轰20的研制有多难?为什么?

深深的海洋30505607


非常难,主要有3大难点,飞翼布局、隐身设计、发动机。正是因为这三大难点的存在,才导致世界上目前只有B2一种隐身战略轰炸机,我国的轰20和俄罗斯的PAK-DA虽然也都采用了类似的设计,但是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制造下线,不过也都快了。

图为歼20护航轰20设想图,图中可见轰20的飞翼式布局。


三大难点的第一个难点在于飞翼布局。这种布局非常有利于隐身,而且有利于在飞机比较重的情况下提高飞行速度,降低油耗。但是整个飞机只有两个可操控翼面,可操控翼面越少,飞机隐身越佳,但是可操控翼面越少,飞机机动能力越差。这也是为什么只有轰炸机采用飞翼布局的原因,因为轰炸机根本不需要太强的机动性,战斗机就不行了。

中航宣传片里出现的新型大型飞翼式飞机,还配以下一个的标语,军事专家一致认为这就是轰20,可见其明显的飞翼式布局轮廓。


翼面少,缺少尾舵和垂直尾翼,这样的飞机在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上的调整就只能利用两个翼面的变化来实现了,这无疑是对飞机设计的巨大挑战。需要从小一些的无人机和模型开始,逐步吃透和掌握飞翼布局飞机的飞行特点,然后通过大量的风洞试验来取得详细的气流数据。拿B2来说,在垂直方向改变的时候,甚至需要用到翼尖的变化来辅助,这样的细微操作决定了这个飞机能不能飞起来,注意是能不能飞起来,因为这个布局的飞机相当笨拙,一不小心要坠毁的。

图中可见B2轰炸机的发动机是背负在飞机上部的,其发动机需要依靠机体托起,并采用S型弯道式进气排气设备。


其次,隐身设计。隐身轰炸机的难点当然包括隐身设计了。本身,飞翼布局就带来了很好的隐身特征,如果还能辅助以菱形机头、平行的机翼边缘、背负式进气道和S型弯道式进气排气设备,再辅以先进的隐身涂料,那么这个飞机的隐身就会特别棒了。但是以上任何一项技术都是对技术的考验,都没有那么简单。除了在第五代战斗机上也大量应用的平行机翼边缘、菱形机头、隐身涂料外,轰炸机还需要一个有难度的技术:S型进气排气设备。

西飞刚在不久前交付了我国首套S型弯道式进气排气设备给飞机制造厂,这意味着首架轰20轰炸机已经开始制造,也意味着我国已经吃透了这一技术,图中红色部分为发动机,可见他埋藏在机体内部,进气排气道都是弯道式的,这样有利于隐身。


现代飞机都是喷气式发动机,需要在飞机上开口子来保障进气,也需要开口子来保障排气,但是不论是进气还是排气都是红外信号很明显的,因为温度很高,飞机发动机的涡轮盘、排气尾喷都是温度高达上千度的地方,如果这些地方的热量处理不好,那么飞机很容易被红外探测设备锁定,这也是目前破解隐身飞机的一大有效手段,也是歼20和F35都装备光电/红外探测、跟踪系统的原因,就是为了破隐身。

图为军迷制作的我国新型轰炸机设想图,不过图中的飞机显然太科幻了。


那么如果采用了背负式的进气道,发动机又在哪里呢?答案是被埋在机身的内部了,这样就需要用到S型的弯道式进气排气设备,这样一来,对于飞机的结构强度和整个结构都要采取调整了,毕竟要把飞机在挖出弹仓的情况下,相当于还得托起沉重的发动机,另外进气和排气的效率也需要考虑,毕竟采用了S型弯道后,进气排气量都会有影响,影响发动机性能,也让飞机内部温度很高,需要环控设备来控制温度。

这个轰20的设想图则要实际很多,他大概就是一个B2的国产版本。


这样就又需要采用燃油热沉技术了。也就是用传递热量更加有效的燃油来取代水去冷却发动机,这种燃油热沉技术是五代机的必备技术,也是他们自己能够吃下自己的热量的原因,当然,这也是隐身轰炸机必须要做到的,这样才能保障降低内部温度,同时保障红外信号降低。燃油热忱技术需要用到智能化的控制系统,这又需要单独开发一系列的机械、管线、软件、显示设备。

