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穆《國史大綱》摘錄,全是精華(第一部分)


錢穆《國史大綱》摘錄,全是精華(第一部分)


1.今國人方蔑棄其本國已往之歷史,以為無足重視;既已對其民族已往文化,懵無所知,而猶空乎愛國。此其為愛,僅當於一種商業之愛,如農人之愛其牛。彼僅知彼之身家地位有所賴於是,彼豈復於其國家有逾此以往之深愛乎!【滅其國必要滅其史】


2.此種通史,無疑的將以記誦、考訂派之工夫,而達宣傳革新派之目的。彼必將從積存的歷史材料中出頭,將於極艱苦之準備下,呈露其極平易之面相。將以專家畢生之精力所萃,而為國人月日瀏覽之所能通貫。則編造國史新本之工作,其為難於勝任而愉快,亦可由此想見矣。【錢老霸氣】


3.治國史之第一任務,在能於國家民族之內部自身,求得其獨特精神之所在。【卓見】


4.今於國史,若細心留其動態,則有一至可注意之事象,即我民族文化常於“和平”中得進展是也。歐洲史每常於“戰爭”中著精神。如火如荼,可歌可泣。劃界限的時期,常在驚心動魄之震盪中產生。若以此意態來看中國史,則中國常如昏騰騰地沒有長進。


5.空洞設譬,中國史如一首詩,西洋史如一本劇。一本劇之各幕,均有其截然不同之變換。詩則只在和諧節奏中轉移到新階段,令人不可劃分。

西洋史正如幾幕精彩的硬地網球賽,中國史則直是一片琴韻悠揚也。


羅馬如一室中懸巨燈,光耀四壁;秦、漢則室之四周,遍懸諸燈,交射互映;故羅馬碎其巨燈,全室即暗,秦、漢則燈不俱壞光不全絕。因此羅馬民族震鑠於一時,而中國文化則輝映於千古。【錢老融會貫通,燭照古今,又能以通俗比喻讓大家一聽就懂,厲害】


6.綜觀國史,政體演進,約得三級:由封建而躋統一,一也。(此在秦、漢完成之。)由宗室、外戚、軍人所組成之政府,漸變而為士人政府,二也。(此自西漢中葉以下,迄於東漢完成之。)由士族門第再變而為科舉競選,三也。(此在隋、唐兩代完成之。)【高屋建瓴】


7.民國以來,所謂民選代議之新制度,終以不切國情,一時未能切實推行。而歷古相傳“考試”與“銓選”之制度,為維持政府紀綱之兩大骨幹者,乃亦隨專制黑暗之惡名而俱滅。於是一切官場之腐敗混亂,胥乘而起,至今為厲。此不明國史真相,妄肆破壞,輕言改革所應食之惡果也。


8.雖然其間也有如戰國、魏晉、南北朝、五代。以及如今天般的分裂時代。但中國歷史的大趨向,則總是嚮往於團結與融和。西方史則總像易趨於分裂與鬥爭。中國史上有造反與作亂,但和西洋史上所謂革命不同。中國史上也有向外擴展,但與西洋史上之帝國征服又不同。此項所謂歷史的大趨勢大動向,我們無法在短歷史往跡去看。這是研究歷史之大意義大價值所在。【強烈建議少數民族看這段】

治史要能總攬全局,又要能深入機微。初看好像說故事,到家卻需大見解。


9.其實這一套制度,本是連接著周公以前夏、商兩代的歷史傳統而來。只是經周公一番創作,而更臻完美。此一套制度,其實即是把全國政制納歸於統一的制度。自天子分封諸侯,再由諸侯各自分封其國內之卿大夫,而共戴一天子,這已是自上而下一個大一統的局面。我們該稱此時期為封建之統一。


10.近代只有孫中山先生,他懂得把中國傳統政制來和西方現代政治參酌配合。他主張把中國政治上原有之考試、監察兩制度,增入西方之行政、立法、司法三權,而糅合為五權憲法之理想。我們且不論此項理想是否盡善盡美,然孫先生實具有超曠之識見,融會中西,斟酌中西彼我之長,來適合國情,創制立法。在孫先生同時,乃至目前,一般人只知有西方,而抹殺了中國自己。總認為只要抄襲西方一套政制,便可盡治國平天下之大任。把中國自己固有優良傳統制度全拋棄了。兩兩相比,自見中山先生慧眼卓識,其見解已可綿歷百代,跨越輩流,不愧為這一時代之偉大人物了。【入錢老法眼者,唯有孫文】

考試製度,可說是我們中國的民主政治。

又有人說,中國從前的軍閥和督軍為國大害,而盛讚西方政制限定軍人不幹政之精美。其實此種文武分職,軍人不幹政的制度,在中國又是古已有之,亦屬中國舊制中一項優良的傳統。漢唐盛時莫不如此。軍人統兵歸來,僅有爵位勳級,地位盡高,待遇盡厚,但在政府並無實職,不能預聞操縱政事,正與近代西方政制如出一轍。

