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軍宣布史上最大調整!創始高管被架空是爲何?

在蘋果發佈史上最貴iPhoneXS的這天,不甘寂寞的小米和華為齊齊跑出來“搶戲”。先是華為將被國資收購的傳言為假,小米卻實實在在地宣佈了一件大事。

9月13日下午,小米集團董事長雷軍通過內部公開信的形式,宣佈了小米成立以來最大的內部人事和架構調整。內部信內容顯示,Iot和互聯網部門成為小米一級部門,同時,公司新設集團參謀部和集團組織部。

在業務上,將電視部、生態鏈部、MIUI部和互娛部四個業務部重新組建,分成十個新的業務部。此外,雷軍還提拔一批80後擔任部門總經理。十萬加財經(微信公眾號:wdcentury2)注意到,這已經是雷軍今年以來宣佈的第三次人事變動。

外界認為,小米此次調動是為小米下一個階段做足準備,劍指下一個目標萬億營業額;同時也有聲音指出,雷軍此舉說是集中總部職能,實質上,是架空了公司創始高管的職位,將那批一路打拼過來的老將們閒置下來。

與此同時,十萬加財經也注意到,對於剛剛跨過千億大關的小米而言,萬億目標還太遠,還是先把跟董小姐的賭局拿下再說吧從細分業務上看,Iot和互聯網業務成立獨立一級部門,也體現小米經營思路的變化,逐漸從性價比模式走向以高毛利賺錢。

一年3度宣佈人事變動

雷军宣布史上最大调整!创始高管被架空是为何?

根據雷軍9月13日下午發佈內部信,小米將新設的兩大部門——集團參謀部和集團組織部。集團組織部將負責中高層管理幹部的聘用、升遷、培訓和考核激勵等,以及各個部門的組織建設和編制審批,由聯合創始人、高級副總裁劉德任部長;集團參謀部將協助CEO制定集團的發展戰略,並督導各個業務部門的戰略執行,由聯合創始人、高級副總裁王川任參謀長。此前劉德負責小米生態鏈業務,王川負責小米電視業務。

除此之外,雷軍還宣佈要將原有4大業務部門重新組合成10大新業務部(四個互聯網業務部、四個硬件產品部、一個技術平臺部和一個消費升級的電商部),各業務部的總經理直接彙報給CEO。十大新業務部門包括電視部、生態鏈部、筆記本電腦部、智能硬件部、IoT平臺部、有品電商部等等。

這的確是個“動大斧”的調整,小米成立以來最大的組織架構變革。

雷军宣布史上最大调整!创始高管被架空是为何?

雷軍內部信部分內容

雷軍在內部信中表示,“本次任命的十多位總經理中,80後佔據大多數。”、“沒有老兵,沒有傳承。沒有新軍,沒有未來。”從內部信上看,雷軍此次調整目的是全面強化集團總部職能,加強人才梯隊建設。

事實上,十萬加財經注意到,這已經是雷軍今年以來第三次宣佈人事變動,也是小米上市以來宣佈的第二次人事調動

今年7月23日雷軍發佈內部信,任命原手機部副總裁顏克勝為集團副總裁,兼任集團質量委員會主席,直接向雷軍彙報,同時任命張健擔任集團質量辦主任,向顏克勝彙報。雷軍在當時的內部信中直指產品品質管理,表示,“小米集團上市後,首要任務就是要全面提升產品和服務質量

在更早的4月27日深夜,雷軍發佈內部郵件,宣佈小米聯合創始人周光平、黃江吉辭去公司職務。雷軍說,“因為個人原因,兩位聯合創始人決定選擇新的生活方式,將辭去在公司擔任的職務。”同時任命小米CFO周受資為公司高級副總裁。雷軍稱期待周受資接下來在財務、投資、HR等方面發揮的更大作用。這項人事變動當時被解讀為,小米在為上市做準備。

雷军宣布史上最大调整!创始高管被架空是为何?

