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夏朝不被考古學術界承認,爲什麼?

海納百川萬一是我呢


首先需要指出的是,“夏朝為什麼不被考古學術界承認”這個題目是值得商榷的,事實上,考古學界,包括歷史學界,始終都沒有完全否認夏朝的存在,只是在對夏王朝及其遺址的認識上存在較大分歧,而且否認夏王朝存在的也是少數人的觀點,當然,否定的聲音在國外可能更多一些。

那麼到底是什麼原因導致了在夏王朝的認識和研究中存在分歧呢?我認為主要是由於以下幾個原因造成的:

首先,考古發掘工作是一個不斷深入的過程,並不是一蹴而就的。

考古發掘和考古研究的一個重要目的是為了最大可能地認識古代人類的生活狀況,而這需要考古遺存作為支撐。當前,我們已經發現了相當豐富的、在年代和地域上符合夏王朝相關記載的古代遺址,但尚缺乏更為有力的證據證明這些遺址就是夏王朝的廢墟。因此,這需要更多的考古發掘來提供更為有力證據。

其次,考古發現的文化遺存,需要經過科學的考古研究來闡釋和論證,而這需要一定的時間。

不得不承認的是,如今許多遺址的發掘與研究是斷層的,即進行發掘的不見得就是最終的研究者,而研究者也不一定參與了遺址的發掘。在很多情況下,對某一遺址或考古學文化進行研究的學者,具有不同的學術經歷和研究方向。

因為研究者的差異,也必然導致會存在不同的理論、方法和視角,進而產生各種分歧,都是很正常的。對於“夏”遺址的研究正是如此。

再次,科學是純粹的,但科學研究卻並不都是純粹的。

仔細分析對於夏代的認識便可發現,否定的聲音多來自於國外,肯定的聲音多存在於國內,這不乏一定偏見和個人感情摻雜其中。當然,有些時候也多是由於國內外對文明理解程度的差異造成的,學術的魅力是多樣的,正因如此,它才吸引著我們不斷去探索。

另外還需指出的一點是,尋找夏王朝似乎肩負著為中華文明正名的責任,就如同早年的夏商周斷代工程一樣。正是這種責任意識影響到了我們的研究工作。

我們已經找到的早於商代的文化遺存,而且有相當部分確已進入到了奴隸制社會階段,這都是被考古證明了的。換句話講,我們存在著早於商的政權形式,只是過於急切地把它(或它們)命名為“夏”,因為急切,所以會導致很多問題顯得過於倉促。

那麼夏朝是否存在呢?當然是存在的!文獻絕非憑空捏造,即便古史辨派一直強調後世對於前代史事的記載都是不可靠的,但也不能說“大禹是條蟲”就是一個真理。

質疑文獻之真,或否定史籍之偽,都是很難說服對方的。只有在堅實的考古發掘基礎上,結合相關文獻,運用多學科手段,才能使這一問題得到解決。當然,這條路顯然還很漫長。

我們古代的夏代,不過是中華文明起源進程中眾多璀璨的明星之一,當時還有很多部族政權的與之並存,只是夏是中原地區最為強大的一支而已。因此,夏代更適合作為一個劃分時代的名詞,夏政權或夏王朝更適合作為一個朝代的稱呼,這是需要我們認清的。


碣石樵子


中國古代的歷史,有一個順口溜,開頭是這樣的:唐堯虞舜夏商周,春秋戰國亂悠悠……這個順口溜是從三皇五帝開始,然後才是夏朝、商朝、周朝。我們說我們是5000年文明古國,也就是從三皇五帝開始算起,到現在的狀況。


(傳說中夏朝的開國君王禹)

但是現在的問題是,不只是三皇五帝、唐堯虞舜不被承認,連夏朝在考古界也產生了懷疑。這種懷疑讓很多人不爽,因為它嚴重損傷了大家的民族自豪感。但是,如果我們仔細分析,不要帶那麼多情緒,我們會發現,夏朝不被承認,其實是有原因的。

首先,夏不被承認,並不是夏不存在,而是作為國家不被承認。按照有些學者的看法,國家的形成是有一個過程。首先形成的是遊團,接著形成的是部落,再接著形成的是酋邦,最後形成的才是國家。夏在當時,其實就只是處在酋邦的階段,還沒有形成國家。


