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到三水最上游的小島去,盡享漁樵耕讀的田園之樂!

戊戌之秋,西風蕭索,草木未凋。驅舟逐浪,別有水鄉,在河中央。近日,記者來到了大塘鎮鄧塘洲,這一個北江上游的江心島。

從高空俯瞰,整個小島屋舍井然,巷道筆直,青山如屏,北江如練,風景如畫。在鄉道行走,整個小島茂林環繞,田園開闊,黃髮垂髫,人犬相隨,靜美如斯。饒是水鄉,在水中央。和三水其他的島嶼一樣,這裡演繹嶺南水鄉不一樣的註腳。

走!到三水最上游的小島去,盡享漁樵耕讀的田園之樂!

記者在鄧塘洲村拍到了雙彩虹奇觀。/佛山日報記者楊立韻攝


驅舟而來

走進三水最上游的島

約十年前,島上居民籌資從六一圍那邊修建了海底路,結束了開村以來村民渡船出行的歷史。但是,要走近這座小島,與驅車直達的毫無懸念相比,搭乘渡輪,明顯更有如海灘拾貝般的驚喜。

一河之隔,早已讓這個小島的靜謐輕易不被外界所打擾。上世紀90年代獨有的水泥渡船,則帶來濃濃的時代氣息。隨著踏踏的馬達聲響起,人總禁不住走上船頭。迎著爽朗的秋風,放眼是碧江如玉,抬頭是遙岑天際,心情宛如進入另一片時空。

而為了抵禦水勢對河岸的侵襲,島民在水邊栽種著大片的竹林。竹林長到三四米高,又成為一些動物的棲身之所,偶爾會有渾身雪白的大鳥從林間撲騰著翅膀滑翔而出,當地人稱之為“血雞”。

島上還築有長堤。河堤內,田園阡陌。河堤外,是連片的沙灘。沙灘邊水很淺,可以讓人赤腳踏浪。垂暮時分,便有漁民來採蜆,還有人來垂釣。

一寸二寸之魚,三杆兩杆之竹。三春負鋤相識,五月披裘見尋——一種讓心境幡然的氣息撲面而至,南北朝詩人庾信所追慕的怡然田居、漁樵之樂,彷彿專為這個小島所書。

走!到三水最上游的小島去,盡享漁樵耕讀的田園之樂!

在鄧塘洲渡口,一位村民駕駛摩托車駛上渡船。/佛山日報記者賓水林攝


村名溯源

窺見樸素訴願

小島的得名,樸素而簡單。明嘉靖年間,開村始祖楊致政由河南鄭州鄧洲縣南遷廣東,後又將祖地遷往大塘。因六代子中、子和、子庸有功於朝廷,至七代而形成村落,隨後將“鄧洲”和“大塘”相連,取名鄧塘洲村。

這樣的歷史記載於鄧塘洲村內始建於清嘉慶年間的楊氏宗祠(榮遠堂)。清光緒二十六年,楊氏族人為紀念先人篳路藍縷之艱,以及鞭策後人奮進,撰寫了一幅楹聯“宗本漢代賢良清白傳家郡派弘農開世系,祖乃宋朝吏宦嶺南出使亭名湛碧鎮胥江”,並將其高掛在祠堂內。

記者進一步推敲,歷史上,村莊、墟市的分佈都講究依水而建,由於鄧塘洲與大塘墟挨近,這意味著歷史上鄧塘洲村的發展曾經久得江河便利,村民過去生活富庶。現存的村史記載,上世紀30年代以前,村內就修有糖廠,家家戶戶種桑養蠶;而鄧塘洲開村時,“大社村七兄弟每個人一條巷,每條巷七間房子,每條巷均有鑊耳屋,每間鑊耳屋都是龍脊。祠堂設前座和後座,也是鑊耳屋”。

至今仍在使用的鄧塘洲碼頭可以提供佐證。鄧塘洲地處北江古航道,而島民登船橫渡北江抵達彼岸,江面不過約兩百米之遙。登岸再走幾分鐘,就是大塘墟。而至少在清朝,大塘圩的前身——安欄圩和高第街就已經出現。

走!到三水最上游的小島去,盡享漁樵耕讀的田園之樂!

鄧塘洲的香蕉林。/佛山日報記者楊立韻攝


江河匯流

鮮為人知的小勝景

鄧塘洲還流傳著地下有石龍的傳說。傳說中,石龍出自西北帽氈山,面南北直至洲尾。開村時祠堂在龍眼的地方,俯視東北方向的來水。鄧塘洲南北走向,猶如龍船在水面,船形映出兩槎地,龍勢生成一洞天。

這樣的傳說其實反映著客觀的地理現象。北江從飛來峽一路奔騰,一馬平川的水勢帶來淤積的砂石,又被這片日漸累計的砂石所擋,遂有主河道和之流之分。在這片砂石的西南面,未被馴服之前的漫江河每年洪水期水勢濤濤,在長久的淤積和沖刷作用下,一個群山腳下、四面環江的小島就此形成。

地殼運動使得這個星球上滄海桑田、物華冉冉。三水古稱三江匯流,因為西江、北江、綏江在思賢滘一帶交匯。鮮為人知的是,在三江匯流上游數十里的大塘的這個小島,早已有“小三江匯流”的勝景。

從上游挾裹而來的泥沙,不斷拉伸著這片沙洲的骨骼;歷年洪水帶來肥沃的淤泥,又為這片土地注入生機。漸漸地,這裡有了人來墾荒,又曾經遍種桑樹、麻竹和甘蔗。下游十來公里,有一個古沙洲,得益於蘆苞湧古航道而發展為一個著名古商埠。

而鄧塘洲走向了另外的方向。因為江水的不馴,時至今日,這裡與外界的聯繫仍不過一個渡口、一條海底路。但這並不意味著這個小島被時代所遺棄了。相反,嶺南水鄉的詩意山水與田園棲居,仍在這裡留存。

這山水之間,有我們念念不忘的鄉愁。

走!到三水最上游的小島去,盡享漁樵耕讀的田園之樂!

鄧塘洲村全貌(攝於2016年)。/佛山日報記者楊立韻攝


原標題:別有水鄉 在河中央 鄧塘洲:三水北江上游第一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