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的小吃(民間故事)

抗戰期間,有位叫張青木的營養學教授,因為研究課題的需要,專門去了一趟山城,他聽說那裡的小吃很有名,特地去尋訪。

可一進城,張青木看到的卻是破敗蕭條的景象,街上百姓大都骨瘦如柴,衣服上打滿了補丁,臉上也都是很愁苦的樣子。是啊,戰爭打了這麼多年,又怎麼笑得出來?

張青木來之前做了功課,哪些店有哪些招牌小吃,他都記下來了。雖然這城裡的景象不盡如人意,但他此行的目的是尋訪小吃,感嘆完就徑直去找那些小吃店了。

張青木先去了東街的一品丸子店,要了一碗丸子湯。他早前就聽說,這裡的一品丸子,是用上好的牛肉反覆捶打製成的,十分有勁道,而那丸子湯,則是用牛骨頭熬了五個小時,異常鮮美,生意很是火爆。

不過這天,店裡幾乎沒人,張青木要的湯很快就上來了,他滿懷期待地嚐了一口,眉頭卻緊鎖了起來……原因就是這碗丸子湯,味道太一般了!不難發現,這丸子其實是用豆渣做的,裡面一絲牛肉都沒有!

張青木叫來店裡的王掌櫃詢問,王掌櫃也不否認,說:“不瞞您說,這湯啊的確不正宗,可這年頭,百姓連粗糧都吃不飽,哪有錢吃牛肉啊?城裡燃料也缺乏,哪有那個精力去熬五個小時的高湯哦!”

王掌櫃說的雖然是實情,但張青木還是很失望。從一品丸子店出來後,他又相繼去了西街的米粉店、東街的豆腐店和南街的油茶店等百年老店,結果都不太好,這些店裡也幾乎沒什麼人,張青木點名要的小吃也都不如想象中的好吃……

幾天過去,張青木幾乎吃遍了山城的小吃,結果都和第一天差不多。他又尋訪了一些百姓,大家的反應也都一樣:這戰爭年代,連飯都吃不飽,哪有心思去吃小吃!

這天,張青木走在街上,無意中聽到前面兩個人也在討論小吃,一個人說:“王掌櫃家的一品丸子湯真好吃,不愧是百年老店,下次我還要去吃一次!”另一個也說:“是啊,離上次吃都過十幾天了,那味道我現在都忘不了啊!”

張青木頓時愣住了,這兩個人說的店,自己也去了啊,為啥他們吃的聽上去很正宗,自己吃的卻是用豆渣做的假丸子呢?難道王掌櫃“見人下菜”,碰到普通老百姓就放假丸子,碰到有身份的人就上正宗的丸子?可前面說話的兩個人,也是滿身補丁,不像啥大人物啊!

張青木實在是想不通,為了搞清楚原因,他特意住到了一品丸子店對面的客棧。晚上,張青木關了燈,又悄悄躲在窗戶邊,觀察一品丸子店的動靜,可店裡一片漆黑,什麼響聲都沒有。

不過,凌晨三四點的時候,丸子店裡卻傳來了輕微的打擊聲,張青木本就睡得不熟,被這聲音吵醒了。一看有戲,他就偷偷出了門,在丸子店門口聽了半天。照理說,經濟蕭條的情況下,一家小吃店一天都沒幾個客人,根本用不著早起準備吃食,而且,就之前吃的豆渣丸子看,它的製作簡單,稍微捏一下就行了,過程中應該不會有什麼聲音,可現在,丸子店裡卻傳來了“咚咚咚”的聲響,難道是王掌櫃在偷偷做肉丸?他要賣給誰呢?不過,張青木之前也並沒有發現王掌櫃進過原料,現在城裡食品奇缺,王掌櫃又是從哪裡弄來的牛肉呢?

帶著一大串疑問,張青木回到了客棧,這些問題他還要再做調查。

這邊張青木剛睡下,那邊就“嗚嗚嗚”響起了空襲警報。

“敵機來了!快到城外!”窗外有人大喊,張青木也趕緊起床出了門,街上行人匆匆,他跟著大家一起跑了起來。突然,有個人拍他的肩膀,一看是王掌櫃。只見王掌櫃揹著一個鼓鼓囊囊的包袱,說:“張教授,你不是一直想吃正宗的山城小吃嗎?今天就讓你嚐嚐。”

張青木很不理解,說:“別開玩笑了,命都快沒了,哪有心思吃小吃!”

