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飲食、運動、藥物,導致低血糖的不爲人知的9個原因

除了飲食、運動、藥物,導致低血糖的不為人知的9個原因

■■■

十一長假就這麼過去了,大家是不是也美美享受了假期時光呢,很多人選擇了一場說走就走或者計劃已久的旅行,但是也有不少糖友向諾諾反饋說:出遊在外,好幾次莫民奇妙低血糖了,感覺還是挺危險的。

通常,血糖水平低於2.8mmol/L謂之低血糖。對於正在接受降糖治療的糖友而言,血糖低於3.9mmol/L,即可被診斷為低血糖。

低血糖經常發生於糖尿病的治療過程中,其常見原因包括進食太少、運動過量、藥物使用不當等。

臨床上經常有糖友會有疑問,自己吃飯、運動、用藥都很規律,怎麼還時常發生低血糖呢?這是因為低血糖除了前面提到的3大原因之外,還有許多人們不太熟悉的其他誘因。

除了飲食、運動、藥物,導致低血糖的不為人知的9個原因

1、餐後低血糖

在2型糖尿病早期,由於身體的胰島細胞功能失調,進餐後的胰島素分泌高峰明顯滯後於餐後血糖高峰,所以導致在餐後4~5小時(相當於下一餐的餐前)常常出現低血糖。

應對方法:

少量多餐或口服α糖苷酶抑制劑。

2、過量或空腹飲酒

假期來臨,難免的就是各種喜宴以及好友聚會,少不了來一杯,於是一杯又一杯喝下去,問題就來了。

飲酒容易導致低血糖,又稱酒精性低血糖,既可發生於餐後,又可發生於空腹。“餐後酒精性低血糖”常發生於飲酒後3-4小時,多因酒精刺激胰島素分泌所致;

除了飲食、運動、藥物,導致低血糖的不為人知的9個原因

“空腹酒精性低血糖”常發生於飲酒後約8~12小時。

應對方法:

飲酒不宜過量,飲酒一定要吃飯,尤其不要晚上空腹飲酒,肝功能不良的糖尿病患者需要戒酒。

3、注射部位脂肪增生

通過胰島素治療的糖友要注意了。長期在同一部位反覆注射會導致皮下脂肪增生,出現硬結,會延緩對胰島素的吸收,造成餐後血糖先高後低。

除了飲食、運動、藥物,導致低血糖的不為人知的9個原因

應對方法:

注意胰島素應經常輪換注射部位,避免出現皮下脂肪增生。另外要經常檢查注射部位的皮膚噢,一旦發現注射部位有疼痛、凹陷或硬結等現象,應立即停止在該部位注射。

4、糖尿病性胃輕癱

胃腸道動力減低、蠕動下降,俗稱胃輕癱,這屬於糖尿病較常見的神經系統併發症,特別是病程較長的糖友中大約有1/3存在不同程度的胃輕癱。

除了飲食、運動、藥物,導致低血糖的不為人知的9個原因

合併胃輕癱的糖友由於胃排空延遲,食物長時間滯留在胃中而無法進入腸道,食物吸收的時間不確定(往往是延後),使降糖藥物的作用高峰與餐後血糖高峰不匹配,因而容易導致餐後低血糖或者高血糖。

應對方法:

出現胃輕癱的糖友要調整飲食結構,改為低纖維素、半流飲食,也就是比較容易消化,不會給胃造成負擔的食物,比如說粥類,並且調整給藥時間,將餐時胰島素注射時間延後。

5、肝腎功能不全

腎功能不全會導致降糖藥物(包括胰島素)的清除能力下降,導致胰島素或降糖藥在血液中蓄積。

肝功能不全的糖友由於肝糖原儲備不足,很容易出現空腹低血糖。

應對方法:

定期檢查肝腎功能,在專業醫生的指導下,調整降糖藥物的用法及用量。

6、甲狀腺、腎上腺及垂體功能減退

甲減、腎上腺素等升糖激素缺乏,很容易發生低血糖。

應對方法:

如果出現了上述問題也要諮詢醫生。

7、妊娠與分娩

有些“糖媽媽”在孕早期由於妊娠反應比較明顯,進食不足加之嘔吐,容易出現低血糖。

此外,分娩後,隨著雌激素和孕激素的水平明顯下降,產婦的血糖也隨之降低,如果胰島素及時減量,也容易發生低血糖。

除了飲食、運動、藥物,導致低血糖的不為人知的9個原因

應對方法:

妊娠期糖媽媽的飲食不宜控制過嚴,分娩後,應及時下調胰島素用量。

8、糖尿病“蜜月期”

無論是1型糖尿病還是2型框尿病,在發病早期,通過短期強化降糖治療,胰島功能會得到一定改善,有些患者只需用很少的藥量甚至不用藥血糖也能維持正常,這段時期稱之為“蜜月期”。

如果進入“蜜月期”仍繼續維持原來的藥量,不可避免地會發生低血糖。

應對方法:

加強血糖監測,及時調整降糖藥物用量

9、胰島素瘤

主要表現為反覆發作空腹低血糖,患者神經缺糖症狀比較突出,常常表現為肢體抽搐、驚厥,甚至意識喪失。患者的胰島素釋放指數增高(>0.3)

應對方法

手術切除。

其實導致低血糖的原因很多,糖友們千萬不要忽視相對少見的其他誘因,反覆發生低血糖要及時跟醫生溝通,接受指導,正確處理噢~

除了飲食、運動、藥物,導致低血糖的不為人知的9個原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