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车“小黄纸”上的油耗,是不是忽悠人的?

现在很多朋友买车时候都会关注厂家提供的数据,空间、轴距、动力等等,其中很在意的一个数据就是油耗,也就是提车时玻璃上贴的“工信部油耗”那张小黄纸,因为油耗直接关系到我们本来就不富裕的钱包。按正常逻辑来说这个贴出来的油耗应该是经过工信部严苛测试的结果,应该很有权威性。但是实际在用车过程中,官方油耗和实际油耗的差距往往很大,难道是中间有什么问题吗?


新车“小黄纸”上的油耗,是不是忽悠人的?


由于这燃油标识是工信部提供的,所以大家肯定都会把矛头对准工信部。其实不仅是国内,欧洲消费者也会对官方提出的油耗表示怀疑。为什么这个“小黄纸”上的油耗和实际咱们开车时的油耗会相差很多呢?我们就要了解下这个平均油耗是什么测试出来的。


新车“小黄纸”上的油耗,是不是忽悠人的?


百公里油耗≠真跑100公里的油耗


新车“小黄纸”上的油耗,是不是忽悠人的?


我们平常理解的百公里油耗测试,是开车跑100公里,然后计算油耗,但是这种方法对于车厂来说并不太实用,因为有太多不可控的变量会导致结果不公平。比如路面温度,测试车的驾驶员开车习惯,道路摩擦力,坡度等等,完全不可能测出有说服力的油耗。


新车“小黄纸”上的油耗,是不是忽悠人的?


在NEDC油耗测试中,试验车其实是被固定在测试台架上跑的,而且因为有专门测量油耗的设备,所以也不用等试验车真的跑完100公里才知道结果,只需要在各个工况测试一下平均油耗然后再进行计算就可以得出综合油耗了。


新车“小黄纸”上的油耗,是不是忽悠人的?


根据NEDC的规定,测试车会根据城市工况和郊区工况两种不同规格来实验,最后用两个工况的占比来计算综合油耗,而城市和郊区工况总的实验里程为10932米,总时间为1180秒。(别问我为什么里程和时间是这个数,写规定的时候小编也没在)


新车“小黄纸”上的油耗,是不是忽悠人的?


模拟驾驶和实际驾驶也是有区别的


新车“小黄纸”上的油耗,是不是忽悠人的?


台架测试的车是固定好的、方向盘是正前垂直的。所以理论上它是在模拟100公里直线行驶的油耗。但在现实中,我们根本没有100公里的直路,这就是一个很大的变量了。


新车“小黄纸”上的油耗,是不是忽悠人的?


油耗测试环境是在一个非常理想的环境下完成的,在国内的油耗测试中,明确规定出实验油耗是热车后得出的。但是实际使用中,无论是怠速还是热车油耗都是计算在内的。一辆由专业团队精心维护的车和一辆1年才保养一回的车比油耗,怎么比啊。而且实验中是要关闭车内所有电子设备的,包括空调和车窗,实际使用中肯定不会有人不开空调不开车窗跑100公里吧,这又是一个变量了。


新车“小黄纸”上的油耗,是不是忽悠人的?


在油耗测试时,测试台架会模拟车的重量和空气的阻力,但这些模拟远达不到现实的标准,现实的路不会非常平整和平缓,随便一个桥一个坡都会让油耗增加。还有就是风向和风速都是在随时变化的。除非是极度特殊的路况和神一般的车手,否则工信部的油耗是肯定开不出来的。


新车“小黄纸”上的油耗,是不是忽悠人的?


油耗“虚标”这个锅,别再往工信部身上甩了


新车“小黄纸”上的油耗,是不是忽悠人的?


从测试方法到测试条件来看,油耗测试的结果,只是具有简单参考意义,但是由于法规强制要求新车都要张贴燃油消耗标识,因此这个锅就由工信部来背了。可是在国内燃油消耗实验规定中,明确规定,油耗数据由厂商自行上传,工信部其实从来没有自己做过测试,只是挂个名儿而已。


新车“小黄纸”上的油耗,是不是忽悠人的?


其实不仅在国内,几乎全球消费者都在质疑NEDC的权威性,据传为了降低油耗厂商会拆掉座椅内饰,胎压打高等种种小手段来达到更低的油耗。标称油耗终归只是一个参考,毕竟环境和驾驶员差异太大。

NDEC中国版即将上线


新车“小黄纸”上的油耗,是不是忽悠人的?


虽然NEDC标准来自于汽车的发源地,但是存在诸如行驶时间短,里程短,方法单一等劣势,各国都已经开始制定自己的工况标准,欧洲于2018年初开始实施的WLTC标准和美国的FTP75标准,在测试强度上都比NEDC要高,也更准确。我国的自主设计的中国工况测试标准也有望在2022年左右执行。

说在最后

所以现在大家就可以理解为什么,这张“小黄纸”上的油耗,会和我们日常使用时的油耗相差甚远了吧。其实这个“小黄纸”上的数据作为参考值是有一定价值的,但是想要车省油,最主要的还是取决于车辆的保养,路况和驾驶习惯,只要注意这些,你和别人开同样的车,你的油耗也还是会比别人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