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網際網路+醫療健康」實踐獲國家點讚 醫療機構這麼幹

浙江“互联网+医疗健康”实践获国家点赞 医疗机构这么干

10月12日,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專題新聞發佈會——“互聯網+醫療健康”發展及便民服務新聞發佈會在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邵逸夫醫院下沙院區舉辦。

這是國家衛健委今年在浙江召開的第二場新聞發佈會。

在浙江,“互聯網+”的觸角已經延伸到各個領域,僅需一臺手機,就可以輕鬆解決交通、購物、就醫等問題,“指尖上的便捷”成為浙江一道亮麗風景。

發佈會上,全國媒體聚焦浙江經驗,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邵逸夫醫院、寧波雲醫院、紹興第二醫院先後做了典型發言,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一醫院、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二醫院和杭州市衛計委在現場答記者問。

此外,國家衛健委及新聞媒體一行現場參觀了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邵逸夫醫院下沙院區,並調研參觀了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一醫院、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二醫院濱江院區、杭州市婦產科醫院、杭州四季青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等省、市、街道醫療機構。

那麼,這些被點贊、“圍觀”的醫療機構是如何實踐“互聯網+醫療健康”的呢?

人工智能讓線上診療更精準

醫療人工智能正在締造出無限可能。

2016年,AlphaGo與圍棋世界冠軍李世石的人機大戰,第一次讓人們感受到人工智能的顛覆性創新,幾乎同時,浙大一院敏銳地捕捉到“互聯網+人工智能”這一新的發展方向,不斷推進醫療人工智能探索與實踐,通過人工智能來提升醫療服務效率,提供便民惠民優質醫療服務。

依託互聯網平臺與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能等新興技術,2017年,醫學人工智能浙江省工程實驗室落戶浙大一院,目前醫學人工智能已在影像分析、語音識別、輔助診斷、決策支持等方向正在進行探索與實踐,部分項目已應用於臨床測試。

比如,甲狀腺超聲人工智能輔助診斷系統,正是“深度學習”了浙大一院5萬餘例的超聲圖像,不僅能實時判斷是否有結節,也能即時判斷良性惡性。其病灶檢出率已達98%,與活檢結果比較準確率達88.1%,輔助醫生做出更加精準的診斷。

再如,人工智能超聲CT,將前列腺癌檢出率提高至49.6%,明顯高於利用傳統穿刺技術和磁共振輔助穿刺技術的檢出率,減少穿刺針數。

對於缺少高水平超聲醫師的基層醫院來說,只要把圖像通過互聯網技術傳到雲智能平臺,即可得到診斷建議。提高醫生工作效率,讓醫生有更多時間關懷病人,進一步實現用人工智能賦能基層醫生,已在省內部分基層醫院推廣應用。

這些人工智能技術創新,依託浙大一院互聯網醫院與雲智能,得到廣泛應用與實踐,開創了一種以患者為中心、以實體醫院為依託、以醫療為主導的線上線下互補的醫療服務模式,讓線上診療變得精準、高效、普惠,使患者真正實現足不出戶看醫生。

打造全數據互聯互通醫療體系

經過十餘年探索,浙醫二院與國內10餘個省市、158家醫院建立了遠程醫療協作關係;在國內最先構建了國際-省-市-縣-鄉四級醫療會診平臺,遠涉西藏、新疆、貴州、三沙等,成為國內規模最大的國際遠程聯合診斷中心之一。

浙醫二院互聯網醫院進一步運用雲服務理念,打造了全數據互聯互通醫療體系,真正使實體醫院利用互聯網重構就醫服務,連通線上線下,促進醫患生態,改善患者就醫體驗,讓患者能快速找到醫生,找對醫生,找到好醫生。

截至目前,浙醫二院互聯網醫院累計完成遠程會診3萬例,遠程教育850場次、惠及23.7萬人次,提供在線就醫服務46755人次。

2017年,浙二互聯網醫院打造了首款互聯網產品“浙二好醫生”平臺,平臺打通醫聯體醫院之間各種信息系統,實現院際間數據共享等,創新性地建設“區域雙向轉診評估中心”,打造了“長興模式”,真正實現醫學級的互聯網醫療,為患者提供一體化服務。

目前,浙醫二院1400名主治醫生全部在線,“浙二好醫生”平臺實現了基於線下醫院的全面互聯網醫療服務,優化預約掛號、當日掛號、排隊叫號、報告查詢等就醫流程,並切入內鏡檢查全流程、慢病複診線上化、轉診評估一鍵加號移動化、線上視頻問診、互聯網藥師服務等核心醫療環節。

浙醫二院還積極開展了5G遠程急救創新工作的探索。作為浙江省5G產業聯盟核心成員之一,應用互聯網技術,把在地面救護或是空中急救的患者生命體徵的監護數據,通過遠程信息技術創建一條實時的數據互聯互通的多維度“跑道”,實現無時差的隔空遠程生命數據傳遞平臺,為患者生命保駕護航。

