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一生有兩次看走眼的時候,高估一人能力,低估一人忠心

諸葛亮千百年來作為智慧和忠義的化身備受人們尊敬,他不僅在道德上給我們樹立了一個忠君愛國的典範,而且還是個深諳兵法精通謀略的大軍事家。諸葛亮素來公正無私,賞罰分明,手底下也有很多出類拔萃的人才,他的一生基本可以稱得上是閱人無數,但是也有過兩次看走眼的時候。諸葛亮一生小心謹慎,向來沒有犯過太大的失誤,但是在選賢舉能上確實有著兩個不小的過錯,一次是高估了一人的能力,另一次則是低估了一人的忠心。你知道是哪兩個人嗎?

諸葛亮一生有兩次看走眼的時候,高估一人能力,低估一人忠心

我們先來說說第一個被諸葛亮高估的人,這個人就是馬謖了。說起馬謖還要從他的家族背景說起,馬謖所在的家族有五個兄弟,個個都是頗有名望的有識之士,在當時也是非常的出名。馬氏五個兄弟當中屬大哥馬良最為出色,他不僅有著出色的軍事指揮才能,而且在為人處事上也是讓人挑不出毛病,與此同時馬良和諸葛亮還是一對摯友,私交甚厚。後來馬良在跟隨劉備舉兵伐吳的過程中不幸戰死,這也就成了諸葛亮心中的一大遺憾,所以他就想著對其弟馬謖多多照顧一下。

諸葛亮一生有兩次看走眼的時候,高估一人能力,低估一人忠心

馬謖本人雖然不能說是天縱奇才,但也是一個聰慧過人的文臣謀士,他從小就熟讀兵書,對於籌謀策劃之事也是頗有想法,尤其是在諸葛亮的身邊做事,兩人更是經常互相學習。諸葛亮對於馬謖的才華還是非常賞識的,又有其兄長這一層關係,所以就想要提拔他。

諸葛亮一生有兩次看走眼的時候,高估一人能力,低估一人忠心

諸葛亮北伐的時候需要派遣一員大將去鎮守蜀漢糧道街亭,由於這個任務並不困難而且功勞巨大,所以諸葛亮就想派馬謖去歷練一下,這也為他將來的晉升鋪好道路。不料馬謖是一個只會誇誇其談的人,他雖然嘴上將來起頭頭是道,但是做事的時候卻非常不靠譜,結果就把街亭這一個重要地方給弄丟了,導致了蜀漢大軍北伐失敗。諸葛亮本身派遣馬謖前去守衛街亭就引得很多人不滿,這一失敗更是造成軍心動盪,而且壞了諸葛亮的北伐大計,多重因素影響下諸葛亮不得不下令按軍法從事斬殺馬謖。

諸葛亮一生有兩次看走眼的時候,高估一人能力,低估一人忠心

第二個被諸葛亮低估的人就是魏延。魏延投靠劉備的時間較晚,屬於半路來到蜀漢集團的人員,諸葛亮見他第一眼就感到不順眼,所以一直對他沒什麼好感。但是劉備對他卻是非常賞識和器重,諸葛亮作為一個臣子也不好多說些什麼。

諸葛亮一生有兩次看走眼的時候,高估一人能力,低估一人忠心

劉備死後諸葛亮掌握蜀漢軍政大權,不僅沒有重用大將魏延,反而處處打壓他,搞得魏延心生不滿。如果僅僅是這樣也就算了,諸葛亮臨死之前還在擔心魏延可能會謀反,專門設計了他一道,最終魏延也是不久就被殺了。

諸葛亮一生有兩次看走眼的時候,高估一人能力,低估一人忠心

其實諸葛亮嚴重低估了魏延的忠心,魏延是那種比較有主見和想法的人,但是受到劉備的重用蒙受太多恩澤,不太可能會謀反。結果就因為諸葛亮的無端懷疑蜀漢喪失了最後一位頂尖戰力,再也沒有能夠獨當一面的大將鎮守,實在令人感到惋惜。

諸葛亮一生有兩次看走眼的時候,高估一人能力,低估一人忠心

你對諸葛亮的這兩次看走眼的事情有何看法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