图为歼20和轰20齐飞设想图,图中近处为歼20,远处就是轰20。


最后,做完这些后,你还需要注意一个问题,这是一个轰炸机,而且是战略轰炸机,一般都是由4台发动机作为动力,那么这架飞机的动力需求是要比一般飞机高的,他要比战斗机飞的更远,所以他要更省油,但是他还得比运输机飞的更快,因为他是需要突破防空线的,那么他的发动机就不能是大涵道比,也不能战斗机那样的小涵道比,这样就涉及到研发中等涵道比发动机的需要。好在我国已经仿制成功俄罗斯的D30KP-2发动机,这就是一种推力为14吨级的中涵道比发动机。

轰20还有过一个超音速的方案,这个方案在珠海航展上展示过,和图中的样子基本一致,不过已经被淘汰掉了。


那么,轰20既然已经突破了那么多技术障碍,也知道他的研发难度了,那么就让我们静静的一起期待他的诞生吧!


海事先锋


这个地球上能造原子弹的国家,能造核潜艇的国家不少,但能造战略轰炸机的却很少,轰20,让中国成为世界上惟二有能力建造新一代战略轰炸机的国家,你说难不难。另一个能造的当然是美国。以前能造新一代大型战略轰炸机的是苏联,不是现在的俄罗斯。现在的俄罗斯能干的活儿只有翻新逆火,重开图160海盗旗生产线。

中国造轰20的办法是比较实际的,一步一步来,每一步都是为下一步做铺垫。中间的步骤一个不能跳。真以为国家干大项目是想到哪干到哪?那是严格论证了一万遍,按照先后顺序来的,

先搞航母,再建运20,再从北斗1搞到北斗3,而且歼20必须先搞定,不然拿啥去护航?以上问题都解决后,才会建造轰20。

图一:隐身技术也是循序渐进,中国不搞定歼20,就不会大搞轰20。

造战略轰炸机,最难的是国家意志。这玩意是大工程,不比造航母简单。需要集中全国的科研力量去搞。造战略武器,往往有两个作用,一是吓唬人的,二是能打仗的。航母比战略轰炸机亮相的机会更多,更容易吓唬人。很多国家在选择时,都会选择航母,而不是战略轰炸机。搞海陆空三位一体的战略核对力量,其实空军的战略轰炸机这一项,是最不受待见的,也是最容易被陆基的导弹井和海基的核潜艇代替。

第二难的就是经济实力。每年军费不达到2000亿美元这个量级,搞不起。战略轰炸机的研发贵,购买单价更贵。想用200亿美元拿下战略轰炸机的同学们,洗洗睡吧。B-2总共花了440亿美元,总共只造了21架,单价高达21亿美元,这可是上个世纪的币值。用买一架B-2的钱,能买一艘小鹰级8万吨航母,还带找零。能买大半艘尼米兹级核动力航母,中国003航母不会比小鹰级更贵。一艘航母能装几十架飞机,而一个B-2就只能是一个B-2,让你选的话你纠结不?

图二:轰20的吨位可能在150吨-200吨之间,不光能打核战争,还能发射中国版隐身战斧打常规战争。

当年的440亿,换算成现在的币值到1000亿美元问题不大。新一代的B-21战略轰炸机,美国空军号称能用800亿拿下,这就是明着欺负元老院。美军现在搞新武器,超预算的多的很,从F-22到F-35,不超支的很少。不超支怎么才能孝敬好军火商爸爸?怎么才能抽抽油水。空军的将领们退役后还指望当个军火商的顾问挣钱呢。我们要假装美军两袖清风,只超支50%,那也至少是1200亿美元。后续几十年的维持翻修成本我们暂时不算。

