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民朋友新致富項目:大棚里種野菜!

農村路邊的野菜種類很多,農民再熟悉不過了,現在人吃膩了大魚大肉,偶爾吃一次野菜做的美食,倒是挺有一番滋味的。在吃野菜的季節,農民們不僅會挖野菜回家吃,剩下的還會拿到集市上面售賣,綠色健康的野生蔬菜成為了市場上的搶手貨。

你知道嗎?有些農民非常聰明,看中了野菜的市場,已經開始人工種植野菜了。在武漢有一位老農叫做彭開友,他把路邊常見的野菜“搬到了”大棚裡,在大棚裡面種植野菜,野菜成熟之後,拿到市場上出售,那麼這樣的創業項目農民能信嗎?


農民朋友新致富項目:大棚裡種野菜!


在河北保定徐水搞野菜種植的王大叔一共種植5個大棚,每個大棚裡面種植的不是常見的青菜、蘿蔔、青椒等蔬菜,而是野菜。比如田七、野生菠菜、馬齒莧、野生芹菜、野生菊花、紫背天葵等等,一共有十幾個品種,等到野菜成熟之後一部分賣給上門收購的小販,一部分親自拉到市場上售賣。

根據王大叔自己說,一般他的野菜可以賣到10元一盆,買了之後每週都可以掐,所以有人願意買。他種植的新西蘭馬齒莧一斤就賣10元,而其他的野菜平均下來也能達到6元一斤,賣野菜的季節一天就能售出500斤,毛利達到3000元左右。


農民朋友新致富項目:大棚裡種野菜!


野菜不同於普通的蔬菜,野菜的種植時間一般比較自由,一年四季都可以種植,比如春天和秋天的時候,天氣不是很冷,那麼就可以用拱棚或者是露天的方式栽培,如果是夏天種植,天氣比較炎熱,那麼就可以使用遮陽網或者是選擇喜歡陽光的野菜種植。


農民朋友新致富項目:大棚裡種野菜!


野菜的種類有很多,特點也不一樣,但是野菜的生命力往往比較強,容易種植,只要土壤疏鬆保持肥力,一般生長地都會十分旺盛。只要看農村野外的野生植物就知道了,沒有人工管理都長得特別好,何況還有人工管理了呢?野菜的抗病能力強,很少有生病的,故此一般都是綠色無汙染的,不需要施肥和噴灑農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