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國家都認定自己會成爲贏家,究竟這種自信心是從何而來?

在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很多國家為了重新佔領土地奪得更多的權利,在全世界掀起了一場大浩劫。原本是有兩個國家,因為由於利益的牽扯,陸續出現了不少協約國與同盟國的參與,於是轉變成了多個國家之間的戰爭。這些同盟國只是為了利益,可沒想到的這場戰爭時間這麼久、規模這麼大,最後這場戰爭帶來的傷害是他們想都想不到的可怕。

每個國家都認定自己會成為贏家,究竟這種自信心是從何而來?

戰爭一直持續了四年多,很多國家要是早知道這麼久,還傷害那麼大怎麼都不會加入的吧。事已至今,一打就是四年。很多國家為了爭取最後的利益,都不肯放手,其中可笑的是法國當時有個首領還安慰自己的士兵,等到樹葉掉下來就是回家的時候,這句話現在看來多麼的嘲諷啊。

每個國家都認定自己會成為贏家,究竟這種自信心是從何而來?

在法國人心目中,最終的勝利非他們莫屬。這種想法不光只有法國人,剩下的國家個個都是這樣認為的,他們認為其他國家實力都比不上自己,自己一出手就會勝利,他們這種自信到底是怎麼得來的呢?說到底就是這兩個理由。第一,大部分國家的經濟水平線持續上升,人多地廣武器足,總之就是有錢。第二,西方列國不斷侵略殖民地從而佔領殖民地,群眾在反抗的過程中,因為武器裝備比不上這種國家而無法抵抗成功,促使了西方列國的自信心。正是因為他們的自大,問題遠遠比他們想的大,最後才會導致這樣的結果。

每個國家都認定自己會成為贏家,究竟這種自信心是從何而來?

就拿這些國家來說,他們只考慮了自己卻沒想到這次戰爭是關乎所有國家的利益的。就這樣,他們個個以要勝利的心態開始了這次戰爭。其中最有把握的就是法國了,可結果卻是狼狽不堪,沒少受傷。1917年,尼維勒帶著數百萬的英法士兵對其他國家發起了攻擊,從人數上來說他們勢在必得,可軍兵沒過多久就損失了十幾萬。尼維勒在當時的軍隊中算得上是一個能者,曾經在打壓義和團上也做了少工作,從實力而言,不應該是這樣的結局,很簡單,他們太高傲了。

每個國家都認定自己會成為贏家,究竟這種自信心是從何而來?

派出的這百萬的軍隊大多是以騎兵為主,騎兵在當時來說也屬於相當厲害的角色了,從速度、力量上都超過一般的士兵,他們認為騎兵就是最厲害的,憑藉騎兵的力量稱霸世界也不久了,這種心態不失敗就怪了。以當時的情況看,騎兵完全壓倒手拿劍矛的士兵就像捏死螞蟻一樣容易,接二連三的挑起進攻,也迎來了內維爾計劃的徹底失敗。

每個國家都認定自己會成為贏家,究竟這種自信心是從何而來?

那些英國的士兵們想著這場戰爭不會持續太久,他們覺得很快就完了可以回家,但是他們萬萬沒有想到這場戰爭整整打了四年之久,各個國家都損失慘重,人民也看不到希望,也不再抱有期望了。那英國是為什麼呢?很大程度上是因為指揮將領對戰爭判斷失誤,導致軍事策略失誤,英國當時有一位將領派英國士兵對德國進行空襲,大量的扔炸彈,他想讓英國重新佔領天上的領域,然後配合英國步兵進攻德國,但是他低估了德國的實力,即使勝利了,也損失慘重,死去了大量士兵和人民,而那些想回家的士兵也變成了一具具冰涼屍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