第三难的是建造难度。首先你得能搞定大飞机的研发建造,不管是客机也好,不管是军用运输机也好,你必须至少能搞定一头。不会造大飞机,直接上手战略轰炸机,那是越级挑战,历史上没有什么成功的先例。200吨左右的大飞机,这个世界没有几个国家会造。

图三:一艘战略轰炸机,能换一艘航母,这是艰难的选择。

第四难的就是设计难度。你花了一艘航母的钱,就必须得设计一型能打仗的战略轰炸机吧,而不是摆样子吧。图160那个时代,用变后掠翼解决突防问题,B-2那个时代,用隐身飞翼解决突防问题。你想打别人的心脏,不能当人家的防空系统不存在吧。战略轰炸机就是迎着对面的刺刀上的,如果没本事突防,战略意义就大打折扣。隐身不好弄,飞翼更不好弄。

第五难的就是武器设计。这是2018年,不是1918年,你造个战略轰炸机,别说就只能用来扔铁炸弹,你肯定得有两个杀手锏武器,肯定得装备远程导弹。能精确打击的远程导弹本身就很难, 于是你在轰炸机开工之前,不得不建一套覆盖全球的北斗3。这个地球上有几个能建GPS和北斗3的国家呢?


厉兵


研制有多难?美国集国之力,自1975年立项,到1997年入役,研制22年共购买22架,每架22亿美元,整个项目连研制加购买共花费445亿美元,对于当时财大气粗的美国,钱不是问题,不能部署使用才头痛,只能常年累月呆在恒温的机库中,不然就要“露馅”,维护起来特别费劲,每飞行小时即要132小时维护,就是清洗一下,也会耗去10万,不过这都不是事儿,有钱人嘛,载弹量小,速度慢,就大有问题,好不容易突防进去,干不了多少活儿,干完活要撤还跑不快,这就大有问题,无疑是找死,因此精明的美国空军看出了B-2的问题,不把它当做一代轰炸机主力,只将它放在机库里搞维护,就是这样才有点威慑意义,号称世上最隐身的飞机嘛,这么大的轰炸机,其RCS值,据说只有0.001平米,好不厉害。不过,大约也只能呆在造价不菲的昂贵机库中,B-2的命哪,也就这样了。不能说它完全没有用,也不能说舍不得用,当了紧还是要用的,只是得靠作战对象,比如对没有发现隐身能力的国家,用一用,极具威慑力,之对具备反隐身能力的大国,那是万万不敢冒险的,你想呀,手里剩下的玩意不多,就像唯一的一点布丝儿,再被扯下来,那就剩不下什么啦。B-2造成这样,美国心有不甘,是以准备打造一款能用得起的B-2,这便是B-21,这二年吵吵得正凶,但终不敢使用B-3的编号,现有技术实力跨不了代,可称为B-2斯基。科技实力逆天的美国,打造第四代轰炸机,从研制到使用,这都多少年了,还在为四代纠结着,你说吧,难不难呢?以此见之我们的轰-20,可以想像得是,不会有多容易。

难在没造过。这么大的机体,71吨的空重,满弹满油170多吨,低可探测值却这么一点,想想都是一件非常恐怖的事,莫说B-2这种四代机,就是B-52、B-1这种一代和三代轰炸机,我们也没有造过呀,手头只有一款中程轰炸机,还是前苏联援助的产物,使用这么多年,一再改进升级,换了发动机以后打造出“战神”,名称轰-6K,空重37吨,最大起飞重量75吨,最大载弹量12吨,跟人家在作战性能上根本没法比,人讲一款老掉了牙的装备,中国还在使用,没有用的舍不得扔掉,只能先用着。轰炸机设计非容易,只有大国才能有的装备,尤其远程轰炸机更是国之重器,也是利器,实现了核常兼备,威风着实了得,动辄上万公里的航程,扑下身去一击,就是几十吨的炸弹,如果携带巡航导弹,以其射程远精度高威力大突防能力强的优势,可以对方防区外发起攻击,打击力相当之强,长腿加长臂,这便是远程轰炸机的本事。从来没造好,要想弄好了它,是得费点功夫。

