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继位是康熙的无上宠爱?不,反倒是把儿子推进了火坑

1722年康熙逝世于畅春园,第四子胤禛继位,次年改年号为雍正。胤禛继位的合法性一直为人所怀疑,但近些年来随着更多的文物出土,尤其是康熙册立继承人的圣旨,逐渐证明了胤禛继位确实是康熙授意。看似胤禛继位,是康熙对皇四子的无上恩典,但实际上康熙这么做是把自己儿子推进了火坑

雍正继位是康熙的无上宠爱?不,反倒是把儿子推进了火坑

很多人都知道康熙会选择胤禛继位,正是看中了胤禛做事雷厉风行,他继位后可以整顿吏治,肃清朝中贪污腐败之风,延绵清朝百年国运。既然胤禛是改革朝中法度的不二人选,康熙为什么不早早册立胤禛为太子,反而要在临终前匆忙册立,使得胤禛继位后谣言四起呢?其实康熙在犹豫。

雍正继位是康熙的无上宠爱?不,反倒是把儿子推进了火坑

凡事都有两面性,胤禛的性格也是如此,康熙末年九子夺嫡,手足兄弟离心,朝中大臣分帮结伙。康熙唯恐胤禛继位后会残害当年与自己夺嫡的兄弟。这使得康熙犹豫不决,册立八爷、十四爷等人难以肃清贪腐之风,清朝怕要走下坡路。册立胤禛,又怕他继位后残害兄弟,康熙不愿看见手足相残,更不愿看见祖辈的江山走上末路。这才在册立一事上犹豫不决,三废三立太子,封十四爷为“将军王”,康熙想在众子中找到一个能够两全其美的方法,却无计可施,在弥留之际这位帝王还是以江山社稷为重,册立了胤禛。康熙在册立之事上如此纠结,还是因为康熙末年朝中贪玩腐败之风太盛,民间多有哀怨之词,据统计,康熙末年约有120位贪污腐败的官员被放过。那么康熙作为千古一帝,怎么会纵容朝中这么多的蠹虫呢?康熙也是不得已而为之

雍正继位是康熙的无上宠爱?不,反倒是把儿子推进了火坑

康熙8岁登基,但在康熙三十一年之前,康熙一直在为保卫皇权作斗争,杀鳌拜,定三番,解决南北党争,而这些都需要大臣和宗室的支持。这时的康熙虽知道地方官员偶有克扣贪污之举,也只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在皇权收到威胁时,国内禁不住丝毫的动荡,所以此时的康熙吹捧“仁政”,这个仁政更多的是对官员的仁爱,让他们成为皇权的跟随者。那么在边境稳定后,康熙为何依旧纵容官员们呢?

雍正继位是康熙的无上宠爱?不,反倒是把儿子推进了火坑

说穿了,是为了“名”,为了史书上的“圣明”二字,康熙无法直接下严令严查贪腐之风,因为如果这样会触犯到官僚士大夫的直接利益,他们没有能够推翻统治的兵马,但是却有着吐沫星子淹死人的本事。我们现在看历史,多是以一个客观的角度,但在古代通信不发达全靠口口相传。康熙做了这么多年的开明皇帝,如果因为晚年严查吏治,而被文人口诛笔伐,成为一个暴戾之君,那么又何谈名垂青史呢?看看胤禛,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雍正继位是康熙的无上宠爱?不,反倒是把儿子推进了火坑

胤禛继位后改革的雷霆手段,使得官僚心怀怨恨,大肆传播胤禛杀父继位和其严苛暴戾的脾气,胤禛为百姓做的惠政无人称赞,反倒是落得一身骂名,当真是可悲可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