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谿有個「紅菱之鄉」,盛產水靈靈的江南吃食

慈溪有個“紅菱之鄉”,盛產水靈靈的江南吃食

夏末秋初,一種水靈靈的江南吃食--紅菱如期而至,為了這脆生生、甜滋滋的水鄉味道,我跑了一趟勝山。

慈溪有個“紅菱之鄉”,盛產水靈靈的江南吃食

勝山鎮的勝東村是有名的“紅菱之鄉”,這個村有著種植紅菱的悠久歷史,幾乎家家戶戶都種紅菱。

慈溪有個“紅菱之鄉”,盛產水靈靈的江南吃食

對菱農來說,每年的8、9月份,就是他們最忙碌的豐收季節。彼此遇上時,原來拉家常嘮嗑的招呼方式被“每天賣了多少”取代,相互之前笑嘻嘻地打探“敵情”,這是屬於田間特有的斡旋鬥爭。

慈溪有個“紅菱之鄉”,盛產水靈靈的江南吃食

走在鄉野田埂間,密仄翠綠的紅菱河塘隨處可見,在烈日下泛著微微亮光。菱塘裡,多的是坐在木製菱桶裡的採菱人,他們輕輕巧巧地貓在菱桶的前半截,俯身以手做槳,在水面划動,控制菱桶的走向,很快就一頭高一頭低地划向菱塘深處去了。

慈溪有個“紅菱之鄉”,盛產水靈靈的江南吃食

“含花復含實,正待佳人來”,江南素雅的採菱女子只存在於古詩民謠裡的詩情畫意,在水塘裡歡歌笑語,哼著小曲兒,這些美妙場景大多是有著浪漫情懷的詩人作家意淫出來的。

慈溪有個“紅菱之鄉”,盛產水靈靈的江南吃食

其實,採菱是個“開篙莫濺水,畏溼紅蓮衣”的辛苦活,也沒有所謂的妙齡女子,採菱的大多是膚色黝黑的老翁,雙手卻被浸泡得白脹,一頂草帽,一身防水塑膠衣,臂彎下夾著的腰子形木質菱桶是全部行當。

慈溪有個“紅菱之鄉”,盛產水靈靈的江南吃食

在紅菱上市的這段時間,作為家裡的主要勞動力,他們每天從凌晨一點開始勞作,採到中午十點左右,他們遵循著“物以稀為貴”的市場準則,趁著時令,希望可以多換點收成。

慈溪有個“紅菱之鄉”,盛產水靈靈的江南吃食

採菱也沒有想象中的那麼花裡胡哨,菱桶裡只載一人,放一把板凳。一隻手麻溜地掀起水淋淋的菱盤,另一隻手的兩個手指輕輕一掐,嫩脆的菱角就被採擷了下來。

慈溪有個“紅菱之鄉”,盛產水靈靈的江南吃食

聽菱農說,菱角是對著生長的,成熟後就躲在水中,倘若兩天不採,便落入水中,那時候,就只能望“菱”興嘆了。不過,它倒也不是無情物,落入水底的菱角經過腐爛、脫殼、抽芽,一個紅菱可以長出九十九個菱盤,據說只要兩顆紅菱,就可以浮滿兩條溝渠。

慈溪有個“紅菱之鄉”,盛產水靈靈的江南吃食

吃紅菱一定要趁新鮮,稍有擱置,就會發黑。所以,菱農必須第一時間把剛起水的紅菱載到老伴擺攤的集市。剛採摘上來的紅菱特別行俏,有些特地趕來的客人,一買就是十幾二十斤,很快,一網袋的紅菱就賣完了。

慈溪有個“紅菱之鄉”,盛產水靈靈的江南吃食

即使這樣,我總覺得,經過了短途的顛簸,還有或多或少的太陽強光曝曬,紅菱的新鮮勁兒會流失掉,有點可惜。

慈溪有個“紅菱之鄉”,盛產水靈靈的江南吃食

所以,我一般埋伏在紅菱塘邊,跟採菱人寒暄幾句,混熟關係後默默蹲守。終於,等紅菱一出水,趕緊挑一把嫩的,剝開一枚,輕輕一嗑,清香甘甜的滋味在唇齒間流轉,過足嘴癮。在三十幾度的高溫下頂著烈日,冒著“溼身”和被曬成黑皮的風險,就為了嚐嚐這股新鮮勁。

慈溪有個“紅菱之鄉”,盛產水靈靈的江南吃食

生菱清甜,帶著江南的水氣,但是咬到皮有點生澀,熟菱軟糯,帶點甜味,口感面面的,配點清酒或茶水來吃是極好的。

慈溪有個“紅菱之鄉”,盛產水靈靈的江南吃食

如果想吃紅菱,建議跑一趟勝山。我幫你們探過路了,在勝山大道有一個紅菱基地,集中種植,如果想吃剛出水的紅菱,可以去那邊逛逛。在勝地名苑附近,有一個臨時的紅菱集市,有賣剛採摘上來的紅菱,價格在8-10元/斤(具體以時價為準)。

慈溪有個“紅菱之鄉”,盛產水靈靈的江南吃食

紅菱基地:勝山鎮勝山大道278號

紅菱臨時集市:勝地名苑附近

價格在:8-10元/斤(具體以時價為準)。

吃紅菱的站隊啦

你喜歡吃生紅菱還是熟紅菱?

歡迎在評論區留言哦!

慈溪吃貨出品 主編:夢佳 策劃:通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