毁掉年轻人的未来,是高房租!

夏末秋至,天气开始转凉,楼市被控制,房屋租赁市场又火爆起来了。

自定调“坚决遏制房价上涨”之后,楼市巨轮开始彻底转向,北京,上海,天津,厦门,率先掉头,市场预期陡然逆转。楼市在限售冰封之下,正在回归理性。

楼市刚刚冰封,租赁市场却早已蠢蠢欲动。从北京到深圳,从成都到西安,从合肥到昆明,房租涨势之猛,令人震惊。

毁掉年轻人的未来,是高房租!

针对近期媒体关于个别住房租赁企业哄抬租金抢占房源的报道,住建委委高度重视,联合市银监局、市金融局、市税务局等部门于8月17日集中约谈自如、相寓、蛋壳公寓等主要住房租赁企业负责人。

约谈会明确要求住房租赁企业:不得利用银行贷款等融资渠道获取的资金恶性竞争抢占房源;不得以高于市场水平的租金或哄抬租金抢占房源;不得通过提高租金诱导房东提前解除租赁合同等方式抢占房源。

从住建委约谈内容看,基本确认了一个事实。此次房租突然上涨的一个重要因素是中介公司/代理公司从银行拿到了低息贷款,于是大量吸收存量租房资源。

结合过去几个月的数据来看。当前银行系统里有大量的流动性,但放不出去贷款。炒房方面,大量的城市限购,部分城市限售,以及一些城市不允许提前还款(不能完成还款就不能出售,也是一种限售)。于是炒房方面的交易量接近冰点。传统上另一个贷款大户是国企/地方政府,但由于很多基建项目已经被叫停了,于是暂时也不怎么要贷款。而小微企业一如既往的拿不到贷款,自生自灭。

结果就是央行通过MLF、降准等操作,给银行投放了大量的流动性,甚至要求必须购买一些低评级的债券,但银行怕坏账还是不放贷款。结果就是大量的流动性在银行里,放不出去。资本有逐利的特性,这些大量的流动性早晚要想办法出去。而且大量的资金几乎不可避免的会去炒作民生相关的商品。2008年以后,除了炒房花样迭出以外,还出现过“蒜你狠”、“豆你玩”、“姜你军”、“猪肉涨”等等。

这次推高房租可以认为是这些大量的资金突然找到了个突破口,刚刚涌出几天,就突然被约谈叫停了。结论就是,房租突然上涨事件不会是个例。未来半年到一年,在任何有关民生的领域都有可能突然出现价格的暴涨。

毁掉年轻人的未来,是高房租!

通货膨胀时代的到来,房租必然会上涨

房租上涨接下来会带来cpi上涨,即通货膨胀,同时带来消费萎缩。房租本身就是在cpi中的一个项目,我们一直享受货币超发同时还低通胀,可能这个日子一去不复返了,最终经济规律会以房租的形式来起作用,另外房租上涨长期看会使公司的成本上升,带来的物价普遍飞涨,成本上升型通胀。另外,高额房租带来的是消费萎靡。

当前我们要做的是减税藏富于民,而不是重走放水老路印钞票搞基建刺激经济,因为这会带来通胀。此外滞涨也会出现,物价上涨,百姓的收入并不会上涨,甚至会产生数量不少的失业人群。

过去十年,我们曾经放了很多水,货币增速(M2)平均每年接近20%,而GDP的实际增速每年只有10%左右,相当于货币每年贬值10%。所以过去十年,举债买房的人都挣钱了,因为债务在以每年10%的速度缩水,相当于资产每年增值10%。

值得庆幸的是,

过去十年,发行的大量货币被高涨的房价所吸收,高房价相当于蓄水池,印出来的货币并不会传导到民生领域如日用品、粮食、蔬菜等价格。

现在,最新的房地产政策是遏制房价上涨,则多印出来的货币就会向其它领域流动。在租房市场的表现是:2018年下半年,一线城市房租大幅度上涨。

在此背景下,大家要做好过苦日子的准备,居民收入下降、股市下跌、P2P暴雷、房贷负债过高、宏观税负较重、医疗教育成本很高,再加上房租高涨,能用于日常消费的钱是越来越少。

毁掉年轻人的未来,是高房租!

供给的减少,刺激了北京等城市的房租大幅上涨

造成北京房租大幅上涨的主要原因是供给的减少。那些在北京顽强盘踞了很多年的工业大院、小产权房、城中村,在过去一年,以极快的速度被拆除了。拆除后的空地,不再用来盖房,而是变成了绿地或者空置。

官方的数据也证实了这一点,2016年前几年,北京每年的拆违任务是1500万平米左右,2016年拆违完成量是2979万平米,2017年的计划是4000万平米,实际完成是5985万平米,2018年计划拆违4000万平方米,前4个月就完成了1640万平米。而北京国有土地上的所有住宅建筑面积也就不到5亿平米(北京统计年鉴)。最近几年拆掉的几乎占1/8,这显然对房租上涨是有刺激的。

高房价带来的社会问题相当严重,但高房租带来的问题更加严峻。房价高企,至少还有不买房的选择空间。如果房租继续上涨,那么普通工薪阶层就只能从中心城区向郊区转移。如果连郊区房租都无法支撑,那就只能被迫离开这些大城市。可以说,租房是买不起房最后的退路,这也是大力推进租售并举的关键所在。

所以,相比于犹如脱缰野马般的高房价,高房租的问题更加值得重视,因为它关乎真正的民生负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