擦亮「尊師重教」的底色

全國教育大會9月10日上午教師節當天在北京召開。習近平總書記在會上向全國廣大教師和教育工作者致以節日的熱烈祝賀和誠摯問候。他強調,長期以來,廣大教師貫徹黨的教育方針,教書育人,嘔心瀝血,默默奉獻,為國家發展和民族振興做出了重大貢獻。

尊師重教,是中華五千年文化傳統裡燦爛閃亮的精神遺產。我國自古就有尊師重教的傳統。“國將興,心貴師而重傅”,從大處講,尊師重教是和國家興亡休慼相關的。“人有三尊,君、父、師”,從小處講,尊師重教是個人修養的基本體現。

弘揚尊師重教的社會風尚,首先要回歸教育本源。學校教育,指教育者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地引導受教育者獲得知識技能,陶冶思想品德、發展智力、體力的一種活動。教育的本質是幫助學生理解如何去思考,讓學生掌控如何去看待這個世界,是人格的教育。換言之,教育和一個人的階層進步、經濟收入並沒有直接的關聯。由於歷史原因,我國教育體系曾經一度被破壞、否定,改革開放後,通過撥亂反正,提出知識就是力量、教育改變命運。不少學生因為受到良好的教育改變了人生,教育被蒙上了一層萬能的光環。當教育和收入、地位、官銜聯繫在一起時,就背離教育立德樹人的宗旨。

其次,弘揚尊師重教的社會風尚,要尊重教育規律。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教育是緩慢的浸潤、優雅的薰陶。我國實行計劃生育政策後,家庭所有的厚望都集中在一個孩子身上。寸有所短,尺有所長,在父母眼中,每個孩子都是好孩子、都是優秀生顯然是有違科學理性的。受教育是培養學生願意聆聽,善於思考,能理性分析問題,不盲從於偏見,不屈從於權威,平和謙敬地觀察世界。如果一味用時間的堆積和知識的灌輸將孩子變成知識儲備器,把同齡孩子在玩耍和睡覺時時間用來加班、“開夜車”,會扼殺孩子對知識的興趣和探索。網絡時代,每個孩子不缺乏獲取知識的渠道,缺失的是對獵取知識的好奇心。亞里士多德說過:閒暇出智慧,要給孩子足夠的時間去玩耍和獨處。孩子的想象力和思考能力一旦被破壞,只會被動接受知識而不會主動思考。保護孩子的好奇心,培養其想象力、獨立思考和質疑能力才是對教育規律的正確把握。

弘揚尊師重教的社會風尚,要重塑尊師理念。教師和其他每個群體一樣,有血有肉,需要柴米油鹽維持生存,每天有吃喝拉撒睡生活瑣務,需要養家餬口,供子女讀書,贍養父母。教師中有崇高無私的偉岸人格,也有個別道德敗壞的人。重塑尊師理念,要避免將教師神話。過度的拔高和宣傳事實上對教師的形象有害無益。教育事業不僅是公益事業,也是教師耐以謀生的職業。知識爆炸、信息裂變,教師某些知識的寬度和深度不及學生已成為不爭的事實。知人者智,自知者明。教師的可貴之處在於其識人善任,以人格為感召,為學生身心提供能量,引導學生精神嚮往明亮。尊師,是對生命價值的肯定、是對文明延續的敬重。

教師和教育是民族振興、社會進步的重要基石,擦亮“尊師重教”的底色,在全社會弘揚尊師重教的風尚,決定著民族的今天,也決定著國家的未來。(上海理工大學宣傳部 盧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