這火苗雖然這麼微弱,但總是呵護住了的,比亞迪的新能源夢想從那開始沒有斷過。

那可是在2008年啊,十年前,新能源還不是國家戰略。那時的比亞迪身邊沒有人,沒有今天這麼些補貼之下拉開膀子要上要幹要嘿嘿的同行們。那時的比亞迪就是認準了火苗的傻小子罷了。

所以,你要說比亞迪造新能源車是為了騙補,那真是沒良心。十年前就投入巨大的研發體系,就為了2000多臺車的試驗性補貼麼?那別人為什麼不來一起幹?

當年可沒什麼補貼,十五年的蛻變,從秦Pro看比亞迪的自進化


研發F3DM的工程師們,是出於當年樸素的認知。電池貴沒有充電站,那用小一點可以家用充電的電池滿足個日常里程就行了嘛;有里程焦慮,那再安個發動機跑長途嘛。因為思想樸素所以不懼艱險,想到了就拉開膀子幹了,所以世界上才有了第一款雙模電動車,是的,比亞迪一直是這樣叫的,DM=雙模電動車。插電式混合動力?那是後來的事了。

如果開著今天的秦Pro和全新一代唐的車主,要感謝十多年前那幫比亞迪的工程師們。正是那幫人樸素的造車理想和迎難而上不懼艱險的幹勁,才有了F3DM,才會有今天的王朝DM系列。

如果沒有那幫人,沒有比亞迪,想在今天開上全新唐這樣的車,你需要準備掏出多少錢?唉,其實需要掏多少錢都是偽命題,因為沒有當年,現在根本買不到這樣的車了。所以,2008年12月15日,不是里程碑嗎?雖然當年這條新聞連一點水波紋都沒有。

當年可沒什麼補貼,十五年的蛻變,從秦Pro看比亞迪的自進化

往前又是五年,2003年的1月22日。比亞迪以1.995億+0.7億的價格買下了秦川的股權,就此正式進入了汽車行業。現在看來,是很輕鬆的事,2.7億在今天看來也不是什麼大的投資。但是要記得,當時同時期進入汽車整車行業的跨行業民企,就比亞迪一家堅持到了今天。可能大多數人還需要再有十到十五年吧,那時候再回頭來看2003年這個決策,才會覺得那是一塊行業里程碑吧。

當年可沒什麼補貼,十五年的蛻變,從秦Pro看比亞迪的自進化

其實很大意義上來說,比亞迪能跨過汽車行業初創的危險期到達王朝車系的今天,回首當年,成敗甚至都在一念間。如果王傳福沒有魄力否定那個醜得嚇跑了經銷商的316,如果福萊爾之後沒有恰好接上F3這一車型,如果F3沒有帶來初期的原始積累,那麼比亞迪都只能是汽車產業的過客。

當年可沒什麼補貼,十五年的蛻變,從秦Pro看比亞迪的自進化

所以,開著新唐的人萬萬不要看不起F3,沒有當年的F3,就沒有現在座下的新唐,沒有542,沒有4.5s,沒有Dragon face,什麼都沒有。於是,不管唐是比亞迪多麼重要的旗艦,在里程碑這件事上,唐是永遠不在C位的。在那些重要的歷史節點上,C位上的是秦Pro,是秦,是F3DM,是F3,是秦家族的前世今生。

當年可沒什麼補貼,十五年的蛻變,從秦Pro看比亞迪的自進化

2008年1月22日的那天,我們絕大多數人依然只是起床刷牙而已,你意識得到,那是十五年波瀾壯闊造車歷程的開端嗎?那2018年的9月20日,我要說這是汽車移動空間即將顛覆百年多以來單一功能的開端,是非凡意義的一天,恐怕,也是沒有什麼人信了。我自己偷偷記住這個日子就好,比亞迪十五年的自進化讓我相信未來的十五年。

那麼,十五年後再來看吧。

當年可沒什麼補貼,十五年的蛻變,從秦Pro看比亞迪的自進化

感謝古道的提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