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拜的学长把我骗了!"女大学生被困在贵阳一小区,损失惨重!

今年21岁的小芸(化名)是就读于云南某高校的大三学生,9月份应该是她开学报道的日子,可是同学却一直没见到过她的人影,直到最近,小芸才被一名同学接回了学校。原来这几个月,她一直被困在了贵阳一大型居民区里……

(网络配图)

根据小芸的叙述,事情要从今年4月份开始说起。

“仰慕的学长把我带到贵阳”

小芸在大二期间就开始在网络平台上做代理生意,因为参加线下活动,偶然间认识了自称是中国政法大学的学长小金(化名)。对小芸正在做的代理生意,小金说自己颇有了解,在谈论的过程中,小金确实能说出一些门道,并且说自己在读大学的时候就已经创办了属于自己的公司。

小芸觉得和这个学长挺聊得来,而且感觉他懂得很多,久而久之,小芸对小金产生了一种崇拜,对他所说的话也没有产生过怀疑。

(网络配图)

今年8月份,小芸想在暑假期间找机会锻炼一下自己的能力,小金便告诉她说自己正在做一个很不错的项目,并且已经成为了区域的负责人,如果小芸想要突破自己,就来贵阳参加他的项目。

没有考虑周全,小芸就已经收拾好行李来到了贵阳……

“太相信他了,掉进陷阱”

刚来贵阳的两天,小金带着小芸在贵阳黔灵山等景点逛了逛。在游玩的过程中,小金就不停地说贵阳的经济发展得很好,靠的就是像他们连锁经营项目一样的融资投入等等。

接下来,小金就把小芸带到了贵阳的一个大型居民区,一开始是不停地穿梭在各个居民楼之间,听一些所谓主管讲课,播放宣传视频,这些人还谎称后期会有国家项目支持,还可以去结识重要人脉,并以巨大的收益回报为诱饵,让小芸把同学和亲戚拉进来。

“没钱可借了,他们用我手机网贷”

小芸以创业为借口,给父母和各个亲戚朋友借钱,总共借了近5万元,可是这还不够,小金等人依然不依不饶给小芸洗脑,说需要拿钱去申购,甚至拿了小芸的手机在安逸花等网贷平台上贷了19800元……

(小芸转钱部分记录)

(小芸手记网贷欠款)

小芸总共投了7万块钱进去,可是却一点回应也没有,她还发现不管到哪儿,他们都会派一个人跟着自己,和她一起吃饭,晚上一起玩牌看电视,睡觉的时候都有人在门外的沙发上值班,有时候还把门反锁把她关在房间里。小芸已经肯定这是传销……

“叫来朋友,设计逃出‘虎口’”

一直到了9月份,小芸说要拉一个同学进来,联系到了这个同学来到以后,趁那些人不注意,小芸向同学说了整件事情经过,最终她们假装发生了激烈的争吵,朋友就走了,接着小芸再去找她,两个人才得以逃出“虎口”,传销组织的人一直追到了高铁站都不罢休,甚至回到了学校还不断接到他们打来的电话……

目前,小芸已经回到学校,可是她却欠下了数额不小的债,网贷平台的钱已经逾期,自己已无力偿还贷款。

通过这件事,小芸想告诉现在的大学生,非法传销组织往往打着“就业、创业和高回报”的幌子去宣传、迷惑学生,比如骗她的这个传销组织每天都会派一些穿着西装的人在社区附近,以招聘等理由拉人入伙,有些大学生尤其是刚毕业的大学生由于在求职过程中,很容易受到传销组织的诱惑而误入歧途。

大学生非常容易误人传销组织,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求职心切。目前大学生就业难已成为社会非常关注的问题,很多大学生毕业后一时难以找到理想的工作,而很多学生在读大学时心中就有早点谋出路的打算,传销组织者往往利用他们求职心切的心理,以帮助找工作和高回报为诱饵,诱骗他们入伙。

二、缺乏社会经验,法制观念和防范意识淡薄。

传销活动与普通的违法犯罪表现形式不同,不容易被识破,作为学生普遍缺乏社会经验,缺乏抵制犯罪的防范意识,极易受骗加入传销组织,有时自己加入该组织了,自己还未意识到。

三、同学之间的信任极易被利用。他们一旦加入后,为了赚钱又极力劝说同学从事传销。由于同学之间相处时间较长,彼此了解信任,当遇到劝说时,缺乏应有的警惕,加之以高回报为诱饵,很容易被蒙骗,而一旦发现上当受骗已来不及逃身,只能靠发展下线骗他人将损失挽回,形成受骗了再骗人这种恶性循环。

所以无论是找工作还是暑期兼职,学生要选择正规的公司,进行社会实践,同时注意自己的人身安全!

采编:冷兵丨审校:兆赫丨签发:安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