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大學教授來到黎川這個村小當老師!但他提了一個條件……

農村小學來了一位大學教授

跟撫小布去看看

是怎麼一回事?


9月17日上午,

位於黎川縣東北部贛閩邊際地區的

厚村中心小學,

迎來了前來義務支教的大學副教授鄧宇立。

小學裡來了大教授的消息不脛而走,

頓時在厚村鄉炸開了鍋。

「江西」大學教授來到黎川這個村小當老師!但他提了一個條件……



擔任小學語文教師短短几天時間裡,

鄧宇立臉上總是露出愉悅的表情,

可是心裡卻並不輕鬆,

因為他感覺自己重任在肩。

「江西」大學教授來到黎川這個村小當老師!但他提了一個條件……

「江西」大學教授來到黎川這個村小當老師!但他提了一個條件……

第一次走上小學講壇

“你們不要採訪我,我沒有什麼值得報道的,我來小學教書僅僅是因為一時不適應退休生活。”19日上午,看到記者前來,正在教師辦公室備課的鄧宇立,毫不掩飾內心的牴觸情緒,他擔心自己可能因為記者的來訪成為公眾人物。他重新埋頭將視線轉移到辦公桌上,辦公桌上放置了一本小學五年級上冊的語文課本,翻開的頁面是第六課的課文《梅花魂》。

「江西」大學教授來到黎川這個村小當老師!但他提了一個條件……

今年8月,在撫州一所高校教了30多年書的鄧宇立,正式辦理了退休手續。退休之後,年過花甲的鄧宇立狠狠地放鬆了一下,在一個月的時間裡,他先後前往青海、西藏、遼寧、河北等地旅遊,無拘無束、好不快活。

新學年臨近,鄧宇立的潛意識裡發出一個聲音:“暑假結束了”,他於是回到了工作生活了半輩子的高校校園。看著同事們都在為準備開學忙碌著,鄧宇立心裡湧出一股莫名的失落感。開學了,居然沒有自己什麼事情!鄧宇立突然感覺自己變成了社會不需要的人,可是自己明明還能幹得動。就這樣終結自己的職業生涯,鄧宇立不甘心。

一些親友給鄧宇立介紹過不錯的工作,可以在企業從事培訓工作,也可以在私立學校重執教鞭,這些工作對鄧宇立來說都駕輕就熟,而且待遇還配得上大學副教授的身份,可是鄧宇立一一婉拒了:“我有退休工資,不愁吃不愁穿的,幹嘛還要為了賺錢把自己搞得那麼累。”

鄧宇立有一名學生叫王曉偉,是黎川守望精彩公益發展中心的負責人,該公益組織在黎川縣開展了一系列助學、敬老、救災等公益活動。一天,鄧宇立給王曉偉佈置作業:“我打算到農村小學去支教,有一個條件,不拿學校一分錢報酬。”通過王曉偉的牽線搭橋,鄧宇立由此平生第一次走上了小學講壇。

「江西」大學教授來到黎川這個村小當老師!但他提了一個條件……

教授爺爺的第一堂課

“我教了這麼多年書,還是第一次聽說有大學教授來當小學老師。”17日上午,當看到頭髮花白的鄧宇立驅車出現在學校時,厚村中心小學校長徐幼明是又驚又喜。

「江西」大學教授來到黎川這個村小當老師!但他提了一個條件……

徐幼明告訴記者,第一次交談時,鄧宇立就表示自己是一名普通老師,並詢問學校在教師管理方面有哪些規章制度。徐幼明提出鄧宇立可以不備課,課時可以適當減少,但是被鄧宇立否決了。經過商議,最後決定長年教大學語文的鄧宇立,擔任五(二)班的語文老師,每週8節課時。

「江西」大學教授來到黎川這個村小當老師!但他提了一個條件……

此前五(二)班的語文老師是程接龍,他不僅擔任了多個課目的任課老師,還兼任學校總務,工作十分繁忙,鄧宇立的到來讓他喜上眉梢。正式交接教鞭前,鄧宇立坐在教室裡,認認真真地聽程接龍上了一堂課文課。課後,程接龍向鄧宇立討教,鄧宇立大加讚賞:上得好!

當日,學校為鄧宇立安排了一間長期閒置的教師臨時週轉用房,搬進了一臺舊電視;工作日學校食堂有教師補助午餐,早餐和晚餐則要自行解決。鄧宇立領取了教輔書籍和備課本,購買了一堆生活用品,就正式在厚村中心小學“安家”了。

鄧宇立表示,自己在厚村中心小學義務支教的時間不會少於一個學期。

「江西」大學教授來到黎川這個村小當老師!但他提了一個條件……

18日,鄧宇立作為一名小學教師正式登上講臺。他沒有一開始就接著講課文《梅花魂》,而是向孩子們解釋“什麼是語文”

