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宰相與丞相有何區別?

用戶2047996447894


丞相是官職,漢初以前是作為相國的副手存在,漢代開始丞相成為百官之長。

宰相是泛稱,通常是對皇帝之下最高行政長官的稱呼,作為官職只在遼代正式出現過。

1、宰、相與丞相


又稱太宰,原本是總管王家事務,但是因為與國王比較親近,地位迅速上升,到西周初期達到頂點,太宰成為總理百官之長。比如周公旦為了照顧年幼的周成王,即是太師還兼任太宰。

春秋以後,太宰的地位下降,比如到了秦朝負責國君飲食與祭祀實物供奉,太宰又降回原來的職責。


本意是輔助,也稱相邦,劉邦之後為了避諱史籍改稱相國。原是為君主或貴族行禮時的贊禮者,就是主持人一樣的存在。但是後來相的地位逐漸提高,成為總理百事的官員。據說到齊景公時期設左右相,相正式成為卿大夫的官職流傳下來。

宰相合起來據說是在《韓非子·顯學》中第一次出現,以稱呼總攬政務的大官

明主之吏,宰相必起於州部

此後宰相成為對輔佐君王、總攬政務的高官的泛稱,《史記》中陳平總結的一句話,可以明確看出宰相的職責

宰相者,上佐天子理陰陽,順四時,下育萬物之宜,外鎮撫四夷諸侯,內親附百姓,使卿大夫各得任其職焉
  • 丞相

丞的意思也是輔助,而丞相就是相的輔助。

丞相作為官職出現,戰國時期便有,但是此時的丞相併不是百官之長,而是作為相國的副手存在,設置與秦武王時期。

《史記·呂不韋傳》中莊襄王繼位任呂不韋為丞相,秦始皇繼位後,尊呂不韋為“尚父”,任相國。可見相國的地位名義上明確是高於丞相。

不過相邦與丞相併不是經常並行存在。如果有相邦,則以相邦為尊,以丞相為副。沒有相邦則以左右丞相履行相邦職責。

漢承秦制,最開始也設相國與丞相之職。而且相國的位置在丞相之上。

《史記·蕭相國世家》中蕭何在漢初一直是丞相,直到呂后用蕭何計謀除掉韓信之後

上已聞淮陰侯誅,使使拜丞相何為相國,益封五千戶,令卒五百人一都尉為相國衛。

《淮陰侯列傳》記載魏豹反漢投楚,劉邦拜韓信為左丞相發兵攻打,到滎陽成皋之戰,劉邦被項羽大敗,士卒散盡,劉邦與夏侯嬰偷偷跑到韓信軍中奪了韓信軍隊後又“拜韓信為相國,收趙兵未發者擊齊”

明確可見相國(相邦)的地位是高於丞相的。

漢惠帝下令廢除相國,但是保留下了丞相的職位,從此丞相開始成為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位置,直到漢哀帝將丞相改名大司徒。

此後丞相的職位名稱斷斷續續存在,直到明朝胡維庸之後,丞相的官職徹底進入歷史。

2、歷朝歷代的宰相

宰相作為對統領百官、總攬政務高官的稱呼,在歷朝歷代都不一樣。他既可以是一個人也可以是一群人。

  • 秦漢

設三公九卿制度,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作為三公,統領百官為宰相。

東漢光武帝考慮到三公權重,為了穩固皇權,制衡三公,設尚書檯,既可以糾察百官又能參與國事,尚書令成為實際上的宰相。

  • 魏晉南北朝時期

魏晉南北朝期間大部分時間不設丞相,設中書省、門下省分尚書檯權利,三公成為名義上的榮譽,中書省、門下省長官成為事實上的宰相。

魏晉之後“錄尚書事”成為掌權大臣必帶的名號,權重位於三公之上,帶有“錄尚書事”才是真宰相。比如前秦王猛深的苻堅信任,從尚書左丞一路升任司徒加錄尚書事,全權掌握前秦政事,苻堅垂拱而治。

  • 隋唐時期

隋唐時期基本也不設丞相,隋朝初設三省六部制,隋文帝廢錄尚書事,三省長官位高權重成為事實上的宰相,尤以尚書令為最。但是由於尚書令不常置,以尚書左僕射位高權重。如隋朝著名宰相高熲的職位是尚書左僕射兼納言。

