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讓「富貴病」,傷了我們的血管,短了我們的壽命

我們都知道心腦血管易發病,其實全身所有的血管都可能得病。 血管系統是一個完整的系統,因此發病也是一個系統病,我們把這個系統的疾病稱為“富貴病”。

別讓“富貴病”,傷了我們的血管,短了我們的壽命

血管病是一個系統病,以前我們習慣說“心腦血管系統病”,其實這個叫法已經不準確了。全身上下只要有血管的地方,都會有這個病。發生在心臟上就是冠心病,出現在腦袋裡就是腦血管病。如果有冠心病,下肢血管也很可能會有病變。同理,腎臟裡的血管會有,眼底的血管也會有。很少是隻有一個地方有病變。因此,血管病是一個全身化的疾病。

什麼讓血管變堵,讓血流變稠變黏呢?血液裡面有一個濃度比,如果濃度高了,問題就出現了。過去日子苦,用清水煮野菜吃,那時很少有血管問題的,因為代謝不夠,沒有東西會代謝沉積到血管上。現在吃得好了,很多物質代謝不了就增加了血液濃度,最後變成斑塊沉積在血管上了。

別讓“富貴病”,傷了我們的血管,短了我們的壽命

首先是血糖,三大營養物品之一,老百姓叫糖,化學上稱碳水化合物。第二個是血脂。就是我們吃的脂肪。清水煮野菜那個階段沒有肉,不會得血管病。現在普通人家都能頓頓吃肉,肉吃多了,血脂就上來。此外,還有很多蛋白代謝產物如尿素、肌酐等。

這些東西一多,當一個單位容積的物質顆粒密度增加時,血黏度自然就會高。因此血管病是富貴病的典型代表。如果血管不通暢,離生病、死亡就不遠了。從疾病發病學上說,血管病的發病率是100%,是全民化疾病。為什麼這麼說,因為血管脂質沉積從人3歲時就開始了,每個人都是這樣的,所以發病率是100%。只是有些人發展得早、發展得快,有的人比較慢,症狀顯現得晚。

別讓“富貴病”,傷了我們的血管,短了我們的壽命

別讓“富貴病”,傷了我們的血管,短了我們的壽命

每個人都應該想想,現在的運動量是不是太少了?以前大家很多都在工廠上班,每天8個小時搬零件,走很多路,運動量很大。即使是休閒娛樂,也是要出門去戲園聽戲,後來有了電影,就去電影院,到現在每家都有電視、電腦,也不用出門,給電視換換臺就能享受了。活動比以前明顯少了不說,運動也沒有真正跟上。現在很多人說運動,其實就是換身運動裝開上車,到了地方活動了幾下就走了。其實要是真想運動,就該走著去。所以,運動和假裝去運動不是一回事。

人類的老化和疾病是不可抗拒的,這一條誰也不能掌控,但有些危險因素是我們能夠規避和延緩的。最後我給大家開個處方,就是疾病沒有到來之前,我們要做到“邁開腿,管好嘴”,這樣才能“流水不腐,戶樞不蠹,血流通暢,青春永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