五(二)班學習委員吳奕舒告訴記者,聽了教授爺爺說了“什麼是語文”之後,才知道了“什麼是語文”。吳奕舒還故意去問程接龍“程老師,您知道什麼是語文嗎?”程接龍一時語塞,吳奕舒於是得意地說出了答案:語是語言,文是文章,說出來的是語言,寫出來的是文章,語文是一門實用的學科,而且可以用一輩子,學好了語文,可以讓表述準確生動……

「江西」大學教授來到黎川這個村小當老師!但他提了一個條件……

談及對語文教學的思考,鄧宇立侃侃而談。他告訴記者,大學語文和小學語文大相徑庭,教大學時主要是講座的形式,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而教小學要圍繞課文,要從認字教起。儘管兩者之間相差甚遠,但是相同的是,都要調動學生對語文學科的興趣。

「江西」大學教授來到黎川這個村小當老師!但他提了一個條件……

在教學實踐中,鄧宇立注重語文基礎知識教學和語文思維能力培養“兩手抓”。在《梅花魂》課文朗讀環節,鄧宇立要求學生逐個朗讀,並穿插講述了“濫竽充數”的故事,解釋了不要求齊聲朗讀的原因;鄧宇立不單是向學生提問,還提倡學生向老師提問,當有學生提出有一個字不認識時,鄧宇立回答道:遇到不認識的字不要問老師,要自己查字典;佈置課後作業時,鄧宇立佈置的作業是從課外書中找到三首和梅花有關的古詩詞;在發現幾名學生紅領巾佩戴不規範,而且很髒,鄧宇立提出了批評,並結合“九·一八”介紹了中國用傷亡幾千萬軍民的代價取得了抗戰勝利,還講述了“精忠報國”的故事。

「江西」大學教授來到黎川這個村小當老師!但他提了一個條件……

剛開始聽說一位教授爺爺會替換程老師時,吳奕舒心裡一度很傷心,因為捨不得程老師。可是上了兩堂課後,吳奕舒的想法就轉變了。她告訴記者,教授爺爺講的課很有趣,以前幾個不願聽講的頑皮男生也開始舉手搶答了。

▲在教學實踐中,鄧宇立注重語文基礎知識教學和語文思維能力培養

因為支教,人生重新出發

“一切都要從頭開始學習。”大學教授教小學,在常人看來是“大材小用”,可是在鄧宇立看來,卻並不輕鬆。

鄧宇立告訴記者,這幾天來,他過的是兩點一線的生活,要麼在學校,要麼就在宿舍。鄧宇立是一名攝影愛好者,此次前往厚村鄉還特意帶了一部單反相機,一踏進厚村鄉他就發現這裡山清水秀、風光迤邐,可是這部相機還沒來得及用,時間都花在備課上了。

剛上兩節課,鄧宇立就迫不及待地前往學校圖書室尋找書籍“充電”。他很快就發現了圖書室的“問題”所在:圖書室裡缺乏供教師閱讀以更新知識、提升業務水平的教師用書,還缺少《十萬個為什麼》之類的科普讀物,特別是介紹高鐵、人工智能、無人駕駛等前沿科技的書籍。一旁的徐幼明連連稱是。

「江西」大學教授來到黎川這個村小當老師!但他提了一個條件……

徐幼明坦言,厚村中心小學是今年9月開學時剛搬入新校區,一些課外書籍、文體器材、實驗儀器等教學設施都沒有配齊。徐幼明呼籲,希望愛心人士能夠伸出援手為學校添置教學設施設備,希望更多的離退休教師改變觀念,在身體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加入到山區的教育事業中。

▲鄧宇立與孩子們交流

鄧宇立雖然沒有上過一天大學,但卻是“知識改變命運”的典範。因為“文革”,鄧宇立被剝奪了上大學的機會,高中畢業後下放到樂安農村。在下放的日子裡,鄧宇立常常獨自爬上村裡的山坡,數著天上的星星,為今後的路該怎麼走而痛心疾首。所幸的是,鄧宇立以一篇作文在一次供銷社的招工考試中脫穎而出,後調入撫州市區一所學校從事教學工作,至今在教壇耕耘數十載,取得了豐碩的學術成果及諸多榮譽。鄧宇立有著強烈的求知慾,從成人自考大專到在職攻讀學士學位,鄧宇立自學不輟。

「江西」大學教授來到黎川這個村小當老師!但他提了一個條件……

人生道路上,鄧宇立一直都有著自己明確的目標併為之奮鬥,然而,此次走上小學教壇,鄧宇立卻沒有給自己制定具體的目標。“我只想為社會多出一點力,多做一點事,人生也多了一段支教的經歷。五(二)班一共有34名學生,我會盡力去教他們,幫助孩子們用知識改變命運。”鄧宇立如是說。

「江西」大學教授來到黎川這個村小當老師!但他提了一個條件……

真好!

期待鄧老在小村裡開啟的嶄新生活!

「江西」大學教授來到黎川這個村小當老師!但他提了一個條件……

文章來源:撫州市全媒體中心、撫州發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