到了唐太宗時期,由於唐太宗曾任尚書令,奪權登基之後尚書令不再設,以尚書左右僕射屬宰相職。貞觀十三年之後,除中書令、侍中與尚書僕射外,其他官員以加“參知政事”的方式成為宰相職。

唐高宗之後,左右僕射需加“同中書門下三品”“同中書門下平章事”,才能入政事堂,與三省長官一樣成為宰相群體。而僕射一職逐漸退出宰相行列。

狄仁傑第一次拜相,其實是指他任地官侍郎,加授同鳳閣鸞臺平章事(即同中書門下平章事)。

唐朝宰相職很多,帶參議政事、參知政事、同知政事、同平章政事等加銜的都可以說是宰相。(唐玄宗時將尚書左右僕射改為左右丞相)

  • 五代與兩宋與遼金

五代與北宋雖然不設丞相,但創立了首相(宰相)制度。

另由於三省中的中書令與侍中在安史之亂後成為榮譽虛銜,同中書門下三品自唐肅宗之後也不再使用,所以五代到宋初“同中書門下平章事”與掌管軍事的樞密院長官樞密使或知樞密院事成為宰相職,再加一個管財政的三司,被稱為“計相”。

元豐改制之後,宋神宗廢二府三司制,以尚書左僕射兼門下侍郎為首相,尚書右僕射兼中書侍郎為次相,中書侍郎等成為副相。

到南宋宋孝宗時期又將左右僕射改為左右丞相為宰相職,後來又以加授“平章軍國重事”和“同平章軍國重事”位列宰相。

宰相作為官職僅在遼國出現。金國以尚書令、平章政事等為宰相職。

  • 元明清

元朝設丞相職位,中書令,左右丞相、平章政事等都為宰相職。

明初設丞相,但是在胡維庸案後,朱元璋廢中書省與丞相職位,改以內閣制。所以入閣的內閣大學士成為有實無名的宰相。

清朝同樣,但是雍正設置軍機處後,以軍機大臣才是真宰相。

可見,丞相一直是一種官職,斷斷續續存在,而宰相在不同的時代由於相權與皇權的爭鬥,不斷進行變化。


妖鬼雜談錄


我來具體說說二者的區別。

宰相,宰指的是宰殺,相指的是相禮。最早來源於夏商周奴隸時代,貴族最重要的事是祭祀,因此,把主導祭祀禮儀的人稱為宰。後來逐漸延伸為輔助帝王,掌管國事的最高官員。但宰相併不是一個官名,只是一個俗稱,有時甚至指的是一群人,或一個機構。

丞相,丞指的是意思是幫助,輔佐。相指的是仔細看,也就是我們所說的相手,相面的相。因此,丞相的通俗意思就是上層人物(君王)的高級助手。丞相是一個官名,最早來源於戰國時的秦國。並且丞相可以很多個,例如左右丞相等。

最後說下狄仁傑,狄仁傑雖然官至宰相序列,但是隻是三品官。唐朝的正一品是三師三公,即太師,太傅,太保,太尉,司空,司徒。而從一品是指太子三師。正二品貌似只有尚書令。

儘管如此,唐朝後期,三師三公等大員基本都演變成了虛職,狄仁傑相當於是擁有實權的百官之長了。



會跳高的豬


宰相與丞相猛一看是一回事,其實差別很大,兩個稱謂產生的時期,及內涵完全不一樣。簡單來說,宰相只是一個籠統的稱呼,並不是具體官職;丞相則是指具體官職,流行於秦漢,廢止於明初。

宰相的歷史沿革

宰相一詞出現較早,宰即主宰,原指負責屠宰的人,相及相禮,指負責禮教的人。古代最重要的一項活動就是祭祀,負責祭祀的犧牲屠宰事宜,及祭祀流程事宜的官員地位很重要,分別稱為宰和相。所以,宰相最早僅僅是指代,朝中地位最重要的一類官員,而不是某個具體的官職。

