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日常是如何出恭的?全靠太监“代劳”,整个流程腐败至极

人们笑谈说冲水马桶极有可能是人类文明社会最伟大的发明。因为在这之后,人们远离了自己排泄物的味道,也为这些排泄物找到了一个合适的去处。其实早在罗马时期,就已经产生了坐便。和现在不同,那个时候的坐便还不能冲水,而且没有单独的隔间。更为搞笑的是,在当时还有一个罗马国王向自己的子民征收尿税,当然人家征税的主要原因是尿在当时可以买卖。

皇帝日常是如何出恭的?全靠太监“代劳”,整个流程腐败至极

至于中国的茅房则另有特点,这在《礼记》也有相关的记载。先民们的厕所非常简单,就是挖个浅坑而已。中国历史上真正意义上的厕所产生于夏商时期,重要的标志就是坑变深了,而且还更为注重私密性。专家在各种城市或村子的考古发掘过程中,发现了厕所的遗址。后来人们在一个秦朝的厕所遗址中发现,厕所设立了隔墙,专家考证这是用来区分男厕和女厕的。据说西晋时候,富贵人家的厕所里还专门准备了干枣大小的物件,专门给上大号的人堵鼻孔用。

皇帝日常是如何出恭的?全靠太监“代劳”,整个流程腐败至极

那么皇帝们的厕所是什么样的呢?说到皇帝的生活,基本上就是所有特权生活的终极代表。关于皇家便溺的器物有很多雅称,比如汉朝时叫“虎子”,而且是用玉石雕刻而成的,这个虎子基本相当于现在的夜壶,形状也和很相似。到了唐朝,皇室改称为“马桶”,而且进行了升级改造,选材上有木料的、金属的还有陶瓷的。

皇帝日常是如何出恭的?全靠太监“代劳”,整个流程腐败至极

在清朝的皇宫里,皇帝和妃子们上厕所需要“官房”或者“恭桶”,由于没有厕所,太监们会在主子们需要的时候才搬到其身边。为了让使用者舒服的“出恭”,还缝制了软软的垫子,有的甚至还加装了靠背。内宫里有专门的太监进行管理,以满足皇室成员随时随地的需求。清朝皇帝们上厕所还有一项特权:需要大内太监们来“代劳”。清朝时,皇帝想上厕所就会招呼一声“官房”,贴身的太监们就会搬来皇家的设备,并用黄布盖着抬进来伺候自己的主子。

皇帝日常是如何出恭的?全靠太监“代劳”,整个流程腐败至极

人们有所不知,太监们还要代劳其他的事情,这些实在是让太监们勉为其难。比如乾隆皇帝上厕所,可能只需使点劲就可以了,剩下的全部由太监代劳。他上厕所非常具有仪式感。上厕所前,太监们要给皇上先开龙袍、脱龙裤、掏龙具,然后乾隆就可洒龙水了。接下来,太监们还要帮皇帝完成甩龙头、置龙具以及穿上龙服,最后以恭送圣安为结束。这一系列动作,现在人们只能一边看着文字,一边脑补各种情节。

皇帝日常是如何出恭的?全靠太监“代劳”,整个流程腐败至极

当然还有更奇葩奢侈的事情,乾隆要求上厕所的时候没有声音没有味道。为了满足皇帝的要求,太监们试了很多方法,终于找到了一个方法:选上好的檀香,细细的烧成粉末,皇帝出恭之后用这些香灰盖上皇帝的便便。乾隆的“御便便”落在檀香灰里也不会有什么动静,而且也可以消除味道。这就完全符合了乾隆的要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