(傳說中的夏朝地圖)

當時在中原地區,有非常多的這種酋邦,這些酋邦都不大,他們合起來被稱為“諸夏”。也就是說,夏只是諸夏中的一個小酋邦。如果只是用一個小酋邦來代替整個中華民族的祖先,那顯然是不符合歷史的。

其次,夏沒有找到考古學的證據。雖然有人認為,二里頭是夏曾經生活過的遺址,但是,第一,沒有直接的證據;第二,這個二里頭的規模非常小,這麼小的規模,顯然不是一個國家的規模,而且裡面的那些考古文物也不能證明國家的存在。它不像殷墟,殷墟很大,而且功能比較齊全,完全是一個國家的規模。

第三,在商代之前,酋邦的流動性非常大,這種流動性主要體現在,中原的酋邦,常常被外來的酋邦所替代。替代的原因,主要是因為當夏酋邦已經是酋邦的時候,周圍地區很可能還是一些部落,或者是遊團。這些部落遊團經常打仗,今天你把我打走,明天別人又把你打走。而中原地區,因為農業生產比較先進,其戰鬥力相對來說還要弱一些。有個切實的例子是可以證明的。黃帝部落和炎帝部落打仗,最後黃帝戰勝炎帝,原因就在於,黃帝部落主要是遊牧民族,而炎帝部落是農耕民族。所以,生活在中原地區的夏,也可能歷史上真的有夏,而且是一個時間比較長一點的酋邦,但是或許它早就被其他部落或者遊團給攆走了。


(二里頭遺址)

當然了,考古學懷疑夏作為一個長久的,有幾百年歷史的國家,並不是否定我們悠久的古文明和歷史。而且,作為中華民族的發源地,其實還不僅僅是夏這一部分,還包括三星堆文化、良渚文化等等很多個發源地。如果要找中華民族的源頭的話,把這些地方給忽略了,其實也是很不應該的。


張生全精彩歷史


夏朝為什麼不被承認的原因:首先,夏不被承認,並不是夏不存在,而是作為國家不被承認。按照有些學者的看法,國家的形成是有一個過程。首先形成的是遊團,接著形成的是部落,再接著形成的是酋邦,最後形成的才是國家。夏在當時,其實就只是處在酋邦的階段,還沒有形成國家。

我們中國歷史悠久,這個人人皆知。可是很多歷史學家都對夏朝的存在有爭議,不認同他是一個國家,這是因為夏朝的文字、青銅器尚未出土,要知道,文字和金屬器物的出現可是歷史學家判斷一個歷史古國是屬於“文明”還是“文化”的重要標準,而現在夏朝尚未證明擁有文字和青銅器,那也就無法說明夏朝是一個“文明”,只要沒發現當時的文字,就無法確認考古遺存中哪批鍋碗瓢盆屬於“夏”。要知道中國最早的文字是甲骨文,而最早的甲骨文是公元前1300年左右的甲骨文,這個時間點已經是商代中晚期了,所以在被考古發現和研究證實之前,夏只能說是一個部族或者部落文明。



我個人也是認為夏朝是有很大可能存在的,要知道早在民國的時候商朝跟夏朝一樣也被質疑說是不存在,那些搞歷史的、考古的,基本認為中國只有兩千多年曆史。結果殷墟不久便被發現,從裡面出土的商王世系跟史記上記載的完全一致。

部分中國學者也一直堅信夏朝是有的,很多人認為以前之所以沒有找到“夏墟”是因為找錯地方了,尋找的範圍不應該侷限在河南、山東、山西和陝西等地,應該去南邊的長江流域尋找,有的學者甚至指出夏朝的遺存應該在雲夢澤一帶,夏朝很有可能是一個南方的王朝,夏人的活動範圍在今天的湖北、安徽等地,中心區域在雲夢澤,這就與大禹治水的傳說很吻合,大禹治水主要是治今天長江流域的洪水,大禹治水的很多故事傳說都與長江有關,因此夏人的活動範圍很有可能在長江流域,而不是在黃河流域。


最後希望早日能發現夏朝的文字。那個民族文化智慧開啟的時代!


