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衡地動儀被歷史課本刪除,小時候上的竟然是絕版歷史課

張衡地動儀被歷史課本刪除,小時候上的竟然是絕版歷史課


張衡地動儀被歷史課本刪除,小時候上的竟然是絕版歷史課

2017年秋天投入使用的統編本初中歷史教科書中,有關張衡所發明的候風和地動儀的內容,被刪除。那個印在歷史教材上影響了幾代中國人、由王振鐸復原、以“直立杆”為理論基礎製作的地動儀模型,漸漸開始淡出當代青少年的視野。其實,這些年來,王振鐸所復原的地動儀模型一直爭議不斷。為復原出更具科學性、更接近史籍記載中的候風地動儀,早在2003年,中國科學院教授馮銳就重啟了“張衡地動儀”探索證明之路。2009年9月20日,中國科技館新館開幕,新的地動儀模型與觀眾見面。目前,關於地動儀的探索復原工作一直在繼續。

張衡地動儀被歷史課本刪除,小時候上的竟然是絕版歷史課

王振鐸所復原的地動儀,採用的是“直立杆原理”。但是當馮銳翻閱《後漢書》的記載時,作為一名專業地震工作者,他很快發現了王振鐸所用理論的錯誤之處。因為他可以計算出都柱的高度長達近2米,而這個高度只能是一個懸垂擺,而無法是一個直立的杆。所以,王振鐸所採用的“直立杆原理”無法成立。

​2010年1月24日,馮銳接到時任教育部長袁貴仁的電話,袁貴仁表示仔細閱讀馮銳修改教科書的建議和相關資料後,原則同意修改“張衡地動儀”這一章節。並在2010年秋季教改出臺以後,按照教學大綱,“張衡地動儀”已不再是歷史課本中的內容。

張衡地動儀被歷史課本刪除,小時候上的竟然是絕版歷史課

時至今日,馮銳雖復原出了更有科學邏輯、更為符合史料記載的地動儀模型,但是用他的話來說,這也僅算“我們在當前這個時代對張衡的理解”。至於一千多年的候風地動儀到底是何樣,後人又會不會製造出更加接近原貌的張衡地動儀,現在還無法輕易下結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