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明珠的格力是怎麼做到成本不增反降,看完才知套路深

員工不滿意薪酬,績效激勵不夠大,怎麼辦?

員工關注的績效模式,才是老闆真正想要的模式!

點擊右上角【關注】“企業主之家”頭條號,私信回覆“學習”,贈送您價值9800元的學習視頻、資料一份,掌握豐富、創新的薪酬績效激勵技巧。

董明珠,格力電器董事長,因其果斷的行事風格及對員工豪爽的做派深受基層員工的喜愛。即給格力員工每人漲工資1000之後,2018年第一天,董小姐就又放了個大炮:在公開場合上承諾:要讓格力的8萬員工,每個人都有2房一廳的房子!“只要你幹到退休就給你,房價再高都跟你沒關係。

董明珠的格力是怎麼做到成本不增反降,看完才知套路深

對此,除了格力員工之外,不少網友紛紛按捺不住內心的激動:格力什麼時候招人?要不要我們組團,格力大門口見!

確實,現如今房價漲成這個樣子,多少人為了房子操碎了心。很多企業為了提升在員工心中的形象,有的給員工發租房補貼,有的給員工提供購房無息貸款。但是這些和格力一比起來,瞬間被秒成渣,人家格力直接分房子啊!

有很多人都已經開始打聽了:現在去格力還來得及嗎?

董明珠在對待員工方面絕對可以稱得上良心企業家了,但是我們先冷靜思考一下,這個激勵實施的可能性大嗎?

看看下面的親身經歷時間:

老闆陳總最近有點煩。這是我最近去深圳一家“連鎖服裝企業”輔導績效落地遇到真實事情。

公司的一名核心業務骨幹已經向他遞交了辭職報告,另一名業務精英也在跟陳總溝通工作時言辭閃爍,也有辭職的意向。

陳總是我見過的經銷商老闆中非常有格局和視野的一位老闆,不但做生意兢兢業業為人踏實誠懇,而且對自己的問題和短板看得一清二楚,敢於正視和披露自己的問題,這對於很多經銷商老闆來說是很難做到的。

陳總說:

  • 我做生意最開心的時候是年銷售額三五百萬的時候,那個時候人少團隊好管理,大家賺到錢了就一起出去大吃一頓happy一下。
  • 現在生意做大了,年銷售額做到三四千萬了,但是自己忽然間有點力不從心了,公司的銷售團隊從原來的三五個人一下子增加到了四十幾人,團隊管理成了陳總最頭疼的問題。

陳總的一番感慨,也讓我有了些觸動,最近很多老闆跟我抱怨說自己招不到人,留住人,歸根到底還是老闆的管理、分配機制出了問題。

董明珠的格力是怎麼做到成本不增反降,看完才知套路深

利潤是企業經營的根本,薪酬是員工的生存的根本。企業的薪酬設計也直接影響了員工能否在企業更有激情的工作,更願意為企業帶來價值產出與共同發展。

所以薪酬沒有激勵性,給企業帶來越多價值的員工沒有得到應有回報,一些慵懶的員工卻拿著同樣的薪酬。沒有價值的差異化激勵,自然你的人才,離開你也將是必然的!

固定薪資的缺點:

基本工資+崗位工資+加班工資+技術工資+績效工資+提成(分紅)獎勵…

這種設計最大的缺點是:

  • 1) 彈性小:固定的部分比重大,例如非業務崗位的固定部分可達80%以上。
  • 2) 無法衡量:員工收入與其價值不能相對有效地衡量出來。
  • 3) 薪酬與員工價值失衡:價值應等於價格,員工付出、創造的結果與其收入沒有直接對等關係。

底薪+提成績效設計缺點:

  • 1:員工工資越來越高了,企業利潤越來越低了。
  • 2:會助長員工關注銷售或產量,企業營銷費用成本在不斷上升!
  • 3:在業務淡季,業務員收入比較低,工作激情難以持續。
董明珠的格力是怎麼做到成本不增反降,看完才知套路深

董明珠曾說:

“勞動力成本增長是必然的,一個好的企業應該更多地依靠自己的技術和激勵模式。我們面臨成本增長的同時,更多是讓一線工人從普通工人轉化成為技術工人,把人均效益提上來,讓員工用價值和結果來說話。如果未來三年,我們的一線員工能拿10萬年薪,我覺得(他們)在格力就會有安全感和幸福感。”

好比樹苗長成大樹一樣,樹苗想要長成多大多高的樹,靠的就是土壤與樹本身的潛質。放回來企業裡觀看,也是同樣的道理。企業發展好不好,久不久,最終取決於企業的核心競爭產品、內在文化、發展方向。

董明珠的格力是怎麼做到成本不增反降,看完才知套路深

績效激勵做到位,員工動力自然足

不以正激勵、獎勵為導向的績效模式,最終必定會走向失敗的結局。很多老闆做績效,往往都是想著如何去考核員工、壓制員工,每年都會訂很高的目標讓員工去做,一旦完成不了的話,工資就會減少。導致員工一年比一年累,但工資卻不見增長了多少。

所以中小企業建議做高激勵性的KSF薪酬績效模式!

那麼什麼是KSF?

董明珠的格力是怎麼做到成本不增反降,看完才知套路深

KSF是關鍵成功因子、價值管理工具

  • 1、員工的核心價值不在於將所有的事情都做好,而是將重要的事情做好!
  • 2、這些重要的事情並非完全是員工自己認為的,而是職責定位或由上級決定的!
  • 3、將崗位重要的職責及公司所需要的結果進行歸納梳理,並形成目標或標準,就是決定崗位價值的關鍵因子

任何企業都有這三種人:

  • 第一種人:只做事、不做結果,有想法、沒目標,明白職責、不清晰價值,每天工作沒有計劃、不滿負荷,這種人是企業的人力成本。
  • 第二種人:認真履行職責,有目標有計劃,重結果講價值,這種人是企業的人力資源。

第三種人:不僅能超出定位價值,還能創造剩餘價值,向複合型發展,這種人是企業的人力資本。

董明珠的格力是怎麼做到成本不增反降,看完才知套路深


對這三種人,如何進行利益分配並不重要,更有意義的是如何通過利益分配激勵第一、第二種人變成第三種人。

  • 分享是一種美德,希望每篇文章對大家有所啟發和幫助;也期待你的轉發,謝謝!
  • 更多行業案例內容,歡迎關注“企業主之家”,持續分享更多幹貨!
  • 如您正面臨企業識人用人、薪酬績效以及合夥人方面的問題,歡迎隨時和我私信溝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