重点在隐身。形体有似一只硕大的鹰,隐身能力却像一只小鸟,这个厉害了,在气动外形,多使用反雷达波设计,对接处采用锯齿状结构,光声电都要达到可控的数值以内,美国B-2,还要不停地给它涮上一层厚厚的隐身涂层,总在不停要涮,不然隐身能力就要大为降低,即便这样,也只在正面与下面强一些,要在背面和后面看,比如卫星,比如身后出现了战斗机,就差强人意,还不是全隐身的,或说高度隐身的,总在涮涂料也不是一个事儿,部署不具灵活性。中国如何?至少咱们不能这么干,总是不停涮涂料是不成的,耽误事儿,虽说轰炸机没有造过这么大个的,但运输机是造过的,在机体结构方面可以作为参考;虽说隐身轰炸机也没造过,但造过歼-20,在隐身能力上也可以借鉴的。所以,应该说我们如今具备了打造一款远程隐身轰炸机的能力,只是需要时间好好打磨,要造就造好。

发动机成了。解决了大问题,这是一件可喜的事。过去我们打造各型空军装备,难就难在“心脏”,没有一颗强有力的心,什么事也干不成,现在有了“太行”,使用多年之后,验证了其可靠性,虽说不比B-2所用4台F118-GE-100,但它这个也在F110发动机发展而来,我来说一说数据吧,仅供大家参考,单台推力8.6吨,风扇直径970mm,旁通比0.87:1,低涵道比的发动机,需要较小的进气与排气系统,有利隐身设计,其它也就没什么,我们直接使用“太行”行,改造一下也可以,这事不能急,我们反正是有时间。虽然,B-2设计不怎地,但是其强大的航电系统,以为仍需要我们借鉴演习,这里头的事还多着呢。轰炸机是项极大的系统工程,需要倾国之力,集国之智。凡事都有一个难,不难,我们造它干什么。


魂舞大漠


假设轰20属于隐形轰炸机,下图是2018年5月8日,中航工业为庆祝西飞成立60周年的一个宣传片结尾,从图上看飞翼的可能性还是比较高的。但是轰20本身属于高度机密,没有任何资料可参考,那么我们可以把眼光放到B2轰炸机身上,我们可以用B2类比一下。B2轰炸机1989年7月首飞,1997年4月服役,也就是说到现在已经首飞快30年了,在这30年里面还没有谁拿出和B2对等的作品,就算俄罗斯的PAK-DA也只是停留在纸面上,所以你们说难不难。

首先是这个飞翼布局,飞翼布局没有水平尾翼和垂直尾翼,翼身融合。由于没有垂尾结构,所以需要巨大的机翼来对机身机头配平。在这飞翼研制过程中需要大量的风洞试验,得出的数据再进行分析,根据分析出的结果在优化外形,这个过程就十分漫长,要一点点试,而且这个试的过程还需要大量的先进设备,无论是时间和资金都不能缺。

美国研究B2轰炸机的时候可不是三五年完成的,他的生产商美国诺斯罗普公司研制飞翼机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上世纪20年代末,1940年试飞了N1M飞翼验证机,1942年12月27日试飞了XB35飞翼轰炸机的验证机N9M,1946年6月25日试飞了最大起飞重量超过70吨的XB35飞翼重型轰炸机,之后美国又根据XB35研制了喷气式的YB49飞翼轰炸机,而B2轰炸机的尺寸和YB49就已经很接近了。但是由于早期飞控比较落后,飞翼机的操纵和稳定性是个大麻烦,所以飞翼机一直无法实用化,直到计算机和电传的出现才解决操纵的问题,所以B2的成功一定程度要感谢计算机的发展。下图自上到下就是N1M、XB35、最后一张是YB49和B2的对比。

然后就是隐身问题,这个隐身可不仅仅是把外形做成隐身就能隐身了,外形只是隐身方案的一部分。整个B2表面附有雷达吸波材料,这种吸波材料的配方属于高度机密,他本身含有将雷达波转换成热能的成分,而且特定波长的雷达波照射到涂层后反射的雷达波会发生干涉然后抵消。不过,吸波材料应该是不成问题,因为歼20已经服役,但是肯定要根据机型做出适当改进。

