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生婆少了助產士來了!她在產科46年,見證湖南人的「母子平安」

接生婆少了助產士來了!她在產科46年,見證湖南人的“母子平安”

仰首是春,俯首成秋。改革開放40年,醫療衛生事業也發生了翻天覆地變化。

從“赤腳醫生”到“業內專家”,從“鄉村診所”到“專業醫院”……著眼醫療,備受國際關注的三大指標正見證著我國醫療事業的飛速發展:1981年,我國人均期望壽命為67.9歲,嬰兒死亡率為34.7‰。;1991年,我國孕產婦死亡率高達80/10萬;2007年,我國孕產婦死亡率降至36.6/10萬,嬰兒死亡率下降至15.3‰。;2017年,我國孕產婦死亡率、嬰兒死亡率分別已降至19.6/10萬、6.8‰。

“孕產婦死亡率是衡量一個國家和地區社會經濟、文化發展的重要指標之一。”原國家衛計委主任李斌曾說,過去的“產科遲到國”如今“迅速領跑”,用40年的變化見證了醫學奇蹟。今天,今日女報/鳳網記者特邀從業46年的湖南省產科專業學術帶頭人、中南大學湘雅二醫院大產科主任醫師朱付凡,從獨特的“接生”視覺,談談改革開放40年來,中國醫療衛生領域取得的巨大進步……

文:今日女報/鳳網記者 李詩韻 圖:受訪者提供

從最初看病“老三樣(聽診器、血壓計、體溫表)”,到如今產科“三件寶(B超、螺旋CT、血氣分析儀)”——關於“衛生”的那些事,今年69歲的朱付凡總能滔滔不絕。

那個時代的特點:接生婆火了

上世紀七八十年代,湖南不少地處山區的地方,農村經濟欠發達,受醫療衛生條件限制和生育觀念影響以及農村交通不便等因素制約,農村絕大多數產婦選擇在家裡生產。

“產科醫生的地位還不如一名接生婆!”1973年,朱付凡從湘雅醫學院畢業,正式入職中南大學湘雅二醫院,成為一名產科大夫。可由於當時農村大多數地方都有接生婆,產科醫生的工作反倒有些閒。

朱付凡說,那個年代根本沒有所謂的產程管理,許多偏遠山區的孕婦從懷到生,都沒去醫院檢查過,不僅大大增加了生育風險,胎兒畸形率也是一直高居不下。

接生婆少了助產士來了!她在產科46年,見證湖南人的“母子平安”

第一次獨自接診大出血的產婦,是1978年。

“醫生,快救救她吧!”隨著一聲呼救,朱付凡趕緊從診室跑了出去。擔架上年輕女子的白色衣服早已染紅,面色蒼白——原來,她在老家生孩子時,突然大出血,暈厥了過去。

趕緊測了血壓,160!典型的妊娠高血壓患者。

朱付凡記得,當時鎮衛生院的醫療設備和藥物比較缺乏。村裡的接生婆往往理論知識不夠,帶上剪刀、鉗子、聽診器就去竄門了。一旦遇上危機狀況,往往不知所措。再加之當時的衛生和交通環境太差,送到大醫院時,人就沒了。

“第一次接診經歷是失敗的,也給了我一次反省的機會。”朱付凡說,後來,她只要不在醫院坐診,就會跟隨有經驗的教授下鄉宣傳,一方面能瞭解各地的接生水平,一方面也希望發動農村孕婦接受產檢。

直到八十年代初,中國改革開放後,醫療行業首次迎來新氣象——“妊娠高血壓產婦的救助有了新標準,這是中國產科首次與國際接軌!”朱付凡說,不僅如此,國家衛生部門還要求醫生對產婦進行產程監控,首次提出了“畫產程圖”的概念,開啟了“監管接生”的新模式。

接生婆少了助產士來了!她在產科46年,見證湖南人的“母子平安”

1992年冬,朱付凡成功通過副高職稱考試,印上“副主任醫師”名片。

放眼十年,產科的變化是巨大的。朱付凡記得,當時的縣級醫院已經有B超室、化驗室、麻醉室、手術室、新生兒重症監護室等,孕婦常規項目檢查在這些基層醫院都能完成,而且剖腹產手術開始推行,到醫院住院分娩的孕婦越來越多。

“孕產婦住院分娩的概念形成了,產科ICU也下了基層。”朱付凡說,上世紀90年代,在農村孕產婦死亡率難以進一步降低的背景下,國家先後制定相關政策,大力倡導農村孕產婦住院分娩。而孕產婦住院分娩是保障母嬰安全的重要措施。

然而,儘管國家大力推動,但湖南一些偏遠山區的孕婦還是隻能在家中生產,除非遇上難產,才會送到縣級醫院接受治療。

“基層醫療水平和設備都是不夠的。”朱付凡說,孕婦生小孩,醫生最怕的是難產和產後大出血。

當時,朱付凡幾乎每年都會去縣級醫院授課,會診一些疑難雜症。“基層醫院沒有專門的血庫,出現產後大出血等緊急情況,醫院只能馬上召集輸血團員,採集所需血型搶救病人,醫務人員現場獻血的事情時有發生,往往導致搶救是不及時的”。