此外,浙醫二院利用“互聯網+”探索eICU全新診療模式,實現對重症患者實時不間斷遠距離監控和診治。目前,與新疆克拉瑪依市中心醫院雙方正式簽署遠程ICU託管合作協議文件,開始全面託管對方醫院的8張監護床位。

雲平臺打通服務基層“最後一公里”

邵逸夫醫院“互聯網+醫療健康”的實踐,覆蓋了院前、院中、院後各流程,構建了一體化醫療服務模式,真正實現“數據信息多跑路,病人少跑路”。

在院內,邵逸夫醫院通過信息化逐漸優化急診、門診、出院等流程。醫院建立了卒中中心、胸痛中心、創傷中心等為患者提供醫療綠色通道和一體化綜合救治服務實施一體化綜合急救模式;全面實施門診醫療服務全流程移動智慧就醫,較早在全省實現在線預約掛號付費、院內導診、健康諮詢、在線報告查詢、 在線評估等功能;“一站式”服務使住院更省心,出院更便捷,充分利用有限醫療資源 使得平均住院日縮短到現在的6.31 天。

在“雲上”,邵逸夫醫院構建了醫療健康雲平臺,實現醫療資源上下貫通、信息互通分享、業務高效協同,構建有序的分級診療格局,實現基層病人家門口看名醫,基層醫生家門口學技術。

首先,聯動更迅速,轉診更便捷。早在 2015年4月,醫院就建成了以分級診療為核心、以實體醫院為主體的智慧醫療雲平臺,將服務的觸角延伸到了 200 多家醫療機構,實現了線 上諮詢、會診、支付、雙向轉診、協同檢查檢驗、互聯網處方、第三方藥物配送、遠程聯合門診、遠程教育、遠程手術 會診和技術指導,打通了服務基層患者、醫生的“最後一公 裡”,有效提升區域醫療均等化水平。

其次,讓分診更可行,複診更方便。平臺上的“雲門診”已接入 社區醫院近百家,有效實現“首診在社區、大病去醫院、康 復回社區”的分診閉環。“雲複診”實現了患者在家中複診。 醫生在平臺開具電子處方,通過藥師在線審方後,進行第三方藥物配送,直接將藥送到患者手中。

便民惠民更貼心

寧波雲醫院是寧波市統一的“互聯網+醫療健康”服務平臺,將全市各級醫療機構撮合起來,有序地向市民提供便捷、高效的醫療健康服務,極大提升了老百姓的獲得感。

2014 年9月,寧波市在國內開始建設和運營寧波雲醫院,首先便確定了三大保障模式:一是政府主導, 由寧波市衛生計生委統籌和主導建設方向、服務佈局和服務監管;二是區域化佈局,雲醫院平臺為全市各級醫療機構開展“互聯網+醫療健康”提供統一的入口、統一的技術支撐和統一的運營保障;三是線上線下協同服務。平臺強調線上線下閉環管理,線上服務是線下服務的延伸和拓展。

在具體做法上,寧波雲醫院平臺建設以落實分級診療為目標,實現便民惠民。

“足不出戶看醫生”,重點以家庭醫生簽約服務為主要切入點,將居民醫療保健服務從線下延伸到線上,在線提供諮詢、慢性病和部分常見病的複診服務以及藥品配送上門服務,日電子處方最高超過 5500 張,至今已完成藥品配送 45 萬餘人次。並於今年 9 月實現了互聯網醫保在線支付;

“不出社區看名醫”,採用上下聯動的服務方式開展協同門診、遠程會診和雙向轉診服務。全市已建成遠程醫療服務中心 44 個,基層雲診室 273 個,形成覆蓋全市各級醫療機構的“網上醫聯體”,開展協同門診超過 7 千例, 雲病理和遠程超聲會診超過 2 千例,基於雲醫院平臺的雙向轉診23000餘例。

“居家康復雲護理”,雲醫院平臺推出了6個標準化護理技術服務項目,為有特定需求的人群開展上門護理服務,試點期間共完成上門護理 1673 人次。

“健康管理雲路徑”,結合家庭醫生健康管理業務,融入自我參與和親情關懷機制,投放移動監測設備,藉助雲醫院平臺開展互聯網高血壓監測,並利用大數據技術提供健康評估、健康干預、健康教育等一系列服務,目前受益人群已超過83萬。

此外,強化對寧波雲醫院平臺業務的規範與指導,先後出臺《寧波市遠程醫療服務規範》、《寧波雲醫院平臺運行管理 辦法》等一系列文件,對平臺建設加強規範與指導;同時, 加快“互聯網+醫療健康”標準建設,開展國家互聯網健康服務標準前期研究;目前,寧波市正在建設醫療機構綜合監管服務平臺,採用大數據的方式加強對醫療機構的實時監管。