抗戰時期,美國副總統華萊士來華訪問,在蘭州甫下飛機,即向國府派去的歡迎大員提起王安石來,深表傾佩之枕。而那些大員卻瞠目不知所對。因為在我們近代中國人心目中,只知有華盛頓、林肯。認為中國一切都落後,在現代世界潮流下,一切歷史人物傳統政制,都不值得再談了。於是話不投機,只支吾以對。【今日仍然如此】


11.西方此一二百年來,帝國主義大行其道,英、法等國都擁有大量海外殖民地,他們乃自羅馬傳統而來。但在中國,自秦以下,版圖雖大,統一政府所轄範圍雖廣,其政制則是郡縣的,不得以西方傳統的帝國相比擬。但今天的中國人,事事喜歡模仿西方,因此隨口常稱“漢帝國”“唐帝國”云云。難道漢唐時代的中國人,除卻其中央政府所在地以外,各郡縣便均以殖民地視之,均以帝國征服方式來統治的嗎?地人才,一律平等對待,各地均有人士平均參加政府。一應賦稅法律等,亦是全國平等。此等規模,豈能與現代西方帝國之殖民地統治相提並論?

12.近代的中國人,只因我們一時科學落後,遂誤認為中國以往歷史上一切文物制度全都落後了。此實是一種可笑的推斷。


中國自秦以下歷代偉大學人,多半是親身登上了政治舞臺,表現為一個實踐的政治家。因此其思想與理論,多已見諸其當時的實際行動措施中,自不必把他們的理論來另自寫作一書。因此在中國學術思想史上,乃似沒有專門性的有關政治思想的著作,乃似沒有專門的政論家。


我之欽佩孫中山先生,正因他不但能採人之長,補己之短,同時亦能不將自己的優良歷史文化傳統一筆抹殺。

在中國古人中任意舉出一兩位,如董仲舒、司馬光,他們都絕不單是一書生。他們之作為中國的政治家,都是有抱負而又能見諸實施的。又如唐初名相房玄齡、杜如晦等,他們創立出一套制度來,垂之幾百年,即朝代換了,亦並不能完全蓋過他們,超越他們。這是中國政治家之偉大處。

13.中國的賦稅制度,全國各地租稅全是一律。而且能輕徭薄賦,主張藏富於民。只要此制度一訂立,便易獲得全國人民心悅誠服。社會便可藉此安定幾百年。綜有變壞,經一番亂事之後,此項制度又復活了。


14.中國古人稱社會為“鄉”。鄉的觀念,在中國一向極受重視。所謂觀於鄉而知王道之易,就十足透露中國古人對於社會重要性之認識。

15.馬克思把此三種社會形態來配合於西方歷史上古、中古、近代之三分期。他說,上古希臘、羅馬時代是奴隸社會,中古時期是封建社會,近代則是資本主義的社會。他並推翻此後則必然為共產社會無疑。

……

但就我們東方人看法,則馬克思之歷史知識實僅限在西方,彼所分別之社會三形態,是否可運用之於中國社會,則確係一大疑問。


西方封建社會乃起於北方蠻族入侵,羅馬帝國崩潰之後。此時不僅在上無一個統一政府,連地方政府亦無法存在。社會上各自投靠依附於較大勢力者以求自保。如是自下而上,逐層築起了一種封建的架構。


16.遊士時期:此為春秋末貴族階級崩潰,士人新興之一轉型期。先秦諸子百家,自孔子儒家始,此下像墨子、孟子、莊子、荀子、老子,乃至戰國策士如樂毅、魯仲連以及公孫衍、張儀等,他們各懷一套理想,或抱一片野心。有的憑其人格感召,有的鼓其如簧之舌,周遊各國。朝秦暮楚,所謂“孔席不暇暖,墨突不得黔”。不遑寧處,以期行道得志於天下,因此而有百家之爭鳴。


17.歷史家把歷史分為上古、中古、近代和現代,但還有眼前史。此當前的社會,呈顯於我們面前之一切,實為最真實最活躍的眼前史。我試給它起一名稱,我將戲謂之“無字天書”,一部無字的歷史天書。此外一切史書著作,只都是“有字人書”。有字人書的價值遠不能超過了無字天書。中國古代大史學家司馬遷早就悟到於此,所以他在寫《史記》以前,便從事於遊歷,遍到各地親眼觀察,讀通了這一部無字天書,才下筆來寫他的有字人書。但我們今天也得反過來講,我們也須能先讀通了有字人書,才能來了悟此無字天書。否則縱使此一人終身生活在某一社會中,可以不認識此社會。縱使他畢生在此世界上週遊,亦可不瞭解此世界。可見“無字天書”該與“有字人書”參讀。【錢老此語發人深省】