宰相的稱謂,後期還有多種不同稱呼,如宰執、宰輔等,在春秋戰國,不同的諸侯國,對宰相的稱呼差異很大,比如,吳國稱太宰、楚國稱尹、秦國稱相邦、兩漢稱相國、丞相。

到了南北朝以後,隨著丞相制度的消亡,帝國由“單相制”,轉變成“多相制”,一般,尚書令、尚書僕射、中書令、同平章事、參知政事、內閣大學士、軍機大臣等,都稱為宰相。

所以,宰相只是一種泛稱呼,而不是具體的官職,丞相是宰相的一種表現形式。

丞相的歷史沿革

丞相一詞在戰國後期就出現了,成型於秦朝末年,期間也出現過相國稱謂。相國原稱相邦,為避諱劉邦,改稱相國。相國是指協助帝王,處理一切軍政事務的最高長官,而丞相的權限一般僅負責政務,不涉及軍事,因而相國的權限要大於丞相。


自蕭何、曹參之後,相國一詞正式退出歷史舞臺。丞相制與三公九卿制的官僚機構設置相輔相成,一直流行到南北朝。元朝和明初曾短暫“復辟”,後被朱元璋廢除,從此丞相制完全退出歷史舞臺。

丞相也稱大司徒、司徒,與太尉(也稱大司馬、司馬)、御史大夫(也稱大司空、司空)合稱三公,是朝廷地位最重要的官員。一般丞相(大司徒)負責行政,太尉(大司馬)負責軍事,御史大夫(大司空)負責司法監察。

三公以下,設九卿,九卿以下各設司監。三公九卿的設置模式,其實就是一種按職能條塊分割的機構設置,最大的弊病就是職能割裂,相互協調困難,同時皇帝家事與國事混雜,家國不分。它帶來的後果就是丞相的權力過大,對皇權限制嚴重,這就是漢武帝發明內朝官的出發點。

從丞相制到宰相制的演變

宰相最早只是泛稱呼,它變成一種制度,開啟於南北朝,隨著臺閣制逐漸取代九卿設置模式,丞相從“單相制”,慢慢演變成“多相制”,所有的“相”,一律被稱為宰相。

所以,宰相制,其實就是皇權與相權的矛盾,導致相權受到皇權制約,由單一的丞相獨掌朝政,變成由多名丞相共掌朝政的模式,極大地打擊了相權對皇權的威脅。

這個制度最早的雛形,脫胎於漢武帝發明的內朝官制。

漢武帝為了削弱丞相的權力,發明了內朝官,讓一群資歷很淺,有學問的青年學者,組成他的決策顧問團,將丞相的決策權收歸內朝官。如此一來,他的秘書團——尚書檯的地位就凸現出來。尚書檯的長官,尚書令、中書令(原指由宦官出任的尚書令)、尚書僕射是當然的內朝官,並負責內外朝之間的聯絡。

尚書檯即後來的尚書省,到三國時期,尚書檯由內朝官外移,變成正式的外朝機構,即尚書省。到了曹魏時期,發現尚書省權力太大,就又發明了中書省,以對抗尚書省。南北朝時期,中書省又發展成為威脅皇權的機構,於是又誕生了門下省,以制約中書省。

隨著三省制的創立,丞相制度也逐漸消亡,三省長官都稱為宰相,決策模式也從丞相府,轉變到政事堂,決策人從丞相一人,變成三省長官。

丞相制消亡的根源

從單相制的丞相,到多相制的宰相,這個結構的變化玄機在哪裡?沒錯,是皇權走向獨裁的需要!

皇(王)權的發展是有個過程的,就像一個人的成長,未成年之前離不開監護人的保護和制約,成年後逐步走向獨立。皇權也一樣,在隋唐之前,一直受到宗室勢力、外戚勢力、門閥勢力的護佑和制約。

請注意,我用的是“護佑”和“制約”,也就是說,政治勢力對皇權存在兩面性,既是擁護勢力,也是為害勢力。這就是長期以來,皇權與相權矛盾的根本,丞相一般都是政治勢力的代表人物!

隨著皇權的不斷成熟,相權受到打壓,皇權逐步走向獨裁,其實就是歷史發展的必然趨勢!隋唐之後,多相制已經完全取代丞相制,到明清,所謂宰相,基本就淪為榮譽稱呼,皇權已經走向極端獨裁!


