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心臟支架」前,你必須了解的幾個問題

心臟支架手術,是最近20年來開展的改善冠心病引起的心肌供血不足,心臟動脈阻塞的新技術。簡單的說,心臟支架手術治療的過程是穿刺血管,使導管在血管中前行,到達冠狀動脈開口處,用特殊的傳送系統將支架輸送到需要安放的部位,放置、撤出導管,結束手術。病人在局部麻醉的情況下,接受手術,一般在穿刺24小時後便可下床,一般術後三天即可出院。

血管狹窄是否都需要放支架?

是不是血管有狹窄,醫生都會給放上支架呢?在心臟表面有三條主要的動脈血管負責心臟本身的血液供應,相當於汽車發動機本身的“油路”。油路堵塞則發動機不能正常工作。這三支主要的冠狀動脈任何一支血管主幹狹窄超過50%即可診斷冠心病,但血管狹窄一般需要≥70%才考慮植入支架治療。因為血管狹窄的程度在大多數情況下是靠臨床醫生用肉眼評估,帶有一定的主觀性,同時不同術者之間判斷也存在一定的差異。所以,對於血管狹窄程度在60%-70%的臨界病變,可能需要多名醫生協商後共同制定手術治療方案或採用血管內超聲、冠脈內壓力導絲等特殊器械進行評估後,患者心肌缺血的證據充分時,或患者通過強化藥物治療臨床症狀不能很好控制時,才考慮植入心臟支架。

放支架好還是心臟搭橋好?

冠心病目前有三種主要的治療方法:藥物治療、介入治療(即血管內植入支架)和外科搭橋手術,三種方法各有其適應症。在患者做完冠狀動脈造影后即可決定下一步要採用的治療方案。對於冠脈狹窄程度<70%的冠心病患者絕大多數只需要長期口服藥物,戒菸、控制高血壓、糖尿病等冠心病的危險因素,同時改善生活方式,多數患者在短期內冠脈血管狹窄不會很快進展。但對於狹窄程度≥70%的侷限病變患者,可以通過植入支架的方式解除冠脈狹窄、緩解心絞痛、降低以後發生心肌梗死的危險。造影提示嚴重三支血管狹窄,尤其是冠脈左主幹部位(相當於大樹的樹根部位)狹窄,血管嚴重鈣化預期支架不能通過的病變,血管嚴重擴張或血管瘤的病變等,多需要外科開刀行心臟搭橋手術。所以,這三種治療方法治療的對象不同,並不存在誰好誰壞的問題。臨床醫生會根據患者冠脈造影的結果、患者的全身合併疾病情況及年齡、經濟條件等,向患者或家屬提出下一步的治療建議,但最終決定權在患者或家屬本身。

支架手術是否過時了?

1977年德國醫生Andreas Gruenzig在瑞士做了世界上第一例冠狀動脈球囊擴張手術(PTCA),1984年中國進行了第一例PTCA。現在世界上第一例施行PTCA的患者尚存於世間,但為其施行手術的醫生卻已因空難離世。1986年才有了第一例冠狀動脈支架支架手術,2000年以後才有了藥物洗脫支架。此後該技術在世界範圍廣泛使用,用於改善冠心病引發的心肌缺血,冠狀動脈阻塞導致的心肌梗死。目前,心臟支架手術在世界範圍廣泛使用,美國每年就有100多萬例心臟支架手術,國內目前每年心臟支架手術數量超過30萬,位居全球第二。冠脈支架手術因其快速、持久開通冠脈血管的優勢,挽救了大量急性心肌梗死和不穩定心絞痛等急性冠脈綜合徵患者。因此,支架手術並未過時,而是廣泛應用於臨床。

進口和國產支架有何區別?

目前,臨床應用的國產藥物洗脫支架主要有樂普、火鳥、愛克賽爾等品牌,但國產支架目前仍為第二代藥物洗脫支架。進口支架包括雅培公司的Xience系列、美敦力公司的Resolute系列及波士頓-科學公司的Element系列,均為第三代藥物洗脫支架。新一代支架無論在支架內再狹窄,植入支架後晚期支架血栓發生率方面,還是支架工藝、支架顯影效果,支架通過率等方面均明顯優於第二代藥物洗脫支架。價格方面每個進口支架較國產支架貴近7000-10000元。但第二代支架在國內廣泛應用多年,其確切的療效已得到臨床醫生和患者的廣泛認可,所以第二代支架治療冠心病的效果不容置疑,因其價格較便宜故仍在臨床廣泛應用。

支架手術本身有何風險?

嚴格說來,心臟血管植入支架並不需要外科開胸和全身麻醉,因此並不能稱為手術,更確切的名稱應為“操作”(Procedure)。醫生局部麻醉後經皮膚穿刺動脈(胳膊或大腿根部),在X線下通過圓珠筆芯粗細的導管等器械,對冠脈狹窄或阻塞的部位進行球囊擴張和/或植入支架,使血管管腔恢復,血流重新通暢(見圖1)。整個操作過程患者意識清醒,一般無明顯自覺不適。普通病變的手術時間一般約需1小時餘,術後需要對血管穿刺部位進行壓迫止血4-6小時,穿刺大腿的患者需臥床6-12小時。一般術後1-2天患者即可痊癒出院。單純冠脈造影的死亡風險在萬分之一左右,植入支架的患者操作死亡風險約為千分之二。高危患者包括高齡、合併嚴重心腎功能不全和慢性阻塞性肺部、冠脈多支多處狹窄、女性等患者。

支架有沒有“壽命”?

很多患者擔心支架植入人體後過幾年就“老化”了,還有人認為支架過幾年就“折斷”或者“脫落”了。分患者支架即被血管內皮完全覆蓋,絕大多數患者在1年內完全達到內皮細胞完全覆蓋金屬支架小梁,再無金屬支架絲裸露於血液中,發生支架血栓的概率就會明顯降低。這也是植入支架後服用1年雙聯抗血小板藥物的原因。支架表面被新生內皮完全覆蓋後,此時支架成為血管壁的一部分,起到支撐血管的作用,將伴隨患者一生,所以植入血管的支架是不能被取出的。如支架術後1年複查造影支架未被內皮完全覆蓋,仍需適當延長上述藥物的服用時間。成功植入體內的支架也不會脫落,患者可安心活動,放心參加各項運動。而且,到目前為止還沒有發現人體對支架的排斥現象。

總的來說,心臟植入支架的心臟介入治療手術是一項成熟、科學的醫學技術,已經廣泛應用於國內外臨床,成功地挽救了大量危重、複雜心臟病患者,極大地推動了醫學的進步。我們應科學、理智、客觀看待這一新技術的廣泛推廣和使用,使先進技術更好服務於人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