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與印度胃口變差 拖累亞洲整體石油需求增長

在局勢緊張之際,亞洲最大進口國中國和印度的石油需求增速低於預期,暴露出這兩大經濟體的疲弱狀況,並削弱了支撐全球石油價格的關鍵支柱。

這兩個國家的合計原油購買量佔到全球的12%,其需求增長幫助推動了2016年以來的油價回升。

然而,船運數據顯示,他們7月份進口量約比1-6月平均水平1,240萬桶/日下降了約50萬桶/日。

這拖累了亞洲的整體需求增長,儘管各國在美國製裁伊朗之前增加進口,並且創紀錄的高溫天氣導致日本和韓國進口上升。

航運數據顯示,今年迄今,中國、印度、日本、韓國和臺灣的需求年化增長率從2016年的3.5%以上降到了2%左右。

“每個都變差,但是從相當高的水準下滑,”能源諮詢公司FGE總裁Jeff Brown表示。

由於伊朗遭受制裁,中美爭端升級,加上亞洲新興市場顯露降溫跡象,交易商預計石油需求增長將進一步放緩。

“衝突可能進一步升溫的任何現象,顯然都是重大的下檔風險,可能導致2019年石油需求增幅進一步減緩,進而令油價遭逢下行壓力,”能源諮詢公司Wood Mackenzie研究主管Sushant Gupta指出。

美國對石油出口大國伊朗重啟制裁,料將干擾市場。美國對伊朗商品制裁已然生效,自11月起將針對伊朗石油行業實施制裁。

伊朗石油出口於今年5月攀抵近300萬桶/日的峰值,但因日韓及印度等亞洲買家開始在制裁前將其拒之門外,導致伊朗石油出口降至約200萬桶/日。

中國與印度胃口變差 拖累亞洲整體石油需求增長

放緩影響假以時日才會顯現

經濟放緩的影響假以時日才會顯現。但分析師稱,投資者已然變得謹慎。

本週出爐的數據顯示,中國前七個月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幅放緩至紀錄低位5.5%。

據船舶經紀商Banchero Costa,來自中東的超級油輪租賃費正在下降。亞洲國家和地區非常依賴中東來滿足其石油需求。

“看看純粹的經濟數據,就會發現關稅爭端的影響仍相當小,可能僅佔GDP增幅的0.5%。但對投資情緒的影響卻開始顯現,”Brown說。

根據荷蘭經濟政策研究局(Netherlands Bureau for Economic Policy Analysis),世界總量增長在1月見頂,同比增幅接近5.7%,但到5月卻放緩至不到3%。

同美國的緊張情勢削弱了新興市場貨幣,因投資者紛紛從印度、中國等國家撤資,轉而投向仍被視為避險資產的美元。

亞幣走軟以及受關稅抑制,導致經濟增長放緩,削弱了購買力,最終打擊燃料需求。

雖然以美元計算的布蘭特原油LCOc1價格今年上漲了約8%,但以人民幣CNY=計算的價格上漲了14%,以印度盧比INR=計算則上漲逾18%。

“原油價格高企似乎已對需求產生影響,”印度石油諮詢公司Trifecta的負責人Sukrit Vijayakar說。

中國與印度胃口變差 拖累亞洲整體石油需求增長

日本和韓國將充當救星?

由於異常的熱浪導致夏季消費量大增,日本和韓國7月總計進口原油約630萬桶/日,高於今年上半年進口均值600萬桶/日。

該地區另一富有經濟體澳洲的需求也很強勁,7月份進口原油約37萬桶/日,高於上半年的平均水平33.3萬桶/日。

但是與中國油輪進口量降幅相比,上述增幅無關緊要。中國油輪進口量從1月和6月的800多萬桶/日降至7月的大約730萬桶/日。

船運數據顯示,7月份中國、印度、日本、韓國和臺灣的原油進口量約為1,900萬桶/日。

儘管略高於6月份的水平,但上述進口量低於4月和5月的水平,距離2016年4月創下的紀錄高位逾2,000萬桶/日仍有一段距離。

如果爭端和新興市場動盪導致全球經濟前景進一步惡化,亞洲石油需求可能減弱。

“當關稅爭端和新興市場貨幣疲軟這些因素共同發揮作用時,市場人氣將受到衝擊,”費氏全球能源諮詢公司(FGE)的Brown表示。

中國與印度胃口變差 拖累亞洲整體石油需求增長

黃金、原油盤中策略分析:

黃金,早盤急跌之後,金價開啟反彈的行情,並已經向上破位了1174-75的點,那麼我們就可以轉變思路短線以多頭去看待,入場的耐心持有即可。空倉的參考1172-74附近繼續入場多,目標看1180-82的位置,激進的1174-75附近可以輕倉介入多,回撤再加倉即可 。

原油,昨天白天一直是在66-66.8的小區間震盪,我們66的多單成功的在66.5附近收割。美盤,油價受到EIA數據的影響大幅回落,直接到了64.4的低點附近,創下了本次調整的新低。油價昨日大跌之後,今日思路則繼續跟隨空為主,入場參考65.4-65.6附近,這裡是凌晨的高點壓力,也是頂底轉換的點,防守放在66即可,目標則繼續看新的低點。

策略:原油65.4-65.6空,止損66,目標64.4-64一線。

供參考,希望大家能多多關注和轉發,支持筆者創作。在黃金原油操作上面有疑問的可以關注“覓渡金生”微頭條,私信本人,持續更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