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賣鹽的是畜生?盤點關於食鹽的7大真相

食鹽,是我們再熟悉不過的調味品了。

正是因為日常生活中離不開它,於是就有人拿它大做文章,博眼球。

最近,《中國賣鹽的是畜生》一文在網絡上廣為傳播,文章以某教授的名義,指出鹽裡面的抗結劑-亞鐵氰化鉀對人體肝臟腎臟造成傷害,引起人們的恐慌。

網傳的文章寫道:“國產食鹽裡面有種可怕的添加劑--亞鐵氰化鉀。烹飪食物的時候,食用鹽遇高溫,有可能會使亞鐵氰化鉀分解成氰化鉀這種劇毒物質,在10秒內能使人喪失意志,幾分鐘內可以毒死人。”

食品安全問題又一次撥動了大眾原本緊張的神經。那麼,這是真的嗎?

中國賣鹽的是畜生?盤點關於食鹽的7大真相

一、扒一扒亞鐵氰化鉀的廬山真面目

關於這個亞鐵氰化鉀的謠言,其實已經是老梗了,去年有關部門就曾闢過謠,這段時間又開始死灰復燃,不斷傳播。造謠一張嘴,闢謠跑斷腿。今天,我們就再次為大家科普一下。

1.亞鐵氰化鉀的真實身份

亞鐵氰化鉀是一種合法的是食品添加劑。主要添加於食鹽的生產過程中,目的是為了“防止食鹽結塊”,將粗鹽變為細鹽。

在我國GB 2760-2014《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添加劑使用標準》中有明確規定:每1千克食鹽中亞鐵氰化鉀的的最大使用量是10毫克。而歐盟的標準規定是在食鹽中的最高允許攝入量是每千克20毫克,其限量值是我國的2倍。

所以你大可放心,亞鐵氰化鉀依法使用是安全的,我國的使用標準比國外的更嚴苛。

中國賣鹽的是畜生?盤點關於食鹽的7大真相

2. 亞鐵氰化鉀會分解為氰化鉀嗎?

答案是會。但日常生活中,這個情況幾乎無法實現。

亞鐵氰化鉀在高溫環境下容易分解為氰化鉀,而這個溫度條件是400攝氏度,日常烹飪的溫度根本達不到。

中國賣鹽的是畜生?盤點關於食鹽的7大真相

3.亞鐵氰化鉀吃多了會產生毒性?

這屬於闢謠界老生常談的話題了,任何“拋開劑量談毒性”的行為,都是在耍流氓。

亞鐵氰化鉀想要對人體產生毒性,一個體重為70公斤的成年人至少要一次性攝入“幾十千克”的食鹽。而一小勺鹽也就幾克的量,放幾十千克,真的會有人肯吃嗎?沒被毒死,先被齁死了。

中國賣鹽的是畜生?盤點關於食鹽的7大真相

顯而易見,《中國賣鹽的是畜生》這篇文章,只是為了博眼球,引起不必要的恐慌。大家只要稍微思考一下,就不會被它所欺騙。除了亞鐵氰化鉀,關於食鹽的八大真相,你也要知道。

二、關於食鹽的7大真相

1.減鹽更健康

食鹽過多會導致高血壓的發生,高鹽飲食的人群,其高血壓的發病率遠遠高於低鹽飲食的人群;鹽多導致鈣流失,造成缺鈣的發生。此外,鹽的攝入過多還會增加胃癌等疾病的發生幾率。

《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16)建議正常人每天食鹽量小於6克,除去每天吃進去的食物的含鹽量(2克),實際一天炒菜用鹽量應少於4克;6克鹽相當於把一個普通啤酒瓶蓋鋪平的量。

中國賣鹽的是畜生?盤點關於食鹽的7大真相

2.其它調味品也含鹽

各種醬油本身也含鹽,所以使用醬油等調味料的時候,請用點、蘸等方式,而不是一次性將醬油都放進菜裡。這樣也可以減少鹽的攝入。

3.優先選碘鹽

碘是身體必需的微量元素,國際上公認的防治碘缺乏病的主要措施就是食鹽加碘。

很多人擔心碘吃多了會得甲亢,這屬於擔憂過度。WHO認為,正常人每日碘攝入量在1000微克以下一般是安全的。

中國賣鹽的是畜生?盤點關於食鹽的7大真相

4.控血壓選低鈉鹽

如果是為了幫助控制血壓,預防心腦血管疾病,那麼在市場上購買鹽的時候,一定要注意看一下其中的氯化鈉含量有多少,在不期望影響口味過多的前提下,可以選擇低鈉鹽。

5.營養鹽不一定有營養

目前市場上還有各種各樣的“營養”鹽,比如加鐵、加鋅、加鈣、加硒的鹽等。很多人為了補充微量元素,選擇這類的鹽。

事實上效果遠比你想象的差,因為鹽作為調味品,一個人就算再“重口味”也不會攝入大量的鹽。通過吃鹽補鈣、補鋅可操作性不強,還不如直接吃鈣片。

中國賣鹽的是畜生?盤點關於食鹽的7大真相

6.出鍋前再放鹽

出鍋放鹽可以從根本上減少食鹽的添加量;其優點是此時鹽在食物的表面而並沒有滲透到食物內部,食用時舌頭也可以感受到鹹味,減少了“味淡”的感覺,但從根本上減少了鹽的攝入。

7.拒絕隱形鹽

除了“食用鹽”,生活中還含有較多的“隱形鹽”,如鹹魚、鹹蛋、醃菜、方便麵等食物,還有甜飲料、掛麵、餅乾等食物含鹽量也非常高,生活中都應該嚴格控制。

中國賣鹽的是畜生?盤點關於食鹽的7大真相

從生理角度看,鹽對維持人體健康有著重要意義。

我們應該對食鹽的使用給予重視,但同時也要保持理智,別被“謠言”所矇蔽。

關於“鹽”真相,你都清楚了嗎?

別忘了分享給你關心的人,一起漲姿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