王掌櫃搖搖頭,笑著說:“沒事,飛機炸不到咱們,現在大家對‘跑警報’都習慣了,就當春遊了吧!”說著,他示意張青木跟著他一起走。

很快,他們就到了城外,只見王掌櫃徑直走向了城門外的一個小山溝,指著山溝裡的一個小屋棚說:“你看,那是我一品丸子店的分號,最正宗的丸子湯目前只在這個分號裡賣。”張青木聽了,目瞪口呆。王掌櫃也沒繼續說,疾步走到小屋棚裡,卸下包袱,生起了火……

沒用多長時間,一鍋丸子湯就做好了,王掌櫃給張青木端了一碗,張青木喝了一口,味道跟之前喝的完全不一樣,極為鮮美!王掌櫃提醒張青木嚐嚐碗裡顏色較深的丸子,張青木這才發現,這丸子湯裡有兩個個頭較小、顏色較深的丸子,他吃了一口,是正宗牛肉丸子的味道,他又嚐了碗中其他的丸子,味道差遠了,還是之前的豆渣丸子。

張青木更不明白了。

小屋棚裡不時有三三兩兩的老百姓走進來,每人都要了碗丸子湯,吸溜著,臉上還都掛著笑容,不時聊著什麼。

王掌櫃忙活一陣後,才和張青木聊起來,這一年來,日軍為了逼迫中國投降,仗著我們沒有防空力量,隔段時間就要轟炸一次。一開始,大家都四散逃竄,惶惶然如喪家之犬,後來慢慢地,大家發現,敵人的轟炸似乎也沒那麼可怕,就稍微放鬆了一些,大家互相安慰,就當是出城遊玩了一番,甚至還有人帶著吃食和牌到城外玩呢!

“我們在山城做小吃的,沒什麼大本事,就決心讓大家‘跑警報’時吃一口正宗的山城小吃。不知道是誰起的頭,城外的小山溝裡陸續搭起了很多屋棚,大家約定,每次‘跑警報’,都要把最正宗的東西帶過來給大家吃,價格只收之前的三成,沒帶錢的可以幫忙幹活抵小吃的錢。目的就是想讓大夥兒在這樣惡劣的環境下,透過碗裡這點吃的,對往後的日子生著點盼頭,不被這警報嚇倒,打起精神,軍民一心,繼續抗戰……”

王掌櫃還說,他估算著日軍這兩天又要轟炸了,就提前準備好了牛肉丸,那牛肉,是他家獨門貯藏的風乾牛肉,而高湯,則是用早前熬好的高湯粉製成的。之所以每碗裡只有兩個正宗的小丸子,主要是風乾牛肉不多了,而且他也不知道這仗還要打多久……其實,每次“跑警報”,山溝裡好吃的小吃還多著呢,就是分佈散了些……

啊?原來是這樣!張青木頓時呆住了,表情也有些複雜。吃完丸子湯後,他又往山溝裡面走,果然發現每隔幾百米就有一家小吃店,西街米粉店、東街豆腐店、南街油茶店都在其中,他都過去吃了一碗,每家都比在城裡吃到的美味許多,再看看三五成群吃小吃的老百姓,他們臉上似乎看不出戰爭的陰霾,至少在這一刻,是面帶笑容的……

吃到的小吃越美味,張青木心中越不是滋味。一回到客棧,他就從公文包裡拿出了一份文件,無奈地撕掉了。其實,張青木本名叫山本青木,名義上是大學教授,其實是一名日本特務,這次來到山城,就是以尋訪小吃為幌子,奉命調查山城軍民士氣的,以便日軍制定有針對性的“勸降”政策。經過前面幾天的觀察,張青木本認為山城已經“彈盡糧絕”,他也寫了份關於山城軍民士氣即將崩潰的報告,總結不出半年,這裡的軍民士氣就會崩潰,日軍的“勸降”必定可行。

可跑了一次警報,吃到了正宗的小吃後,張青木的眉頭才真正緊鎖了起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