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發熱發燒不要慌,掌握方法很重要,附詳細分期護理

我們在日常生活中,經常會遇到孩子突然發熱發燒的情況。究其原因,造成發熱的原因很多,如一趟長途旅行、天氣突然轉變、受寒或長新牙等,都可能造成身體過度負擔,受到細菌侵襲、感染而出現發燒現象。

那怎樣急救呢?需要注意哪些?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1、什麼是發熱?

發熱是指致熱原直接作用於體溫調節中樞、體溫中樞功能紊亂或各種原因引起的產熱過多、散熱減少,導致體溫升高超過正常範圍的情形。

正常人體溫一般為36~37℃,一般口溫、耳溫大於37.3℃,腋溫大於37.0℃,肛溫大於37.6℃,即為發熱。

寶寶發熱發燒不要慌,掌握方法很重要,附詳細分期護理

2、發熱如何應急處理?

1、溫水擦浴。用稍涼的溼毛巾(約25℃)在額頭、臉上、全身擦拭。

2、用溫水(37℃左右)沖澡或泡澡,可使皮膚的血管擴張,體熱散出;將發燒後的汗漬洗去,清潔的皮膚會有利於康復。

3、體溫38℃以上者可使用冰袋降溫,注意在冰袋外面包裹乾毛巾或棉墊,避免凍傷皮膚;冰袋可放置於腋下或大腿根部等血管豐富部位,有利於散熱。

若出現全身發冷、寒顫現象,注意保暖。暫時不要用冰袋降溫。

3、注意事項

1、臥床休息:發熱時請臥床休息,以利於恢復體力,早日康復。

2、補充水分:發熱時,汗液增多,體內水分和鹽分會同時加快流失,應該多飲用白開水、果汁等,注意補充鹽分。

3、避免捂汗。有些人認為發熱時需要蓋厚棉被、穿棉衣等捂出汗體溫才會下降,其實並非如此。因為這會使身體不易散熱,而且加重發汗,引起脫水並加重不適。

4、及時就醫:發現任何發熱,必須及時就醫,查明病因;並遵照醫生囑咐,定時定量服用退燒藥物,以及對病因的治療。

寶寶發熱發燒不要慌,掌握方法很重要,附詳細分期護理

‍另附詳細的發熱護理方法(分三期)

A.體溫上升期 (表現:體溫會在幾分鐘至幾十分鐘內迅速升高。)

(1)減少活動量。

(2)鼓勵寶寶多飲水,少量多次,以補充丟失的水分。吃高熱量富含維生素的清淡食物,如麵湯、米湯、牛奶等,發熱的寶寶胃腸蠕動慢,不宜吃油膩的食物。

(3)保持室內安靜,溫溼度適宜(溫度維持在18—20℃,溼度維持在50%—60%),防止悶熱,每日通風兩次以保持室內空氣清新。

(4)觀察體溫變化。

(5)寶寶的體溫易受外界環境的影響。若出現全身發抖、手腳冰涼、面色蒼白,請予以寶寶適當的保暖。若無這些表現,可適當減少衣被。

B.高熱持續期(表現:全身皮膚髮燙、面色紅潤、呼吸心跳加快、口渴、食慾不振、倦怠無力、體溫達到最高。)

(1)一般每4小時測1次體溫,如全身皮膚髮燙,呼吸心跳加快,需1小時測1次。

(2)體溫>38.5℃需及時就醫,並按醫生處方服用退燒藥,服用退燒藥後1小時複測寶寶體溫。

(3)注意寶寶有無嘔吐、腹瀉等情況,請及時告知醫務人員。

C.體溫下降期(體溫下降過程中,寶寶往往會出現大汗淋漓,需及時擦乾更換汗溼的衣物和被褥,保持皮膚及被單清潔乾燥,注意寶寶是否有脫水現象)

體溫下降過程中,寶寶往往會出現大汗淋漓,需及時擦乾更換汗溼的衣物和被褥,保持皮膚及被單清潔乾燥,注意寶寶是否有脫水現象。

寶寶發熱發燒不要慌,掌握方法很重要,附詳細分期護理

另外,如果你有什麼更好的退熱辦法或護理方法,都可以在評論裡留言討論。

最後,祝願所有寶寶都能健康快樂成長,寶寶少生病,爸媽多開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