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貨幣半年蒸發了一個阿里,崩潰之勢仍在蔓延

加密貨幣崩潰之勢愈演愈烈,僅僅半年多時間,整個數字貨幣市場已經蒸發了一個多阿里巴巴的市值,其中比特幣領跌。

數字貨幣半年蒸發了一個阿里,崩潰之勢仍在蔓延

根據財經網站Finder.com在一週內的跟蹤顯示,過去七天裡,1586種數字貨幣中超過80%出現價格下跌,截止到6月25日的一週,加密貨幣的交易價格平均下跌了19%。

Finder.com稱,數字貨幣的交易量也有所萎縮,比前一週下降了6%。比特幣、Tether、以太坊、EOS和比特幣現金是交易量最大的五個品種,但總成交量僅為四月底的一半。

值得注意的是,2018年,全球數字貨幣市場市值最高點在1月7日,當時數字貨幣市場總市值為8139億美元,截止6月25日下午5時,CoinMarketCap數據顯示,市場總市值為2516億美元。這也就意味著,半年多時間,數字貨幣市場蒸發掉5623億美元。而奮鬥了20年的阿里巴巴目前的總市值為5187億美元。

其中,最火、最受關注的比特幣也成功地展示了“登高跌重”的慘劇。去年12月以來,比特幣呈現斷崖式下跌:從最高近2萬美元/枚到如今最低跌破6000美元/枚,比特幣總市值蒸發近七成,高達2736億美元。

而就在“一幣一別墅夢”完全破裂之後,市場對於比特幣的興趣也在減弱。6月初,市場研究公司DataTrek Research曾發佈報告稱,基於對“谷歌趨勢”的研究表明,年初至今“比特幣”一詞的谷歌搜索量下滑了75%,最近三個月的跌幅接近50%。

對此有媒體指出,全球範圍內監管趨嚴是比特幣等加密數字貨幣大跌的主要原因。事實上,除了全球範圍內的監管趨嚴,黑客攻擊交易所,以太坊智能合約漏洞頻現等圍繞在加密數字貨幣市場的這些陰霾,半年內均未得到緩解,甚至在近期變本加厲地將市場拉入“四面楚歌”的境地。

但值得注意的是,雖然以比特幣為首的數字貨幣已成潰軍之勢,但是區塊鏈技術發展仍被業內看好。6月25日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馬雲表示:“區塊鏈技術本身不是泡沫,但比特幣有可能是泡沫。”

“比特幣是區塊鏈的首個代表性應用,但是區塊鏈並不等同於比特幣,區塊鏈技術去中心化、分佈式存儲等特點具有巨大的應用價值,是未來潛在的變革新技術,長期看好區塊鏈技術的發展。”國元證券分析師李芬表示。

(綜合自:新浪科技、搜狐科技、中國證券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