尋根拜祖


2004年,我曾參與"中國宰相館”的文字撰寫工作,對宰相和丞相的區別略知一二,以下與大家分享。

一,宰相的起源

“宰”的意思是主宰,"宰"最早起源於商朝,是管理家務的官。周朝有執掌國政的"宰”,稱"太宰”,也有掌貴族家務的"宰”,稱"家宰”,還有掌管一邑的宰,為"邑宰”,總之,"宰”為官員的通稱。

相,有輔佐之意。宰相聯稱,始見於《韓非子·顯學》。《史記·陳丞相世家》:“宰相者,上佐天子理陰陽,順四時,下遂萬物之宜,外填撫四夷諸侯,內親附百姓,使卿大夫各得任其職也。”意思是說,宰相上對天子負責,下對百姓負責,政治丶經濟丶軍事丶外交攬於一身。統領百官各斯其職。

宰相起源春秋,是齊國的管仲創立了宰相制度,所以,管仲被稱為中國第一相。

二,丞相的由來

丞相,指皇帝下面的最高行政官,輔佐皇帝總理百政的官員即百官之長。“丞相”官名自秦朝始,分左右丞相,後來還出現了中丞相。至明朝,丞相取消,皇帝親政。

三,宰相和丞相的區別

兩者最大的區別是:

宰相是一種制度,是古代行政長官的統稱,不是一個官方使用的官名。只要他具備了宰相的權力,就是所謂的"宰相”,比如"丞相”,不管左丞丶右丞丶中丞,都可稱為宰相。比如,清朝的時候,出現了內閣,軍機大臣等等,其實從權利上來看,這人就是所謂的宰相了。而丞相是一個具體的官名,官職的稱謂。


本昌談歷史


宰相是中國古代對於輔佐君主並掌握國家最高權力的官員的一種俗稱,不是具體的官名

需要注意的是:宰相不一定是丞相,宰相在不同朝代,有不同的官職對應。

丞相:中國古代官名,三國以後一般指皇帝下面的最高行政官,輔佐皇帝總理百政的官員即百官之長。

區別:宰相

宰相是中國古代對於輔佐君主並掌握國家最高權力的官員的一種俗稱,不是具體的官名。史傳商代有伊尹為相,周代周公為太宰,皆為輔佐君主並掌握國家最高權力的官員,太宰與相就合稱為宰相。宰相可以是一個人,也可以是一群人,例如漢代的丞相可以稱之為宰相,很長時間就是一個人,魏晉南北朝的錄尚書事可以算宰相,唐代的三省長官,甚至參加政事堂會議的官員都算宰相,宰相就是一群人。遼朝早期設北面官、南面官,有所謂北宰相、南宰相,有學者認為是可汗之下統帥部族的首領,非宰輔性質,存疑 。

丞相

丞相與相國不同,丞相是相國的副手,相國在先秦時期有相、相邦等之名,秦國秦惠王在公元前334年設置相邦。呂不韋免職後,沒有人擔任相邦,但丞相一職得到保留。秦統一以後繼續保留左、右丞相,秦二世又增設中丞相。漢承秦制,依然設置相國,同時設置丞相作為相國的副手,西漢第1任相國是韓信。然後是曹參第1次任相國、傅寬、蕭何第1次任相國、樊噲、周勃、蕭何擔任,蕭何第2次任相國死後,曹參繼任相國。曹參第2次任相國之後,暫時不設相國,直到呂產擔任相國,在這期間,丞相一直作為相國的副手協助相國,呂產之後,西漢無人擔任相國一職,但繼續保留丞相,至漢哀帝元壽二年(公元前1年)改丞相為大司徒,這段時間有300多年,是歷史上丞相這一官職設置最久的時期。自哀帝至東漢建安十三年(208)這200餘年間不設丞相,建安十三年曹操復設並任丞相,但時間很短。三國和晉南北朝370年間,除蜀和東晉初年、北朝較短時間外,不設丞相,隋朝不置丞相,唐宋時期也基本不置丞相,唐玄宗開元元年(713),改尚書左僕射、右僕射為左、右丞相,南宋乾道8年(1172)亦改尚書左右僕射為左右丞相,元朝於中書省置丞相,自秦至明朝初年朱元璋廢丞相的1600年間,丞相的設置斷斷續續,作為官名的丞相在歷史上存在時間並不長。

