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不科學,科學卻很宗教,然而到底跨躍了什麼?

認知升級:

是主流理論體系對世界的看法越發接近世界的本質的那一次迭代

宗教:

基督教是一個天啟的教派,即存在至高神,現象難以解釋就相信存在一個萬能的神——上帝,塑造了當下這一切

中國與西方之不同,上古時期的中國,人們是一種模糊的天崇拜,沒有明確的至高神,但相信天意,進而發明了一套包羅萬象的系統,也就是“周易”系統,人們通過“太極、八卦、五行”等等可以推演一切,甚至可以瞭解過去、預知未來,即一套“全知道”系統,這個系統的存在可能也是導致後世的中國沒有太多的現實哲學誕生的原因之一,老百姓相信老祖宗都已經搞明白了

宗教不科學,科學卻很宗教,然而到底跨躍了什麼?

古代中國一大部分追問本源的人都去研究這個“道”了,現實中的發明也會往這個系統中套用,或歸因於這個系統,形成一個“全知道”系統 + 實用主義的演進結構,當然這個結構後來在西方的“科學宗教”成果的碾壓下,逐漸式微了

科學:

牛頓力學誕生後,人類通過科技的發展逐漸確信自己可以掌控一切,科學取代了宗教形成了新的 “科學教”

牛頓力學不僅僅是科技理論,同時構建的是一套新世界觀,而這個世界觀可能是人類認知發展的唯一必經之路,它符合我們所存在的三維世界的宏觀規律和現實美學,這也是科學界一致認為牛頓之偉大之處仍在愛因斯坦之上的原因

牛頓世界觀幾乎是最穩固的一套連續性假設,它帶來的是大跨越,引起了世界格局的變遷

宗教不科學,科學卻很宗教,然而到底跨躍了什麼?

在牛頓世界觀之下,引力是恆定的,引力作用下的運動是有規律的,世界是可測量的,當人們完全相信這些,則爆發了強大的能量

後來的文藝復興,人本思想逐漸成為主流,造就了一大批思想解放後的藝術巔峰之作,可見一個非連續性跨過去了,必然帶來一次全方位的飛躍

非連續性:

李善友說非連續性是現象世界的本質。那麼我覺得實際上每個人時時刻刻都在遭遇它,只不過相比微觀世界的常態化,宏觀的變化來的緩慢一些、隱蔽一些

新技術、新思想、新國際形勢、新政策等都可能誘發它,客觀來講,一個企業現有產品的輝煌總會有截止的一天,我們要做的只不過是因時而變、順勢而為罷了

從較大的尺度來看,整個人類隨時在跨越著非連續性,關鍵的是當下跨不過去這一步的人之中,是不是包括你我? 在變化來臨的時候,實際上別無選擇,要麼引領,要麼追隨,要麼被淘汰

宗教不科學,科學卻很宗教,然而到底跨躍了什麼?

如何跨越非連續性呢?

有人說,關鍵是找到和把握 “第一性原理”,抓住非連續性現象背後不變的“本體”,並通過組合 “創新”,構建 非連續 之間的 連續性橋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