18.農業經濟,最為人生所必需。其他工商業,則頗易於超出此必須的水準與限度以外,而趨向於一種不必需的無限度的發展。如現代資本主義社會般,人生似乎轉成追隨在經濟之後。經濟轉為主,而人生轉為副,這是本末倒置了。中國的歷史傳統,常能警惕地緊握著人生為主而經濟為副的低水準的經濟觀。故談及經濟問題時,常特別注重於“制節謹度”這四個字。

……

我國經濟的理想水準主在平。


……

西方歷史主要即在求不平。


在太史公《史記》中有《儒林》、《貨殖》、《遊俠》三列傳。


……

但自武帝重儒生,開始組織士人政府,一輩士人所抱的觀點,乃在政府中活躍呈現,遂開始來禁絕遊俠,裁抑商人,使此下的中國社會,走上一條與西方歷史絕不相同之路向。

正因為中國的士,尤其是儒家,他們都抱有一番如我上述的經濟觀點。


但若因此而認為中國歷史傳統一向輕賤商人,則亦不盡然。《左傳》雲:“通商惠工”,此四字為歷來所奉守。

……

諸位當知,中國政治傳統,只是防止商人專為牟利而妨害了社會,卻並不允許政府專為牟利而妨害了商人。可知賤商之說亦不公允。


……

我們儘可說,中國工商業一直在發展情況下繁榮不衰,惟遇到達社會經濟物質條件足以滿足國民需要時,中國人常能自加警惕,便在此限度上止步,而希望轉換方向,將人力物力走上人生更高境界去。

科學與藝術,亦是一種義利之辨。至如核子武器之發明,則為一種大不仁。


19.在中國古代有一書,名《周官》,亦稱《周禮》。此書實為中國古代一部奇書,猶如西方希臘哲人柏拉圖之著有烏托邦《理想國》。此書當屬戰國末年人作品。書中假託周代官制,有意把政治、社會、經濟、教化冶於一爐,是亦主張一種人文主義之經濟政策者。後人遂多疑以為乃周公著作。後代曾有三位政治人物,想依照此書推行新政。一為西漢末年之王莽,一位南北朝時代北周之蘇綽,一位北宋神宗時之王安石。此三人中,結果二王推行新政都失敗,惟有蘇綽一人成功了。

20.我們當從政治史、社會史來研究經濟史,亦當從政治思想、社會思想來研究經濟思想,又當從政治制度、社會制度來研究經濟制度。在此三者之上,則同有一最高的人文理想在作領導。


21.如漢武帝遠征匈奴,以為可以一勞永逸。但到末年,終不免有輪臺之詔,自悔當年之措施。


22.至秦漢以後,中國學術大致歸宗於儒家,此非各家盡被排斥之謂,實是後起儒家能薈萃先秦各家之重要精義,將之盡行吸收,融會為一。


……

故能匯歸合一,而特以儒家為其中心之主流而已。


23.所謂坐而言,起而行。若徒言不行,著書立說,只是紙上加紙,無補實際,向為中國人所輕視。

……

其立言大本,即在人生實際,不在一套憑空的思想體系上。

24.《論語》開首即雲:“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人不慍,不亦君子乎!”此不能謂是孔子之一套思想或理論,僅可謂是孔子對於全部人生提綱挈領的一項敘述而已。此乃由孔子觀察日常人生,及其切實踐履所獲得之親身經驗之一種記錄。因此我們對孔子此番話,亦不能隨意運用自己一套思想或語言邏輯規律來加以批評。因此乃孔子所親身體會之一種實際人生,不是一純思想,或純理論。若欲領悟此中滋味,亦必得投身於此實際生活中,親身有此一番實際體驗,才能印證其說。因此中國人講學問,恆以“知行”兩字並重。無論說知難行易、知易行難、知行合一云云,均將知與行兩項連在一起說。即如上面所舉《論語》首章,你必真做到“學而時習之”的功夫,才能體驗出此心喜悅之情,這是第一步。繼此以往,然後“有朋自遠方來”,便覺無比快樂,此為第二步。更進而達到“人不知而不慍”的境界,此為第三步。我們當知,如無第一步實踐,便無從有第二步。如無第二步到達,亦無從說到第三步。此屬一種人生境界,非關思想體系。因此中國人教人做學問,必須知行配合來做。即如學問二字,也都是屬於行的方面者。學與問,皆須從實習下手。

25.所以就儒家學術言,正心誠意是“體”,修、齊、治、平是“用”。但單有此心,如無具體知識,則此體仍不全,亦發不出用來,因此要致知。若對外在事物,家國天下,漫乎茫然,一無所知,又如何得有修、齊、治、平之用?只要你不能修、齊、治、平,則仍即見你心不正,意不誠。空有此一番心情,表現不出真實功用來,如何能說是心正意誠。心正了,意誠了,自會逼得你去求取知識。

因說致知在格物。此物字並非專指的自然界之物,更要乃是指的人群間一切實事。格是接觸義,若不和人群社會中事事物物相接觸,即得不到知識

《大學》所提出的明明德親民與止於至善之三綱領來說,明明德是德性之學,親民是治平之學,止於至善則是其最高境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