秦漢時期尚無官品制度,因此秦漢的相國及其副手丞相都沒有官品,但在西漢撤銷相國官職之後,丞相是百官之長,其官階是最高的,當時的官階是用秩俸來顯示的,丞相的秩俸號稱萬石。魏晉南北朝時期,九品官人法制度為每個官職設計了任用的資品要求,任官所需要的資品被人們稱之為官品,丞相官品為一品,它的意思是丞相需要由最優秀的人來擔任。梁武帝改革,為官品加註,"帝於品下注一品秩為萬石"。這樣官品就有了官階的含義,一品官,就是國家組織中最高的官。唐代的左、右丞相是由尚書左、右僕射改置的,所以其官品從原來的官品。唐代的左、右僕射官品為從二品,左、右丞相的官品也就是從二品。宋代的左、右丞相也是由尚書左、右僕射改置的。南宋乾道8年之前,尚書左、右僕射官品為從一品,改為左、右丞相之後,代替了原來三省長官的地位,官品上升到正一品。元代的丞相官品亦為一品 。


讀史自省


宰相是大家最為熟悉的一個“官職”,號稱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但是,宰相又從來都不是一個官職!翻開《二十四史》和《清史稿》,《職官志》裡從來就沒有出現過宰相這個職務。以宰相制最為鼎盛的唐王朝為例,尚書省主官尚書令(因唐太宗李世民之故,長期虛置)、左右僕射,中書省主官中書令,門下省主官侍中皆為宰相。除此之外,無定額的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同中書門下三品等也被視為宰相。甚至開府儀同三司這樣的虛職,也被視為等同宰相待遇。但是,整個唐王朝從來沒有宰相這個官職!



宋王朝設同平章事、參知政事、樞密使、三司使等,其職權等同宰相、副相。但是,仍然沒有宰相這個官職!明初曾設中書左右丞相,但一字之差,依然不是宰相。在胡惟庸案之後,明太祖朱元璋罷宰相制,宰相徹底退出歷史舞臺。雖然明朝後來的內閣首輔也被視為宰相,但已然不是歷史上所謂的宰相了。至於清朝的大學士、軍機大臣等等,稱呼他們宰相,不過就是面子工程罷了,早已失去了宰相原本的意義。



因此,宰相自古以來只是一個概念,並不是真實的官職,其具體職位歷朝歷代有所不同,設置人數也存在巨大差異。但是,丞相卻不同,這是一個實打實的職務!是宰相的一個“種類”。先秦時期有相、相邦,作為諸侯國國君的輔佐之臣,類似於後來的宰相。最初,丞相是作為相、相邦的副手出現的,秦武烈王設置左右丞相,作為相邦的副職。秦一統天下之後,繼續保留了左右丞相的設置,秦二世在位期間又增設了中丞相,同樣作為相邦的副職存在。



漢承秦制,漢初,相邦依然是中樞首腦,以丞相作為其副職。但是,為了避漢高祖劉邦的帝諱,相邦被改為了相國。看過《史記》的人想必對《蕭相國世家》《曹相國世家》並不陌生,蕭何、曹參就曾經出任過相國。在之後,因為相國權力過於集中,漢王朝不再設立相國一職,以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並列“三公”,分掌行政、軍事和監察等職權。西漢後期,改丞相為大司徒。直到東漢後期,丞相一職才再度出現,這個大家應當不陌生,曹丞相是也!