這一狀況,一直持續到九十年代末,各大基層醫院創建血庫後,才得以緩解。

21世紀初,隨著少生優育觀念日漸深入人心,國家大力倡導住院分娩後,各級政府根據相關要求,通過組織孕婦安全分娩培訓班、建立健全農村婦幼保健機構、優化住院分娩服務等措施,推動越來越多的農村懷孕婦女進醫院分娩。

接生婆少了助產士來了!她在產科46年,見證湖南人的“母子平安”

湖南“產科時代”:危重孕產婦有救了

“21世紀,被很多醫務人員稱作‘產科時代’。”自1998年,朱付凡成為主任醫師後,便致力與關注著危重孕產婦群體。而這個時代的中國,給了產科醫生不少美麗契機。

現代醫療服務質量,不僅取決於診療流程的優化、制度的規範完善、服務態度的改進、就醫環境的改善以及醫務人員專業技術的提升,很大程度上還要依賴於醫療設備的發展與進步。

朱付凡說,這個十年,不僅是湘雅體系的大醫院,大多數基層醫院都有了“婦、產分離”的理念,獨立開設了婦科和產科,婦科和產科的醫務人員蓬勃發展。同時,由於國家對產科醫療發展的支持,各大醫院的設備不斷更新,從過去的黑白B超到四維彩超,一些中央胎心監測儀、麻醉機、復甦機等國外高端設備也逐漸被引進。

據原國家衛計委數據顯示,中國孕產婦死亡率從1990年80/10萬到2007年36.6/10萬,下降了54%,其中農村地區下降59%。

“數據的直線下降,很大程度上取決於醫院對危重孕產婦的救助和住院分娩率的提高。”在產房工作46年,最讓朱付凡印象深刻的一次,是2009年曾為一名婁底漣源市轉診的產婦接生。

朱付凡回憶,她接到漣源市當地醫院的請求會診通知時,已是凌晨2點。產婦情況危急,60多歲的她一路顛簸,坐了8個小時車趕到漣源。產婦大出血,經過搶救後,儘管情況好轉,但胎盤依舊留在體內,“滾成了一個大圓球”。

切除子宮,是當時最好的選擇。可就當朱付凡準備手術時,產婦用微弱的聲音請求她:“醫生,無論如何要保住我的子宮!”

這一句話,在朱付凡從業的數十年聽過無數次,但每一次都有不同的感受——“七八十年代,這樣的請求是奢望,可如今,醫療技術和設備都有了提升,成全一個母親的夢並不會太難。”就這樣,朱付凡最終用一個小夾子,一點一點將產婦的胎盤夾了出來,保住了產婦的子宮。

接生婆少了助產士來了!她在產科46年,見證湖南人的“母子平安”

孕育優質生命:雙“管”齊下

第一個“十年”管“接生”,第二個“十年”管“技術”,第三個“十年”管“危重”,那麼,接下來的“十年”產科關鍵詞又是什麼?

朱付凡的答案是——雙“管”齊下。

“近十年產科最大的變化就是床位供不應求。”朱付凡說,在這一個階段裡,有兩個時間節點不容忘記——2008年,湖南大力推動試管嬰兒技術,幫助千萬不孕家庭生孩子;2015年,國家“二孩政策”正式施行,打開了“多生”之路。

“以前,若是懷不上,也就死了心了;現在不僅有了試管技術,還有了DNA無創技術,兩根‘小試管’就能解決很多問題。”朱付凡說,二孩政策放開後,最直觀感受是:順產率明顯增高。

“此前,大多數產婦要求剖宮產。現在不同了,能順產的都會堅持順產。”朱付凡說,目前,湘雅二醫院一胎剖宮產率由以前的60%—70%下降到了2017年的20%左右。

朱付凡分析,這一方面是以前剖宮產率高的原因,另一方面也是國家大力宣傳的好結果。

當然,改革開放40年,還有個值得一提的大變化——曾經,醫院“挑”患者;如今,產婦選醫院。

“經常有孕婦跟我開玩笑,說自己跑了好幾家公立醫院,除了醫術要考察,還得對比入住環境。”朱付凡笑著說,在她看來,孕產婦的一句玩笑話卻意味著中國產科發展的好趨勢。

在朱付凡看來,如今生孩子早已不是件“接生婆”也能幹的事——通乳、通便、預防出血、嬰兒撫觸、洗澡、游泳……“生孩子”還衍生出很多新的服務。

“以前生個女兒‘全家黑臉’,產婦別提多委屈;現在很多人希望男女全收,要湊個‘好’字。”朱付凡說,或許正是親身經歷了40年的變化,如今,儘管自己早已到了雙鬢斑白的退休年紀,但依舊不願離去,“相信很多產科醫生都跟我一樣,目睹了醫療的發展,接受了知識改變的命運,所以願意為孕產婦站好最後一班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