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從月薪500的前台到如今身價過億,不跳槽的職場人等待了什麼

上週,在頭條閱讀了一篇關於菜鳥網絡的文章。讓我重新認識了堅持與放棄的職場態度。

文章大概的故事背景是這樣的:

菜鳥的董事長叫童文紅,她的職業人生已經很難用努力+幸運來評價。

17年前在阿里巴巴還什麼都不是的時候選擇加入,從一個前臺小職員到如今的菜鳥董事長,從500塊錢一個月到如今的20億身價。

她從月薪500的前臺到如今身價過億,不跳槽的職場人等待了什麼

她從月薪500的前臺到如今身價過億,不跳槽的職場人等待了什麼

她在剛剛參加面試加入阿里之時,年齡就已經有30歲之大了。作為一個沒有背景也不懂得專業的大齡婦女她的出現並不是阿里最想要的,那時的馬雲其實就是想要一個前臺招待,讓來訪的客戶知道這家公司還算正規。看她比較沉穩,就留了下來。

童文紅曾經做過7年的物流貿易工作,後來因為孩子的緣故只能待在家裡,如今出來找工作只要是找到了合適職位也能夠很快上手的。

雖是個前臺,但在她剛加入時,正碰上馬雲在公司內部分配股權,最終她成功拿到了0.2%阿里股份。當時馬雲對她是這樣說的:“阿里一旦上市必定會有千億身價,屆時你就有1個億的資產了。”

阿里當時還是一群看起來的瘋子做事,一個前臺,哪能信這麼大的餅,眼前500元可真心不怎麼樣。

不過她本人是非常敬佩馬雲的,因為在她快要放棄之時是馬雲給了她一次又一次的希望,隨著阿里成績越來越顯著,童文紅看到了未來,然而距離上市好像還很遙遠。

童文紅不止一次詢問過馬雲什麼時候可以上市,最終終於等到2014年9月阿里成功上市,市值高達2457億!

你想說這個前臺是幸運的嗎?

在長達14年的堅守之中終於得到了回報。如果僅是幸運那就好像真的有點侮辱她了,畢竟她可是用了自己14年的信任和執著換來的這份結果啊。

2013年菜鳥獨立她出任菜鳥的COO,不到幾年的時間她就把菜鳥變成了一個奇蹟,還沒上市的它就已經有著高達千億的市場估值,要知道這個結果連當下物流業的老大順豐速遞都做不到啊。

順豐的千億估值是經歷了23年的沉澱,是40萬職工的一手創造,而菜鳥才成立不到三年,員工也才僅有1200人左右。

先別沸騰你的頭腦和小心臟!

這種故事都是網絡寫出來的,大體如此,但細節無從考證,比如我對此的幾個疑問:

  1. 阿里創業之初,資金是能省的儘量省,招一個前臺雖說有必要,但馬雲真的只是物色一個只懂前臺招待的員工嗎?

我覺得不可能。這個前臺應該只是實習兼職,他招童文紅我猜測是看中她懂物流貿易方面的知識,前臺的故事只是拿給媒體宣傳用的。

2. 14年的堅持,從前臺做到COO,她的職業技能是開了掛還是依託阿里的資源,乘風而上?

吃瓜的群眾,往往只看到表面。童文紅的職場14年,到底是經歷了什麼,如此傳奇?不得而知。但一點可以肯定,她的等待,最終出色到你望塵莫及。

她從月薪500的前臺到如今身價過億,不跳槽的職場人等待了什麼


平凡人的職場故事,可能更符合你的口味。

  • 我之前的一位同事,做內飾項目管理近6年。因為公司效益糟糕,管理混亂,離職率奇高,他也不例外,離開前一直在騷動。

不幸的是公司答應好的滿五年獎金(實際獎金名稱保密),卻在離職人員較多的情況下,突然決定延遲一年發放。眼看到手近5萬多的獎金突然被擱淺,對公司的痛恨越來越深。

這一年,獎金較少的人紛紛離職,留下的要麼是家住附近,要麼是等待獎金髮放。但,聰明的人從不會讓領導知道,他在找工作。

去年年底,聽說他這幾年一直沒離開,因為他的老領導一直在,眼看部下走的差不多了,留下來的實在該給點承諾了。因此,他不但拿了5萬多獎金,還從普通白領搖身一變成了主管。

留下來的結果是職位上升,薪資略有提高,但並不及那些離職中拿到年薪較高的人。

這種事,如果拋開獎金的束縛,你會選擇哪一種?

他的升職,夾雜的更多是幸運成分。這種職業場景在汽車行業非常多見,可能較優秀的人因為現狀無法滿足預期,就毅然離職。留下來的,有些人圖個安穩,有些人繼續等待機會。

而公司,明知你留下來的小伎倆,但它為了持續發展,更願意把機會留給等下來的人。

  • 還有一位同事,負責設計類工作,也就是CATIA畫圖工程師。由於部門是後來單獨分出來的,多數設計工作是外部門給予支持。本部門只有兩位設計師,其中一位設計經驗豐富,在苦苦等了5年後,依然沒有機會升職,在客戶高薪的誘惑下,毅然跳槽去了一線城市。

我留下來的這位同事,工作壓力越來越大,其實此時離職也是很恰當的時機,但他選擇了留下來。

去年國慶,部門經理認為項目較多,應該有屬於自己的設計團隊,加之外部門抽回設計師的產能,領導又招聘了本部門自己的設計師,而這兩位,設計經驗基本與他相當。

現在的形勢是,那兩位新來的多數指導性工作都在聽從他的意見。未來不久,他應該就是這三個人中的leader。

她從月薪500的前臺到如今身價過億,不跳槽的職場人等待了什麼

等待更像一筆投資,有的人賺了,有的人賠了。

一汽技術中心解散前,我認識的一位朋友跟我講:他們很多人早已聽說要解散,紛紛提前跳槽,待遇差一點的去了民企做個研發工程師,好一點的去了威馬做技術leader甚至專家。

還有的人,不想離開定居已久的城市,熟悉的朋友圈。希望寄託在自己的直屬領導身上,認為關係在那裡,不會虧了自己。

但結果是被分配調崗,下放到各車型技術部門。像這種國企,部門的領導經常跨崗調動,並不顧及專業背景。早先跟隨他的人,帶不走的個個被平級調動,薪資職位均不見提升。

菜鳥的故事,實際上賭的就是人。

阿里巴巴創業初期,連馬雲自己也不能確定公司可以活多久,上市能否如期進行。

童文紅的等待,我相信是看到了真人馬雲帶領下阿里的快速成長,畢竟阿里這個公司,對她來說就是個追求的夢想。作為創始階段的員工,即便薪資很低,也堅信這比對人的投資會是高收益。

所以這則故事說明的不是“金子總會發光的道理”,而是職場上:

跟對了人,比跟對了公司更靠譜。

我曾經也是一位等待的人,我發現公司在混亂,並不影響你得到升職的機會。

還有,一位喜歡拍馬屁的小領導,我發現等待他們提拔你的風險很高。

職場的等待,歸根結底是要等人,而不是等公司能給你帶來什麼。童文紅不跟隨馬雲,其他公司未必能成就她的職業如此輝煌。

而這個“人”,不是指單純的你的領導,對於應屆生,職場新人,更可能是未來幾年“能有升值/升職希望,且願意分享一點成就給你的人”。

Gavin出品

前幾日看到一句很喜歡的英語雞湯送給大家

Easy doesn't enter into grown-up life.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