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世投資花偉:歸國創業要「向高處走」也要「接地氣」

2018年8月19日,由歐美同學會主辦、全球化智庫(CCG)承辦的第13屆中國留學人員創新創業論壇在北京舉辦。中共中央統戰部副部長戴均良、中國僑聯副主席李卓彬、外交部原副部長何亞非等出席並講話。盛世投資合夥人花偉受邀參會,並就“金融投資—捕捉產業新風向,與雙創實現共贏”的話題表達了自己的觀點。

盛世投資花偉:歸國創業要“向高處走”也要“接地氣”

盛世投資合夥人花偉

區分區塊鏈創業和ICO、比特幣創業

花偉表示,盛世投資的海外業務除了投資海外的基金和企業,另一個主要的工作就是幫助海外歸來的科學家和創業者在自己擅長的領域創新創業。針對大量留學人員在回國後選擇了區塊鏈這一新興領域創業,花偉認為,應當把區塊鏈創業與比特幣、ICO等概念區分開,區塊鏈作為底層技術將在人類社會發展過程中發揮非常積極的作用,將和互聯網、人工智能一起推動解決困擾人類數千年的群體決策非理性的問題,但是,比特幣或者ICO並不是好的區塊鏈應用的場景。

花偉認為,比特幣或者其他類似幣不太可能成為一種貨幣。我們可以針對目前流行的兩個觀點來分析這個問題。第一種觀點認為未來比特幣會取代現行貨幣機制,成為這個世界的統一貨幣。我們認為這種情況不太可能出現。雖然在發行機制等方面還存在一定的問題,但現行的貨幣實質上是一種“勞動券”,人們創造一定的價值,並因此得到一定數額的貨幣回報。為了更多地獲得回報,人們就要更多更好地創造價值。大家都知道目前的首富可能是比爾·蓋茨,是扎克伯格,但是20、30年之後,當有新的創造了更大價值的公司出現,世界首富可能就是一批新的人。這樣的機制對於我們的孩子們,對於我們的後世子孫都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而分析比特幣的機制,總數一定,前期容易挖掘,後期越來越難。如果比特幣是一種貨幣,則會成為一種類黃金的貨幣形態。但是,黃金並不是一種好的貨幣形態。舉一個例子,如果貨幣是黃金,假如某人挖了一座金山,佔到全世界黃金的50%,那他的後世子孫可能很多輩都不需要勞動,而這個世界上新產生出來的價值和財富有一半都是歸屬於他的,這對於普羅大眾以及我們的後世子孫來說是非常不公平的。同時對於這位黃金佔有者來說也不是一件好事,因為當他佔有瞭如此龐大的利益和權力,他和他的子孫就會在這套不公平的機制中成為絕大多數人共同的敵人,這對於他和他的子孫來說也都是非常殘酷的。所以我們說黃金和比特幣都不是一種好的貨幣形態。

第二種觀點認為,未來的貨幣發行將是每一個人都可以按照比特幣的機制發行貨幣。花偉認為這樣的情況同樣也不太可能出現,因為從人性的角度來分析,如果每一個人都可以發行貨幣,誰發的多誰佔有的利益就大,那麼一定會造成每個人無限制地發行貨幣,導致更加嚴重的貨幣濫發和機制崩潰。

對於未來貨幣的形態,花偉預測,可能還將是電子貨幣,不過可能會是把傳統發行方式和區塊鏈技術結合起來,能夠不可篡改地記錄貨幣從發行到流通交易,到回收消亡的每一個環節、每一筆交易的精確時間、地點、交易雙方、交易目的等關鍵信息的一種貨幣。為什麼說這是一種比較好的貨幣形態?世界上發生的很多不好的事情,歸根結底,絕大多數的目的是為了錢,如果我們可以不可篡改地記錄、追溯、分析和錢有關的一切交易,那麼做壞事的空間將會被大大的壓縮,世界也會向著更好的方向去發展。

歸國創業“向高處走”也要“接地氣”

針對海外歸來的科學家和創業者如何選擇創業的領域,花偉認為,首先要“向高處走”,做好創業方向的價值判斷。假如在區塊鏈方向創業,可以選擇真正能夠發揮區塊鏈防止篡改這一特性為社會提供好的產品和服務、推動社會向好的方向發展的領域,比如鑑真、與人工智能結合等方向。此外,芯片、新材料、機器人、航空航天、生物醫藥等硬科技領域,海外歸國的科學家和創業者都有著比較好的優勢,可以發揮所長,在這些領域,依靠踏實嚴謹的技術研發、創新優質的產品和服務來贏得市場,進而實現企業的價值,獲得資本市場的回報。

其次要“接地氣”,瞭解和適應中國的國情。大家在海外多年,對國內的發展情況可能已經缺乏足夠的瞭解和認知,就需要放下身段,仔細觀察,認真思考,在充分認知國內市場情況的前提下,組建團隊、制定策略、開拓市場,提高創業成功的機率。

花偉表示,盛世投資會和大家一起,把更多更好的資源導入那些真正為社會創造價值、創造財富的領域,為海外歸國科學家、創業者的創新創業做好服務工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