漢之後的很長一段時期內,除了蜀漢政權和北朝一些政權短暫設置過丞相一職,再也沒有出現過丞相這個職位。直到南宋初期,才改尚書左右僕射為左右丞相,丞相一職再次出現。元王朝中書省設置丞相一職,直到明初,丞相這一職位依然是存在的,李善長和徐達就曾經擔任過明王朝的中書左右丞相。胡惟庸案之後,明太祖朱元璋罷宰相制,丞相一職和宰相徹底退出歷史舞臺!之後,再也沒有出現過。



說到這裡想必大家都能看明白了,丞相是宰相,但宰相不一定是丞相,丞相只是宰相的一個具體職位。而所謂宰相,是古代輔佐皇帝並掌握部分最高權力的官員的一個泛稱,並不是具體職務,歷朝歷代的宰相職務各不相同,有叫丞相的,有叫同中書門下平章事等等的,這就是宰相和丞相的區別。



最後說一句,自胡惟庸案之後,中國再無宰相!明清的大學士、明朝的所謂首輔、清朝的軍機大臣等等被稱為宰相,不過就是下面人巴結,往他們臉上貼金罷了,算不得真宰相。


農民工歪說歷史


丞相是一個官位,而宰相是對百官之首的稱呼。

三國以前,丞相併不是百官之首,這兩個不能混為一談。但是在三國以後到隋唐以前的歷史中,丞相就是百官之首,宰相也可以用作稱呼丞相。


丞相最開始設置於秦國。當時丞相最大的作用就是輔佐當時的百官之首相國。因為像相國的權力比較大,而且事情比較繁忙,需要助手來處理一些事情,這個時候丞相這個官職就出現了。這個丞相設置有兩個,一個是左丞相,另一個是右丞相。

而這相國只有一個,權力是非常大的。而且自從呂不韋當了相國之後,這個讓嬴政非常的痛恨,覺得這個官職實在是具有很大的威脅,於是就不再設置相國。然後再設置了一箇中丞相,一起輔佐皇帝處理國家大事。

但是到了漢朝,漢朝學習秦朝的方式。剛開始也設立了相國,最開始的相國是韓信,然後繼續是一些開國大臣。但是皇帝又感覺非常不好,於是相國被空置了,然後在朝廷裡起最大作用的就是丞相。丞相這個職位在這一段時間裡,是存在著非常久

的。

而到了三國以後,正是因為有了諸葛亮當了丞相,所以這個丞相變得非常著名的。甚至在很長的歷史時期裡,丞相就是代指諸葛亮。因為諸葛亮要輔佐劉禪,所以他擁有很大的權力,而他當時的官職就是丞相。還有魏國的曹操,他當時的官職也是丞相。所以當時丞相是除了皇帝最大的官,等三國滅亡之後,丞相這個官職也保留下來,而且擁有了很大的權力。


但是到了隋唐時期,隋朝弄了三省六部制,這個丞相就沒有多大的意義了,權力完全被分散。再也沒有那麼大的權力,和普通的官員也是差不多。往後的朝代也是像這樣,到了明朝乾脆就沒有設置丞相,權力全都歸於皇帝。

丞相:協助皇帝管理一切軍國大事,即所謂的“掌丞天子,助理萬機。

而宰相就是一個稱呼,在古代的意思就是皇帝手下最高的長官。我們可以按照字面的意思去翻譯一下,相就是輔佐的意思,宰就是主宰的意思。這樣一來就都明白了。

歷史上最著名的宰相就是有王安石。宰相肚子能撐船,就是形容王安石的故事。是王安石碰到自己家的小妾和別人好了,但是他沒有生氣。因為聽到小妾和自己講,是因為自己對她的關愛不足。王安石是一個喜歡成人之美的人,於是給了錢讓他們自己去生活了。


史研


形容一個人大度,寬容大量,我們常說:“宰相肚裡能撐船”。

天子腳下,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百官之長通稱為“宰相”。《韓非子·顯學》:“明主之吏,宰相必起於州部,猛將必起於卒伍。”“宰相”本為掌握政權的大官的泛稱,後來用以指歷代輔助皇帝、統領群僚、總攬政務的最高行政長官。


“宰相”的意思通俗的說就是主宰百官,幫助皇帝。但是,這個官職各朝代有不同的名稱,沒有一個朝代是叫“宰相”。

秦朝叫丞相;漢朝叫司徒;隋唐的三省六部制,三省的長官都叫丞相 ,中書省叫中書令,負責起草政令,門下省,叫門下侍中,負責審核,尚書省稱尚書令,和尚書左右僕射,負責執行; 宋朝叫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元朝叫中書令;明朝,朱元璋廢除宰相制度,權分六部,明清沒有宰相這個職務。


