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消商品房预售制后,老百姓最关心的房价会降吗?

前段时间,广东省取消商品房预售许可的新闻传的沸沸扬扬,房地产市场风声鹤唳,房地产板块也遭遇了集体下跌。


近日,关于是否“取消期房预售行政许可”的消息,社科院发声了!在报告中建议到,应推动有条件的城市取消期房预售行政许可。尽管有关部门对取消预售许可还没有明确说法,但是无风不起浪,这项举措也许正在提上日程的路上。


取消商品房预售制后,老百姓最关心的房价会降吗?


“期房”与“现房”,不仅仅是一字之差。

期房,也就是采用预售制的房源,在房地厂在建阶段,开发商就开始售卖楼盘,购房者先预付订金,等房子建好了再采用分期付款等方式完成购买。


就像是我们买一个定制的物品一样,先预付定金,等产品正式上线再支付全款。区别在于普通商品的预售只不过是几个星期或是几个月,而房子的预售却要等上一两年才能正式交房。


现房是在房子盖完之后再进行售卖,即卖即住。


预售制起源于香港,人口膨胀、住房紧缺,预售制十分有效地解决了住房供需的问题。而中国内地的预售制起源于1994年,伴随了房地产行业风风火火的运作了几十年。


取消商品房预售制后,老百姓最关心的房价会降吗?


预售制对房地产商来说,的确十分有益。

最重要的就是加快了房地产商的资金周转。我国商品房预售实行的是许可制度,也就说房地产商的开发项目达到“投入开发建设的资金达到工程建设总投资的25%以上”、“30%以上”或“35%以上”等条件,取得《房地产预售许可证》后,便可预售。


这就意味着,房地产公司拿地盖楼,可能只是盖了5、6层就开始申请办理预售证,大概6-9个月左右就开始开盘卖房,大量回笼资金。然后房地产开发商利用这些预售款进行再投资,去买更多的地,建更多的楼......


据统计局数据显示,预售得来的定金的预收款占据了开发款的1/3,利用这种没有利息的资金进行运作能不欢喜吗?所以目前房地产市场上百分之八九十的房源都以预售的形式出售。


换句话说,商品房预售制度几乎是房地产商的命根子,扼住了资金的喉咙。


当然有利必有弊,商品房预售制度在中国已实行近25年了。


什么原因让这场“期房”与“现房”的battle重新开启呢?

预售制靠的是信用来维系,房子一旦被预定卖出,有些房企对于房屋项目的具体运作可能就不上心了,房屋质量也难以得到把控,却出现许多“延期房”、“烂尾楼”。购房者面对遥遥无期的期房,拿着一纸合约也无处申诉,只能感叹到“人与人之间最基本的信任呢?”。


在看房时,样板房视野好、布局好、面积大,而实际到手的房子面积却变小了,还有诸多质量问题。简直就是一场淘宝上“买家秀”与“卖家秀”的体验。

商品房预售制度导致的信用危机日渐严重,而房地产行业的暴利,任何人只要一点钱就能利用杠杆来开发房地产,全国也诞生了十多万家大大小小的开发商,开放商收取的预收款也没有专门部门进行监管,这笔钱到底用在了哪里,我们更是不得而知。


取消商品房预售制后,老百姓最关心的房价会降吗?


那么假如取消商品房预售制,房价是否会大跌呢?

如果从房价的角度看,可能影响并不会太大,大家期望的降房价愿望可能无法靠它实现了。


这主要是因为,目前新房数量已远没有二手房量大,二手房交易越来越多,二手房本来就不存在预售制问题。


取消预售制,最直接的影响便是资金的回流难度加大,开发商将会有至少30%的资金来源空白。在资金紧缺的情况下,实力较弱的房企就将面临“没钱”的开发窘境,被逐渐淘汰出竞争市场。强者越强,弱肉强食,这样的垄断走向也不是个好现象。


地产商拿地的手不敢再“豪放”,低周转导致房企项目开发周期加长甚至可能烂尾,

新房源供应减少,这有可能还会刺激新房价格上涨。


但也许,开发商迫于资金回款的压力,不会再漫天要价,房价可能还能降一降。


今年,也许是房地产行业的拐点,也是楼市的至暗时刻。房价是否会因为取消预售制而下跌或是上涨,我们也只能是预测。但是今年楼市的交易量不再呈现出“金九银十”的盛况,而是呈现“有价无量”的局面,连万科都大喊要“活下去”。


然而房子这件事,即使是高房价下我们也拼尽用“六个钱包”买房,依旧是贯穿我们生活的一件大事。


关注【谁牛基金】,获取更多基金理财干货,助你跑赢大盘,获取更多收益。

*温馨提醒:本文观点仅供大家参考,市场有风险,投资要谨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