圖為小米八名創始人合影,周光平、黃江吉離職後,小米的“八大金剛”還剩6位。

十萬加財經注意到,小米成立以來,雷軍如此密集宣佈人事架構調動還是非常罕見。那麼,這背後的原因到底是什麼

從上市後抓品質管理,到如今大動刀斧,雷軍所做的一切,似乎都在為小米下一階段增長做準備工作。

業績增長背後的多重挑戰

8年前,雷軍帶著十來個人, 喝了一碗小米粥成立了小米公司,8年後,小米實現營業收入突破千億元,併成功在港交所敲鐘。從客觀的角度而言,小米是一匹“黑馬”。或許雷軍自己不在意,但是媒體一直牢牢記得雷軍與格力電器董事長董明珠的賭約。

2013年,小米剛成立3年的時候,在當年央視年度經濟人物頒獎禮上,雷軍跟董小姐有一個著名的“十億賭約”。當時,年收入僅300億元的小米向年收入1200億元的格力發起挑戰,“五年內如果小米營業額無法超過格力,輸給你一塊錢。”董明珠回應,“一塊錢不要再提,要賭就賭10個億。”

2018年是這個五年賭約的最後一年。前不久,小米公佈上市後首份半年報, 小米二季度總收入達452.36億元,同比增長68.3%,上半年總收入796.48億元,同比增長75.4%。整個2018年小米是否能贏格力,目前還很難說。順便提一句,2017年小米總營收為1146億元;格力電器是1482.86億元

雷军宣布史上最大调整!创始高管被架空是为何?

企業一把手都很喜歡立flag,去年11月,雷軍在出席全球首家小米旗艦店開業儀式上對媒體透露他的野心說,小米已經提前完成千億營收目標,2018年小米要成為世界500強,十年後小米將可能實現年破萬億。今年7月,董明珠也在內部宣佈格力2022年要做到6000億元。

咱們先不說萬億的事情,還是先把賭約完成了再說吧

十萬加財經還注意到,對於小米自身而言,後期要增長,實際上面臨的挑戰也很多。首先,以“性價比模式”起家的小米,淨利潤增長是個大問題。小米2017年淨利潤虧損439億元,雖然這只是賬面虧損,按非國際會計準則調整,小米2017年的淨利潤達53.62億元。但是這相對於上千億的規模而言,這個淨利潤確實不高。

另一方面,過去小米的主營業務主要分為三大塊:智能手機、IOT業務和互聯網服務。從小米的細分業務上看,最“大塊頭”的手機業務到了一定的瓶頸。早在2016年雷軍在接接受《財經》的一次採訪就直言,已經看到了手機業務的天花板。2015、2016年是小米手機業務的重要轉折點,2015年小米手機突然陷入頹勢,雷軍為此不得不親自上馬,對小米研發和供應鏈進行“補課”。兩年後,小米的手機業務才重新回到正軌。

但是根據小米最新二季度財報,小米手機增長主要靠海外市場,而非國內市場。隨著印度市場競爭加劇,小米還能增長多久,存在不確定性。此外,對於小米手機而言,無論收入如何增長,想要在手機上獲取利潤,是很難的了,因為小米手機在印度的毛利率也很低。

雷军宣布史上最大调整!创始高管被架空是为何?

小米的其他硬件,利潤率也不高。十萬加財經注意到,在這種情況下,小米選擇將未來押在互聯網業務上。小米此前披露的招股書顯示,小米的互聯網服務的毛利率達到了60%以上。其中2017年,該部分業務佔了小米總體毛利的39.3%。

這也就解釋了為何此次雷軍的內部調整中,Iot和互聯網部門成了一級部門,初創員工範典作為部門總經理,直接向雷軍彙報工作的原因

但是從本次人事調整中也可以發現,包括互聯網二部總經理仇睿恆,互聯網三部總經理於鍇等部分業務部門負責人並沒有太多的背景和公開資料介紹,80後“新兵”上任對小米互聯網版塊的發展能帶來多大的化學反應,也很難說

— The End —

丨十萬加財經丨是 十萬加 App的財經頻道

十萬加 App作為權威財經大數據媒體平臺

致力於為 投資者 和 記者、商界、經濟界人士

提供基於系統數據挖掘的實時、高質的財經資訊及分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