下图是B2发动机进气排气布局,可以看到B2的发动机进气排气都是呈现s型,发动机埋入飞翼内部,这样被雷达直接照射到发动机的概率大大降低。而且为发动机排气进行专门降温处理,降低整机的红外特征。

再就是发动机,光有好的隐身和气动外形没有好的发动机也不行。B2用的是4台GE F118-GE-100发动机,推力8618公斤。至于国内,随着大推力ws18或者无加力版ws15涡扇发动机的成熟,这个也会同步解决。

还有飞控,B2成功的因素之一就是飞控和电传的出现,因为早期的飞翼机控制问题迟迟得不到结局,飞机稳定性和可操纵性很差。关于B2的飞控引用以下资料,

B-2 的机翼后缘安装了 8 个动作器远程终端,通过四余度数字式数据总线接收 GE 飞行控制计算机的指令。远程终端将数字指令翻译成模拟信号,使动作器控制翼面偏转到相应角度,远程终端还负责控制所有必要的反馈回路。在 B-2 风挡前的机翼前缘安装有 6 组大气数据传感器,向线传系统提供大气数据,该系统根据气压数值来确定飞机的迎角和侧滑量。

还有就是钱的问题,这是个不太好回避的问题,B2的研制费用超过200亿美金,美国一共采购了21架B2轰炸机,飞机本身费用12亿美金,平摊了研发费用最终采购价为24亿美金,中间还牵扯大量科研设备,这不是一笔小数目。还有是材料、加工工艺等等要解决的问题,要是工艺解决不了那么给你图纸也无法生产。

所以,隐形轰炸机的研制可不是一个小工程,他涉及到几乎所有工业门类,涉及到的图纸数目可能达到百万级。要知道这个世界上有完整航空工业的国家不超过5个,中国很荣幸是其中之一。所以,对于中国的所谓的这个轰20轰炸机,我们要慢慢等待。


雏菊西瓜Peterpan


难也不难。

关键看中国军方怎么想,我们要设想一下,在中国空军有了轰-20以后,这些轰-20的作战目标到底是谁?

中国这些年轰炸机一直没有什么进展,实际上不是因为技术积累不够而是因为——真的不知道用轰炸机去炸谁。所以就导致了我们的轰六战神轰炸机以后可能真得出道WXYZ这些型号上。

例如这张图片

仔细看看吧,这就是轰-6改变了气动外形加了翼身融合的样子,顶多是传说中的轰六W。


中国有句老话叫做不出无名之师,如果军方搞不清楚具体要用“轰-20”这类的新轰炸机去炸谁那么新轰炸机就是一个遥遥无期。


大家可以小兴奋一下的就是其实中国做一架大型轰炸机并不难

,建造一型大型轰炸机的所有技术储备我们都有的。如果有真正的需求,那么我们可以在极短的时间内设计建造生产装备服役一型新的轰炸机。

至于是不是飞翼布局,是不是隐身,或者是不是高超音速其实都是悬而未决的事情。造这玩意真心的是看空军的需求。

这块布下面到底是什么,目前其实谁也说不好,即便能说的人其实也绝对不敢说。

W君唯一能告诉大家的就是健康饮食多锻炼,不要熬夜早睡觉,过马路注意安全,开车不喝酒,早晚你能看到中国的新轰炸机的。


军武数据库


轰-20的研制,一句话,说难也难,说不难也不难。

有朋友总爱拿美国的B-2说事,什么立项二十年,什么研发费用几百亿美元,拜托,美国从F/A-18C/D改进出一个F/A-18E/F,都要花上几十亿美元,这钱放咱国家,都能研发好几款新型战斗机喽!