掌上APP 呵護母嬰健康

在杭州,有一款手機APP正被孕媽媽和新手媽媽們追捧,這是一款針對母嬰健康管理的服務軟件,叫“母子健康手冊”,這個掌上手冊,通過互聯網+婦幼健康全程管理,讓母嬰享受全方位、全週期、全智能的健康服務。

為了推進互聯網在婦幼醫療保健工作的應用,實現婦幼全程健康管理,2015年12月,國家試點電子版“母子健康手冊”,杭州為信息化試點區;2016年4月,電子版“母子健康手冊”在杭州市婦產科醫院(杭州市婦幼保健院)開發試點成功;2017年7月,杭州市200多家基層醫療機構和助產技術服務單位全面推廣使用電子版“母子健康手冊”。目前,電子版“母子健康手冊”在全國各省市陸續推廣使用。

截至2018年10月5日,杭州共有32萬5千多名孕產婦和兒童註冊並使用電子版“母子健康手冊”,每天都有接近2萬人點擊使用手冊。

App可為準媽媽準爸爸們在備孕階段、懷孕階段、孩子出生後的各個階段提供相關知識和健康服務。

比如,備孕夫婦可在APP上學習孕前知識,開展夫婦雙方健康監測,記錄備孕日誌;懷孕階段,孕婦可以通過APP實時查閱自己的產前檢查記錄,化驗檢驗結果,手冊還會對檢查結果進行智能判讀等;孩子出生後,新媽媽可通過APP查詢寶寶的出生醫學證明信息,在線查看寶寶的各項檢驗檢查結果、計劃免疫情況,查看兒童生長髮育標準,對照標準指導寶寶的健康成長……

這些功能的實現是依託醫院和社區間信息的互聯互通。概括來講,電子版“母子健康手冊”可以實現“一結合 兩共享 三監督”的婦幼保健全程管理模式。

“一結合”即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和家庭醫生簽約服務結合;“兩共享”即基層保健信息和產科醫院臨床信息共享、醫生診療信息和患者自我管理信息共享;“三監督”即是患者、醫生、平臺相互建立良好的監督機制,最終達到婦幼健康全程閉環管理。

大病不出縣看病少跑路

作為一傢俱有百年曆史的縣級醫院,紹興第二醫院積極 探索“互聯網+醫療”服務,取得了初步成效。

首先,以信息化為載體推進服務流程優化,建設智慧醫院。

門診掛號實施窗口、電話、網絡、診間及自助機等多渠道分時段的半小時內精準預約,預約號源全開放,並將50%號源提前10天向醫共體分院開放;

建立輔助檢查集中預約中心,實現多項檢查一次預約、單項檢查診間預約,集中預約率達 87.4%,分時段預約檢查率達 97%;

全面推行門診診間結算、支付寶、微信、社保卡自助結算、 窗口結算和住院床邊結算,實現門診看病付費一次完成;

實現移動醫療、移動護理全覆蓋,並建立了集醫患護呼叫、輸液監控和電子床頭卡、護士定位系統於一體的智慧病房管理系統,提供主動服務;

建立了藥品供應鏈管理平臺,引進智能化發藥系統,開展合理用藥實時監管,實現藥事全流程信息化管理和門診取藥“零排隊”。

建設無膠片醫院,實現了放射、超聲、內鏡、心電圖、病理、檢驗檢查結果“雲報 告”;

建立入院準備中心,實現一站式住院預約、入院繳費、檢查預約等功能,極 大地改善了患者住院流程。

其次,以互聯網+醫療服務為手段,推進區域協同醫療。

作為全省醫共體建設試點單位,紹興第二醫院與區域內6家衛生院建立了醫共體,紮實推進資源共享、業務協同。

建立了醫共體內雙向轉診及預約診療網絡平臺,與分院實現雙向轉診單據的互傳、大型檢查預約、病床預約及診療信息的共享,使雙向轉診更方便;

建立了區域影像診斷、心電診斷、臨床 檢驗等共享中心,實現了診療服務質量同質化,目前每月完成心電會診近 500 人次,放射影像會診近2100人次。

運用互聯網手段,與浙大一院等開展遠程會診,參加遠程查房,實現數據共享,讓疑難病例不出病區就能享受到頂級專家的會診。

建立了區域內胸痛中心、卒中中心、創傷中心等多個專業醫生微信群,加強區域協同網絡醫院救治體系建設,實現了胸痛、中風、嚴重創傷等患者全程管理及快速會診、有效救治和迅速轉運的一體化綜合救治服務,極大地提高了重危患者的救治成功率。

(浙江新聞客戶端 記者 李文芳 陳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