文淵君


第一,沒有第一手或者直接的文字資料。很多人說,好多古書都寫了夏朝啊。我跟你說然並卵。這些文字資料都不是第一手的。

我今天經歷了一個事件,我把它記錄下來,這是第一手資料。我目睹了這個事件或者我閱讀了第一手資料再記錄下來,也算直接證據。但是我說我知道一個實際上和我完全不搭嘎的事情,這是什麼?是文學創作。

夏的記錄就是這樣的問題,我們即沒有發現夏代的任何第一手文字資料,也沒有來自商人記錄的直接證據,有的都說春秋時代的文學創作。不知有漢,何論魏晉。歷史近千年的商人對夏代一臉懵逼,反倒是之後的周人說的繪聲繪色,這隻能是出於政治考慮的文字創作。

第二點,沒有實物證據。

商代,有第一手的文字資料,有遺址,有遺物,板上釘釘不容辯駁,最多就是歷史細節我們可能不那麼清楚。夏呢?除了周人說的,沒有其他任何發現。

夏商周斷代工程,因為政治指導業務,實際上已經臭名昭著。二里頭挖到現在證實了其實是我們歷史上一個失落的新石器時代晚期的王國,這個王國沒有文字,我們對它沒有任何瞭解。但是可以肯定的是,他和我們心心念唸的夏,沒有半毛錢關係。


郝子曰


欲滅其國,先亡其史。古埃及,古巴比倫,古印度,瑪雅文明,無一例外都被西方白人給滅絕了。今天那些文明的後人早就忘記了自己的歷史,說著別人的語言,繼承別人的文化,崇拜別人的祖先。西方人雖然在近代經濟文化科技上領先中國,但卻在歷史文化上極度自卑的,因為他們有文字記載的歷史也就幾百年,為了給自己塑造一個強勢的文明,就必須要從歷史上著手,打造一個輝煌燦爛的遠古文明,這就好比某人喜歡吹牛,自稱自己的祖上是某某皇帝,或者是某某達官貴人一樣,這樣就能讓自己變得與眾不同。西方人正是基於這種心理,由於歷史上的極度自卑,而生生地給自己造就了一個強大的歷史文明。由於西方在科技上的強勢,所以又造就了話語上的強勢,這幾十年來全世界的話語權都被西方所把持,所有的規則都是西方人建立的,而中國當年積貧積弱,只能遵循他們的規則來生存。當西方人遇到中國這個從未中斷的歷史文明就陷入了矛盾中,一方面深感中國歷史的源遠流長,另一方面又深深地自卑自己那可憐的歷史記載。因此他們就有意無意迴避中國的歷史問題,直到看見夏朝這個問題,由於中國的歷史也沒有詳細記載,所以他們就像發現了救命稻草,利用他們掌握的話語權針對中國的夏朝拼命否定,再利用發達的互聯網和媒體一起來給中國人灌輸夏朝不存在這種觀點。他們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否定中國的歷史,只要中國人沒人相信這段歷史,那麼中國人的歷史就滅亡了。如果有人不相信,那麼請看看西班牙征服美洲大陸所做的事,他們將所有瑪雅人的書籍全部燒燬,逼迫瑪雅人學習西班牙語言,直到所有人都不再說他們自己的語言,於是一個文明就這樣被徹底毀滅了。二戰時期,日本人也搞過這樣的事情,在東北和臺灣也搞過奴化教育,強迫所有人學習日本文化,只不過日本人時間不夠失敗了,如果再有五十年,恐怕今天的東北和臺灣都已經不屬於中國了。這就是西方人消滅其他文化的策略,先消滅你的歷史,再消滅你的語言,讓你永遠做他們的奴隸。


蝶海留香


這個問題很大,也很複雜,作為考古菸酒僧,談一點個人看法。

首先,考古學界並沒有否認夏代的存在,不少學者都在使用“夏文化”、“夏代文化”的詞語,以“夏商周斷代工程”和“中華文明探源工程”為代表的眾多研究也在探索較殷商文化(二里崗-殷墟文化)更早的文明和國家形態。因此,說“夏朝不被考古學界承認”至少是不嚴謹的。事實上,作為嚴謹的學術研究,我國考古學界主流對夏代的存在既不十分肯定,也不完全否認,國外學者也沒有絕對不承認夏代的。