中、美的国情不同,航空研发、制造的成本也不一样。

美国要花二十年、几百亿美元研发一款隐形战略轰炸机,不代表咱们也要花二十年、几百亿美元才能办到。

就说B-2,研发从1977年开始,1977年的航空技术和今天没法比,那时候世界上绝大多数人根本不知道“雷达隐身”,全世界都没有一架雷达隐身的军用飞机,今天呢,隐身战斗机满天飞,B-2就放在那供参考:

哪怕设计资料搞不来,外形和大体结构总能知道的吧?

以今天各大国的航空工业水平,说真的,搞一款B-2这样的隐身战略轰炸机,真不是啥难事,俄罗斯是没钱,人才和技术又断了档,只要钱给到位,很快就能研发出B-2一级的战略轰炸机,性能可以做到B-2的80%以上。

但是对咱国家来说,研发可与B-2比肩的轰-20,又的确有困难:

原因不在于B-2多高端、多么难以仿造,而在于我国的大飞机研发能力还有欠缺。

中国的航空工业,起步到现在好几十年了,一直在搞战斗机、直升机这些小飞机,仅仅在十年前,大飞机的研发能力还几乎为零:

八十年代仿制波音707的运-10也不成功,现在好不容易才搞出运-20、C-919这些大飞机,至于B-2级别的战略轰炸机,尺寸比运-20更大,单这一项就很不好突破,要稳扎稳打、避免出纰漏。

世界上其他航空工业强国,俄罗斯、英国、法国这些,都有研制B-2级别轰炸机的能力,为什么,人家有成熟的大飞机制造基础。

但这些国家没这种需求,不研发,不代表没有能力研发。

B-2很高端吗,放在上个世纪肯定是,但今天看来也没什么了不起,无非是一个飞翼布局,其他的所谓高科技,发动机就是四台去掉了加力燃烧室的F110(就是F-15、F-16用的发动机,咱可以用WS-10B),隐身涂料歼-20早已攻克,至于庞大的机身结构,有运-20在前,也不是没法解决的难题。

至于飞翼布局,对,是和一般的战斗机、轰炸机不同,没有垂尾还要保证稳定性。

但我国的气动研究和测试,有庞大的风洞群,轰-20基本确定是亚音速轰炸机,这种气动外形的测试又有何难?

说白了,轰-20的进度不慢,并不像网络上一些人形容的“难度爆表”,美国人二十年前就造出来的东西,咱国家举全行业之力难道还搞不定?

以前或许是这样,但现在,造出轰-20还真难不倒咱,甚至会比B-2有所创新!

不信,等着瞧,轰-20很快就亮相,一切自然水落石出。

——


炎黄军武


研制B2类似的隐身轰炸机的难度并不没有很多人想象中的难,美国搞B2从1977年立项,1987年首飞,到1997年正式服役,前后20年,并不代表中国也要花这么长时间,毕竟美国已经把弯路都走过了。

中国搞出原子弹到氢弹还只用了两年呢,后发国家有后发优势。

图为中国星影无人机

首先是飞翼布局,实际上飞翼布局的难点主要是飞控,因为没有常见的操作舵面,所以飞翼布局需要非常强大的飞控软件设计能力,而这可以说是我们与美国差距最小的地方。就像J10中距鸭翼布局,由于飞控设计强大,是三代机中唯一没有在试飞中有重大事故的,而我国已经有了多款各种类型的飞翼布局无人机,我国对于飞翼布局的研究,也是相当先进的。

实际上,J20的鸭翼+边条翼升力体布局,未来还会加入矢量发动机,这个飞控设计的难度远在飞翼布局之上,J20我们都成功了,飞翼布局的飞控设计,为什么不能成功。

图B2的发动机F118
其次动力上,中美之间最大的差距就在动力上,而B2所使用的F118发动机实际上就是在F110不加后燃器的基础上改进的,我国已经有了比较可靠的ws10b发动机,所以在动力上我们也有。

而像其他的问题,比如隐身涂料,B2用的还是第一代隐身涂料,这才导致B2只能长期存放在恒温机库里,全球就两个,这极大的限制了B2的作战效率,但是我们从J20就解决了第三代隐身涂料,中国的隐身轰炸机可维护性就比B2有了质变。

