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孩子,比学奥数、英语更重要的教育是……

关于孩子,比学奥数、英语更重要的教育是... ...

前些日子写了一篇关于民办小学的文章,有朋友在私信里留言说让父母操碎了心的事情何止上学这点“小事”呢。

为了把自己的宝贝培养的更优秀,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父母们把工作之余的生活重心全部用在孩子的教育上,各种兴趣班、辅导班更是眼睛都不眨一下的的一掷千金。

关于孩子,比学奥数、英语更重要的教育是……

01

我家所在的小区归属的学区是一所市重点小学,辖区内适龄儿童太多,前两年在附近又建了一所学校,入学前需要进行筛选,"不达标"的家庭被划分到这所次重点小学。

记得一个邻居朋友在孩子上小学的时候原以为孩子考不进市重点,被录取后全家人高兴的不得了,跟我说女儿真是争气。我很不应景的问了一句:市重点到底好在哪?朋友白了我一眼,然后半开玩笑的说,好在从小学就开始学奥数啊。然后我就石化了。

我不太清楚有多少人和我的想法是一样的,奥数这类被国家叫停的竞赛项目,对儿童的教育的确没有太多的作用,在优秀的育资源紧缺的大环境下,奥数更多的作用是淘汰机制的一种方式。

高晓松在他的《晓说》里曾经说过,国外的教育更多的是素质教育,国内由于人口原因,优秀的教育资源紧缺的原因,实际采取的是经营化教育。也就是说有限的优质资源只能提供给一部分人,这一部分被各种方式划分出来的精英。比如更高学费的私立学校,比如说通过更难考试录取的重点学校等等。

我以前工作的地方附近是另一所重点小学,公司附近的写字楼被各种教育机构占满。每天放学后和周末的时间,满是小学生进进出出的身影。教育机构的种类遍布了几乎我们能想得到的全部,跳舞、绘画、国学、英语、数学以及我们不太熟悉的一些国外教育课程。每天放学时间过后,“加班”求学的孩子们忙碌的进进出出,周末更是忙碌。有时候我在想,这是童年吗?

亲子教育中,父母为孩子的付出除了望子成龙希望孩子有更好的未来之外,内心往往还有一个想法,我要给孩子最好的,最好的生活、最好的教育、最好的未来、最好的爱。

关于孩子,比学奥数、英语更重要的教育是……

02

教育,是为了让孩子更加优秀,奥数也好,英语也好,钢琴、画画都是帮助我们完成愿望的一种方式。很多儿童学习了很多技能,长大后并没有靠这些获得更好的生活,这是为什么呢?

英国曾经针对英国、中国等一些有悠久历史的国家展开过一项研究,其中也包括中国,发现这些国家中优秀的家族都能延续长达几百年的时间不衰落,这其中一定有一些值得我们学习的经验。就算我们普通人的家族里,在长达数百年的时间里,祖辈经历过战争、灾难、兴衰,也一样有着各自发展的成功经验。这种经验被我们称作家风,也可以叫做家族的经验!

有句俗语叫做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用在家族里正是说的这样的经验,经过时代的变迁,虽然老一辈的一些经验已经不太适用于现在,而优秀的家族无论是李嘉诚王健林这样的金钱帝国还是光荣的红二代红三代的家族荣耀的延续,我们看的到成功的家族传递给孩子最重要的教育就是两样:

一个是失败的教训。

比如我们希望孩子把奥数和英语学的更好,也许是应为当年的自己在这方面的学习不够,影响了日后的事业发展,所以希望孩子吸取教训。

又比如很多从农村考出来的学子,从小都抱着坚定的学习信念,这样的信念多来自于祖辈吃够了读不到书的苦,所以一直有一个改变家族命运的愿望,这个愿望就是家族总结出来的经验教训,一代一代的灌输下去。

一个是成功的经验。艺术世家、体育世家的子女很多继承了上一辈的衣钵,除了家族有良好的基因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祖辈因为取得的成就而自豪,希望孩子也可以得到传承取得同样的成就。并且上一辈会在教育中传递更多成功的经验,成为青出于蓝的有力基础。

关于孩子,比学奥数、英语更重要的教育是……

03

前面说到关于精英教育,这是目前的教育现状。大多数普通的家庭没办法像郭德纲和童话大王郑渊洁这样对教育不满就让孩子辍学了。

所以我们选择“入乡随俗”,孩子的确需要为自己的未来准备更多竞争的筹码。

也许辅导班不得不上,奥数不得不学,哪怕只为了考试;英语必须要补,因为不仅仅为了考试,也为了以后更方便的生活和工作;钢琴也需要坚持,也许兴趣,也许为了考级加分。

这一切可能是极其枯燥的,所以家长更需要清晰的看待学习目的和原因,同时正确的传递给孩子。

孩子的天性是游戏,孩子的社会任务是学习学习再学习。

当孩子在学习中没有目标毫无乐趣时,不但浪费了时间,更重要的是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对未来的规划。

可以说,没有家族经验的良好传承,其他的亲子教育更像是空中楼阁。

教育中,可以没有奥数,而下面的几点,比奥数更加重要;

第一点:对生活有适当的焦虑,紧张感。并且有能将焦虑转化为行动力的能力。

第二点:对当下和未来做准备的能力。没有这样的能力,即使机遇来临也未必能把握。

第三点:让自己有一个好的爱好,有一个赖以生存的技能。

或许以上几点正是我们让孩子不断学习的原因和背后的动力,但身为父母奔波于学校、教育机构、家、单位的匆忙生活中无暇思考。比学习更重要的是学习的目的,比教育更重要的是教育的原因。

如果这些也是你帮孩子的人生所做的准备,请告诉他(她),这是你爱他(她)的方式。

快乐的学习永远比被迫的学习有效N倍!

--end--

帮个忙呗!!!!

都做了更好,谢了

陪你一段迷茫,渡你一程情路

在意你的生活,更在意你的感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