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界法师:找到你心中的家,是一个关键

净界法师:找到你心中的家,是一个关键​ 第二个,他正式向佛陀来请求开示。他至诚恳切地启请佛陀开示十方如来之所以能够成就无上菩提的最初方便。

无上菩提是一个果,成就这个果有三种因:

首先,“奢摩他”。奢摩他翻成中文叫作止,他要能够止息妄想。这个地方,蕅益大师说是一种空观的智慧,以空观来止息我们心中“有所得”的妄想。

“三摩地”,翻成中文叫作等持,也就是说他能够平等地执持一切的万法在一念心中。这个地方等于是一个假观,他从一念的清净不变的本体再看出去的时候,就能够看到一切法是如梦如幻的。所以,他不为这一切法所动,而他能够掌控一切法。我们刚开始是被外境控制,这个时候他开始控制外境了。为什么呢?因为他找到了本体,从本体当中看出去的时候,一切法是如梦如幻的。这个时候他能够执持一切的万法在心中,叫三摩地,假观。

“禅那”,这个禅那就是中观,翻成中文叫静虑,一种空假不二的中道的智慧。

这三观是成就无上菩提的最重要的基础。修学三观,他必须有一个最初的方便。我们讲,道理是修观的方便,依教起观嘛。圆三谛理——最初方便就是讲到不变随缘、随缘不变的这三种谛理。


对这段经文蕅益大师提出一个观念,说是阿难尊者反省自己“一向多闻,未全道力”。很多的祖师就责难阿难尊者的多闻。但是蕅益大师他提出了不同的看法,他说,问题不在“一向多闻”,多闻是入道的因缘,问题的关键在“未全道力”。我们修习止观,一定要依止多闻产生正见;依止正见才生起止观,所以说“依教起观”。

六祖大师说,从大乘的角度,“只问明心见性,不问禅定解脱”,如果没有明心见性,严格来说你没有资格谈修行,你还是在生灭法中活动,你内心当中还是一团糟的。你把这个地方处理完了,另外一个地方照样出问题。你只能够作一个局部的对治,你不能够在内心当中作返妄归真的整体的改变,做不到!因为你没有找到内心的本体。所以,找到你心中的家,是一个关键。

这时阿难尊者请示佛陀:“我怎么样找到我的家呢?”就提出这个问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