在中國古代封建社會,皇帝不斷加強君主專制,從秦朝到明朝充滿著皇權與相權的鬥爭。例如,宋太祖趙匡胤分割相權,宋朝同中書門下平章事,沒有實權。實權掌握在副宰相手裡,副宰相稱“參知政事”,范仲淹,王安石都曾做過參知政事,副宰相分割了宰相的行政權。設“三司使”管中央財政,又分了宰相的財政權。設立“樞密使”來管中央的軍事,這樣又分了宰相的軍事權。到明太祖朱元璋乾脆廢除宰相制度,君主專制空前加強了。


穿著毛衣的歷史


宰相是一種制度,源自商周時期的宰臣制度,宰是執掌的意思,相是輔佐的意思,宰相專指輔佐皇上總管國家政務的人。

宰相制度從春秋戰國時期開始成型,至明代改內閣制度時廢除。宰相不是具體的官職,是指百官之首,有時是一個人,有時是一群人。簡單點說,比如漢朝有段時間大司空、大司馬和丞相共稱三公,都是宰職,也就是說這三個職位的人都叫宰相,而只有一個是丞相。丞相這個職位經常廢除、重置,歷代更替比較複雜,時有時無。

至隋朝及唐初時期的尚書省、中書省、門下省三省長官都叫宰相,而唐朝沒有設丞相這個官位。

中唐以後又有變化,尚書省長官如不加“同中書門下三品”、“同中書門下平章事”之類的名號就不是宰相。侍中如不帶“同平章事”名號,也不是宰相。除三省長官為宰相外,常以其他較低官員加以“參議朝政”、“參議得失”、“參知政事”等名號而兼任宰相。

至於說狄仁傑嘛,公元691年拜相,這裡指宰相,具體官位叫地官侍郎,同平章事。

明白了吧,丞相就是一個官位,當上這個官的人才叫丞相。而宰相是一種制度,或者理解成一個組織也行,只要進入這個組織的人,都可以叫宰相。



讀古今社會


宰相,是一種制度

“宰”的意思是主宰,“相”,本為相禮之人,有輔佐之意

宰相地位的具體名稱多達幾十種,歷代不同:太宰、相、相邦、相國、丞相、大司徒(東漢)、尚書令、中書令、侍中、中書舍人、尚書左僕射、尚書右僕射、同平章事、內閣大學士(明朝)、軍機大臣、總理(清朝末期)等等

始創於隋朝一直延續到清末的“三省六部”制度(三省:中書省、門下省、尚書省,六部:吏部、戶部、禮部、兵部、刑部、工部)

三省的最高長官,侍中、中書令、尚書令,集權利於一身,可以稱呼為“宰相”,後來“六部”逐漸凸顯,成為國家主要部門,每部的最高長官“尚書”,也可稱為“宰相”

也就是說,“宰相”是對輔佐君主,且權利極大的一批官員的稱呼

例如“青詞宰相”(官員的文章用硃筆寫在青藤紙上,寫的好的人,官職得到提升),差不多年代的嚴嵩、李春芳、嚴訥、郭樸、袁煒,等人均被稱為“青詞宰相”

丞相是具體的官職

其官職始於秦武王時期,設左右丞相,以輔助相邦(相國),到東漢末年,董卓任相國之後,相國這個職位開始成為權臣的稱呼,且權利開始混淆,丞相官職逐漸成為一把手。到明初,朱元璋因為胡惟庸案,廢除了丞相這一官職

歷史上有名的丞相,有甘茂、諸葛亮、曹操等,都是在丞相職位上任職過

也就是說,“丞相”是君主或自己封的,有具體的任務分配

總結一下:

兩者都是權利極大的人,宰相是一種制度,同一時代,很多人都可以稱呼為宰相,丞相是具體官職,最多的時候是秦二世時,設置了左丞相、右丞相、中丞相三人,宰相制度包括丞相,三國之後,丞相成為宰相制度中的老大

  • 如果覺得小編說的挺對,就關注轉發一下唄!

  • 如果覺得小編說的不對,就留言討論一下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