原因其實很簡單。商代和西周的存在都有大量的出土文獻(甲骨文、金文等)可以與傳世文獻對應驗證(如王號、都城、帝王世系等等),但夏代卻始終沒有發現文字(事實上商文化中較殷墟更早的二里崗文化也沒有文字,之所以認定它為商文化,靠的基本全是考古學文化的研究方法),即使是距夏不遠的商代出土文獻中也對夏隻字未提。

那這是不是意味著夏代是不存在的呢?考古發現的事實又絕非如此簡單。多年的考古工作不僅發現了舉世聞名的大規模高等級聚落二里頭遺址,還使得中原地區由仰韶時代晚期的文明曙光經由勢力紛繁複雜、不同文化交融碰撞的“中原龍山時代”向文明高度發展的二里頭文化演變的脈絡逐步清晰。簡言之,考古表明,在殷商文化之前,中原地區確實經歷了各種集團群雄逐鹿,最後定為一尊——二里頭文化的歷史過程,伴隨的則是周邊文化的迅速衰落與二里頭文化向四周的大規模擴張。這種早期中心政權的興盛過程及其“伊洛之間”的地理位置又與文獻中的“夏代”何其相似!只是唯獨缺少出土文字的佐證。於是學者們大多隻能在艱苦論證的結尾小心翼翼地引用有限的幾段傳世文獻。

從學術嚴謹的根本角度出發,不肯定夏代的存在是正確合理的。但就我國的考古學這一學科而言,證明地下的早期中國與傳世文獻相合,既是它形成以來的重大使命,也是“古史辨”留給它的重大包袱。簡言之,如果只將考古發現對應印證傳世文獻作為考古學研究的終極目標,則遠遠貶低了這個學科。面對燦爛的出土文物,面對文明曙光中各種文明潮流的碰撞融合,面對早已發現的更早的紅山、良渚、凌家灘、石家河的輝煌文明,以及中原地區日益清晰的比二里頭更早的仰韶時代的文明大輻射與相當複雜的社會組織模式,僅僅判斷“有沒有夏代”或“二里頭是不是夏代”,實在並沒有那麼大的意義。

總而言之,考古學界並不否認夏代的存在,也不會給出肯定的答案。而相對於探索早期中國文明起源歷程的大課題而言,證明有沒有夏代,實在算不得學術前沿。


fengzhanchi197590861


朝共傳十四代,十七後(夏朝統治者在位時稱後)延續約471年,被商所滅。



  中國傳統文獻中關於夏朝的記載較多,但由於都成書較晚,已知的又沒有發現公認的夏朝存在的直接證據,如夏朝同時期的文字作為自證物,因此近現代史學界一直有人質疑夏朝存在的真實性。在河南省西部、山西省南部發現的二里頭文化具備了屬於夏文化的年代和地理位置的基本條件,但由於一直未能出土類似殷墟甲骨卜辭的同時期的文字記載,夏朝的存在性始終無法被證實。許多中外歷史學家認為,河南省偃師市二里頭遺址的全期或第一、二期是夏朝都城的遺蹟,不過仍在尋找確鑿的依據來釐清。



夏朝為什麼不被承認的原因:我們中國歷史悠久,這個人人皆知。可是很多歷史學家都對夏朝的存在有爭議,這是因為夏朝的文字、青銅器尚未出土,要知道,文字和金屬器物的出現可是歷史學家判斷一個歷史古國是屬於“文明”還是“文化”的重要標準,而現在夏朝尚未證明擁有文字和青銅器,那也就無法說明夏朝是一個“文明”,只能算是部落聯盟。