正因为后发优势,我国的隐身轰炸机的性能只能比B2更好,不说隐身涂料,再说电子战能力,由于现代电子技术的进步,美国下一代隐身轰炸机B21将能轰炸与电子战能力结合。



其实,我认为在技术上,在资金上,中国搞隐身轰炸机都没有任何难度,真正的难度还是在于延续了几十年的国土防空战略,国土防御战略的影响,毕竟国土防空就是要攻弱守强,注重国境内的作战,忽略国境外的作战,注重对空作战,忽略对地攻击。

而像战略轰炸机这种,是绝对制空权理论下的最强攻击武器,与我们传统的战略是有天壤之别的。

刘玉堤将军临死前写下的“大大发展轰炸机”

中航工业给西飞六十周年的宣传片的最后,一个隐身轰炸机就在眼前了,其实,也预示着中国空军要从过去的国土防空战略向攻防兼备战略转变了,不但要能守,还要能攻。


木荣雨北


首先,中国对于大型军用飞机的研发经验是比较少的,轰炸机更是数十年来都是基于轰-6K改改改而来的,运-20这样的200吨级军民通用型大型运输机的研制,也是为轰-20的研制获得了更多的经验,特别是轰-20这样的大型作战飞机普遍都是电传操纵的,气动布局上是静不安定的随控布局,而运-20在机体结构、电传操纵系统等方面的经验,可以为轰-20提供帮助。

(国产轰炸机一直以来都是在轰-6身上缝缝补补,没跳出这个框框)

但是这还只是最基础的,轰-20如果是非常注重隐形的话,很大概率会效法美国的B-2“幽灵”和B-21“突袭者”一样采用大型飞翼布局,这种气动布局中国之前没有接触过,对其气动布局优劣点的掌握恐怕需要时间,比如飞翼布局隐形性能特别好,升阻比高、结构重量轻,但是偏航性能差,需要用自动飞控系统纠正航向偏差,而且由于飞翼布局飞机没有垂尾,转向需要用减速板来完成,而减速板-方向舵的独特设计,也是诺斯罗普公司的专利。

(B-2的减速板,兼有方向舵的效果,这是中国之前任何一种国产飞机都没有的设计)

这是气动布局方面的,另一方面是发动机。如果是B-2这样的亚音速飞翼布局轰炸机,那么就需要研制一种无加力的推比8一级甚至更高的发动机,如果以涡扇-10B为基础,减去加力燃烧室,类似于B-2上的F-118,可能进度还快一点,如果是类似B-21上的F-135无加力版,就要涡扇-15尽快成熟后再衍生,需要的时间更久。

(B-2的F118发动机深藏在埋入式S形进气道里,喷管也进行了隐形设计)

当然还有子系统,比如B-2上的有源相控阵雷达是有两部的,分别在前机身左前方和右前方,机上的电子战系统也是很先进的,这些都需要用时间、金钱和人力去完善。


跟乌龙涨姿势


很难很难很难,重要的事说三遍,要是这个事情不难,我国早就把真正的战略轰炸机给造出来了。这里我不直接说轰-20是有原因的,因为到目前为止,轰-20的消息虽然满天飞但是却还没有一条有用的信息,一切都还处于保密的状态。不过前段时间西飞的视频结尾出现了一架披着蒙布的飞翼布局轰炸机,所以目前来看,这个应该就是关于轰-20最有用的信息,暂且认为轰-20是型飞翼布局的隐身战略轰炸机。


目前世界上总有真正意义上战略轰炸机的国家只有美俄,我国的轰-6K“战神”虽然经过不断改进性能得到巨大提升,当时由于平台的限制,无论是载弹量还是航程都和真正意义上的战略轰炸机有着不小的差距。

如果真的像西飞给出的视频那样,轰-20是类似于美国B-2轰炸机的飞翼布局隐身轰炸机,那对中国航空工业来说是真的有难度。隐身技术随着歼-20的研发成功,我国可以说是已经应用的炉火纯青,但是飞翼式布局飞行器却是刚刚起步,说难听一点就是以前空白。其实目前为止,飞翼式布局飞行器除了美国诺斯罗普公司之外,还没有任何一家能够成功设计并且投产。这家公司在这一块非常牛逼,除了世界最强B-2幽灵之外,还为美国海军研制了X-47B,是一款飞翼式布局的无人飞行器,目前已经在航母上成功起降。


本来我国现在研制大飞机的能力就有限,研制出一款大型运输机都是费尽九牛二虎之力。而轰炸机和运输机不一样,研发难度更大,飞翼式布局的轰炸机就更难。且不说飞翼式布局轰炸机,就常规布局轰炸机,我国航空工业发展了几十年,到目前为止都还仅仅只有轰-6这一款作品。


轰-6这个轰炸机平台的年龄已经非常大了,我国其实需要一款性能出众的战略轰炸机来接替轰-6的位置。但是战略轰炸机的研制难度实在是太大,而且需要巨大的资金投入,人才投入,需要举全国之力。就轰-20而言,全新的气动布局肯定要进行长时间理论设计,风洞实验,动力布局等各项从零开始的实验和理论分析。这个过程不仅仅是技术上的难度,还有一些其他原因,美国的B-2单价高达22.1亿美元,就已经证明了研制隐身轰炸机需要强大的资金支持。就我国目前的情况来说,在技术还不够成熟的情况下,除非迫切需要,否则不会全力支持隐身战略轰炸机的研发。而在导弹弹道鼎盛发展的今天,战略轰炸机的威慑力其实也受到了一定影响,我国目前还在致力于魔改轰-6,还在全力让轰-6加长服役年限,而不是全力发展新一代的轰-20,这一点也从侧面印证着轰-20短时间内肯定无法研制成功。

虽然飞翼布局的隐身轰炸机我们只能自己从零开始进行摸索,不过我觉得再难也难不倒中国军工人,核潜艇我国都能白手起家,战略轰炸机肯定也不是问题。相信经过一段时间的技术发展和沉淀,我能就能看到飞翼布局的隐身战略轰炸机轰-20首飞。


军事哒哒哒


中国空军目前唯一的轰炸机就是轰-6及其改进系列,这个是基于前苏联上世纪50年代的图-16中型轰炸机仿制而来吧,现在无论是轰-6K还是所谓的轰-6N上还是跳不出图-16设计的框框,在怎么改,也无法与B-2隐身轰炸机相媲美。

按照中国轰炸机研制的习惯,轰-20应该是有西飞研制,轰-6也是西飞制造的,轰-20应该是以西飞为主导研发制造。根据西飞之前公布的视频结尾处披露来看,这应该是飞翼结构的轰炸机,而飞翼式隐身轰炸机现在也就只有美军的B-2了。

B-2轰炸机首飞到现在已经将近30年,依旧是最为先进的轰炸机,其技术是美军独有的,如果中国轰炸机一下子从轰-6K跳跃到B-2级别,难度肯定很大,但是也不是不能克服,从2017年9月空军司令马晓天证实正在发展新一代远程打击轰炸机,到西飞公布的图片来看,中国就是在发展B-2式隐身轰炸机。

B-2隐身轰炸机的技术,中国也储备有不少,隐身设计可以从歼-20上得到积累,相信可以设计出歼-20、FC-31等隐身战机的中国设计人员,在隐身轰炸机的设计应该不会有什么大问题。那就难在飞控系统和和动力上。

像B-2这种无尾垂、也无平衡尾翼的气动控制是非常难的,B-2向左向右全靠9块大型的操纵翼面来控制,偏航控制也是依靠6副翼面来操控,而不是像传统的战斗机轰炸机,依靠尾翼、机翼来控制,使用飞控的设计要十分复杂,一不小心就会机毁人亡。

同时发动机也是中国轰炸机的心病。B-2使用的4台F118涡扇发动机,每台额定静推力8,618千克,中国目前还没有与之相匹配的发动机,WS-20太大,无法塞进机身内,如果降低设计需求的话,以WS-18、WS-10B可以满足动力上的要求,就是在寿命、可靠性和油耗上于F118有差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