古今說史


嚴格說,夏朝是不被歐美考古界承認,國內很多學者認可,但是夏商周斷代工程雖然有一些成果,但夏朝還是在國內外存在爭議,主要是缺乏考古證據。

考古學發現和研究古代的物質遺存,現在我們主要依靠考古來論證文明起源,就需要在考古方面找到文明的標誌。這不只是中國考古學的問題,也是一個世界考古學的普遍問題。對於考古學中的文明標準,國際上現在有一些通行的標準,這些標準是外國學者在考古工作中提出的,是不是完全適合中國的情況,當然還需要進一步考慮,可是直到今天為止,我們國內學術界還是使用這樣的標準。這些標準在1958年美國芝加哥大學東方研究所召開的一次研討會上提出的。芝加哥大學東方研究所在近東考古和歷史方面的研究是很權威的,這個研究所當時召開了一個“近東文明起源學術研討會”,會上有一位學者叫克拉克洪,他提出了文明的三條標準,而後經丹尼爾補充,通過《最初的文明》一書在全世界得到了普及。這三條標準是什麼?第一條標準就是要有城市,就是發掘出的遺址中應該有城市,如果都是原始的小聚落是不行的,要有城市,也就是要有城市和鄉村的對比和差別。這個標準還有量的限制,作為一個城市要能容納五千人以上的人口。第二個條件是文字,沒有文字的文明很難想象,因為沒有文字的發明,人類的思想文化的積累就不可能存留和傳播。第三個條件是要有複雜的禮儀建築,禮儀建築為了宗教的、政治的或者經濟的原因而特別建造的一種複雜的建築。比如說古代埃及的金字塔。由克拉克洪歸納提出、經過丹尼爾推廣的考古學上的文明標準,就是這三條。他們說,由於古代遺留的信息很少,只要有兩條就夠了,而在兩條裡面,文字是不可缺的,有了文字再有其他的一種,就可以認為是文明社會了。這個看法傳到東方,不管是在日本還是中國,學者都覺得有點不夠,提出來最好再加上一條,就是冶金術的發明和使用。現在在我們國內,冶金術被普遍認為是一個標準,那麼我們就有四條標準了。當然,這些標準是不是真正適合所有文明也不一定。例如文字作為文明判斷的基本標準尚且有爭議。美國哈佛大學考古學家烏爾頓經研究認定:瑪雅文明的繼承者——印加文明就沒有文字,僅採用奇普(結繩記事)記錄信息。


夏朝作為我國史書上最早的朝代,那麼“夏”算不算一個王朝?作為王朝,應該起碼在當時佔統治地位,無論是權力還是地域。近些年也發掘出來一些城池和建築遺蹟,在年代上早於商朝。但是沒有發現比甲骨文更早的文字和語言的實物考古證據,雖然在一些早期文明的陶器上也有一些類甲骨文的符號文字,但是數量太少,涵蓋面太小,不像甲骨文那麼成熟和廣泛。所以這是西方歷史學界不承認有夏朝的原因,只承認有一定規模的文明,但不認為是“夏”一個文明古國的王朝。


—迎風—


夏朝為什麼不被考古學術界承認?


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們先了解一個例子。當年,殷墟被發現之前,商朝也被認為是不存在的年代,學術界一直認為商朝是被虛構的歷史,但從殷墟出土的甲骨文等很多重要的文物,通過了解文物的信息,最終確認商朝,確實存在過。

那麼,夏朝為什麼不被考古學術界承認,估計讀者們心裡也大概清楚了。其實嚴格來說,夏朝的存在是不被歐美考古界承認,他們只承認有過夏朝的文化。同時,由於中國眾多典籍,比如《竹書記年》都提到過夏朝。因此,也無法證明夏朝沒有存在過。

只有等到考古發現了證明夏朝的直接證據,才能還歷史一個清白!


linux每日談


我們從小歷史書中都會學到朝代更替表,夏商與西周,東周分兩半,春秋和戰國,一統秦兩漢。談到夏朝的真實存在,歷史學界一直爭議頗多。因為一直沒有夏朝有關的實物資料,夏朝的存在,長久以來只是在古籍中有記載。直到二里頭遺址的發現,出土了大量的夏朝文物和城郭的遺址,經過碳14檢測,時間與夏朝的時代吻合。然後至今仍有一部分考古專家不承認夏朝的存在是因為至今沒有發現夏朝的文字,因為文字才是產生文明的標誌之一。甲骨文沒有發現之前,商朝也被懷疑是否存在,隨著安陽殷墟的發現,其中出土的大量甲骨文和司馬遷史記的記載相符合。司馬遷同樣也對夏朝的歷代王室傳承記載的很完善,因此我們有理由相信夏朝的存在,我們也期待更多夏朝文明遺蹟的發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