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估加定投——投資的不二法寶

市場總是難以琢磨,短期看更是如此。年初諸君期待滿滿,鮮見有預測熊市之變者。去年底的雪球嘉年華,諸多嘉賓和專家也如此。不管宏觀還是具體的微觀個股,短期預測都不靠譜。雖然事後諸葛,都可找到一堆原因來分析。所以賺市場波動錢很難,所謂的低買高賣,輪動操作,總歸有點小格局,缺乏大智。人的精力畢竟是有限,集中於一角的陣地戰往往會忽略了全局的戰略戰。

那麼投資者如何在短期看似無比兇險的市場中獲益呢?核心還是要看長望遠,股市收益的波動性從1-2年看會很大,但如拉長看波動就會降低許多。

低估加定投——投資的不二法寶

一年四季輪迴,不經歷嚴寒酷暑,如何在當下煦暖的陽光下享受深秋收穫的喜悅。自然是最好的法則。在日常生活和社會實踐中多思考也能獲益良多。回頭看,走過的路重來都不平坦,但確實依然往上走了。投資收益主要來源企業成長與穩定分紅,所以要投資那些長壽健康穩定,未來十幾年後甚至更長時間依然看得見的企業。投資核心是找三好:好行業,好企業,好價格。前面的兩好保證了方向正確,後面的好價格保證了安全邊際。

好價格,就是需要能判斷便宜與否,也就是巴菲特所說的會估值。目前市場處於熊市,各類指數基本都處於低位,看一眼數據就明瞭。

低估加定投——投資的不二法寶

這種指數判斷是靜態的,是用歷史和當前已發生的數據進行比較,通過所處的中位值或百分比數就能清楚。對於個股也可類似操作。靜態估值簡單直觀,全局評估有一定借鑑,但對具體個股不一定準確。特別是一些週期行業,尤其需要注意。市場整體層面的低估產生於熊市,受宏觀、情緒等影響。當下不代表未來,當下便宜的不代表未來便宜,投資要向前看。所以試圖去尋找便宜的菸蒂股,很可能被燙傷。當下的便宜極可能是假象。企業有可能持續走壞,導致未來估值反而更貴。與靜態分析相對應,進行動態分析就是尋找當下看起來合理甚至不顯得那麼低估,但基於行業前景和未來發展,未來會顯得極為低估的企業。想法很好,但需要很高的商業洞察力和判斷力。而當下具備成長性的企業往往估值偏高,一旦業績不達預期往往會被狠殺。今年的白馬老闆電器就是一個例子。當然最理想的是,企業本身被低估又有很好發展前景和成長特性的企業,這樣能享受投資的雙擊。這樣的機會大多產生在不論企業好壞都被市場雙殺的熊市。有句話講“熊市不買股,炒股白辛苦”。然而逆勢操作需要膽識,更需要完備的投資體系和充分的資金儲備。價值投資者不是沒有這樣的眼光,而是很容易抄底抄在半山腰。市場的底部是由不理性的投資者砸出來的,理性者往往被埋。所以投資往往是一個經驗的積累,不經歷牛熊考驗實踐,都是紙上談兵。今天大盤下跌最大達6%,破2600點,千股跌停。不利因素依然縈繞,資本市場從不相信眼淚。

所以尋找低估就分兩個方面,一個方面就是看宏觀,看大的指數區間,看市場情緒面。這是比較容易的,當很多人避股市不談,當類似今天這樣千股跌停,當各類媒體和朋友圈比慘不斷的時候,大概就處於熊市了。當然熊市不是一時就形成的,也有周期和反覆,類似球友 cocofox所說,底是被不斷的磨出來的。所以等待市場的底部,等待企業的低估錯殺,需要耐心,再耐心。多說無用,投資心態和情緒和人的個性有關,和聰明無關。市場有一定的週期性,學會倉位和估值的動態平衡確實是一門技巧課。另一方面就是看微觀,學會看企業,看前景。人是主觀性動物,順風的時候看什麼都是優點,不順的時候看什麼都會是問題。企業評估需要做到的是理性客觀。企業層面能看明白行業空間,看清競爭格局,明瞭管理層能力與雄心,瞭解上下游關係等等。當然最重要的是基於研報、年報和調研能梳理出自己的邏輯判斷。基於未來盈利情況測算企業估值,以低於估值的價格買入。動態估值的核心定性重於定量。分析邏輯錯了,再怎麼估值都是錯。那麼問題來了,企業層面如何能具有洞察力和眼光?如何具備前瞻性預估和透徹性認識?如何有效評估管理層?一塊錢的東西五毛錢在賣,為何其他人看不到,而你能看到?在投資領域,對和錯短期是很難評判的,即使投資企業的股票漲了,也並不表示投資邏輯的正確。企業層面的低估判斷,認識不對很容易踩坑。

市場在進化,投資者在成熟。要能投資成功,要學會依靠常識和簡化。投資卻又不那麼簡單,雖然看起來門檻並不是很高。理性角度講,投資者如果沒有較好的情緒心理控制能力,沒有對企業和行業的研究興趣,那麼最好的選擇是進行指數化投資。這也是諸多投資前輩對普通大眾的投資建議。

“一個投資者雖然不瞭解具體企業的經濟狀況,但又想成為美國產業的長期擁有者,應當定期地投資於指數基金。以這種方式,一無所知的投資者就能夠超越大多數投資專家。但勃繆的是,當遲鈍的投資者承認其侷限時,他就不再遲鈍了。長期投資者就像寓言裡步履蹣跚的烏龜,最終贏得了與投機者的競賽,而投機者就像那隻跑跑停停的兔子。”——巴菲特

指數投資一個是省時間低成本,還能保持較好收益的投資。事實上投資者往往對二級市場的投資回報期待過高,而從美國市場近百年的歷史看,扣除物價的通脹因素,實際回報率也就在7%左右,16年翻2倍這樣的收益。指數基金投資獲益的攔路虎還是投資者本身,能堅持長期定投的寥寥無幾。

個人比較關注的指數一個是滬深300,該指數以規模和流動性作為選樣的兩個根本標準,並賦予流動性更大的權重。該指數集中了市場中穩定的大盤藍籌股,成分股較為成熟。大部分投資業績都是和這個指標進行比較。另外一個指數是中證500,由全部A股中剔除滬深300指數成份股即總市值排名前300名的股票後,總市值排名靠前的500只股票組成,綜合反映中國A股市場中一批中小市值公司的股票價格表現。該指數集中了市場中新興的成長行業股,規模小但代表了市場的希望。

滬深300動態市盈率(截止10月10日,數據來源:通聯數據 )

低估加定投——投資的不二法寶

PE從年初的15倍到目前的不足11倍,估值下降了27%。目前處於相對低位。

中證500動態市盈率(截止10月10日,數據來源:通聯數據 )

低估加定投——投資的不二法寶

PE從年初的28倍到目前的18倍,估值下降達36%。目前基本就是歷史的最底部。

與上兩個指標相關聯的指數基金眾多。華寶基金旗下也有兩隻,華寶滬深300指數增強型(基金代碼:003876),和華寶中證500增強(A類005607;C類005608)值得關注和跟蹤下。指數增強還有相較基準指數的超額收益,主要策略有打新、股指期貨增強、融資融券以及來自主動投資部分的超額收益等。其中的打新策略還是蠻靠譜的,貢獻不多,但收益穩定。上述基金通過@蛋卷基金 購買可享1折費率優惠。兩個基金,滬深300可看成是相對的優等生,成熟穩健起伏小。而中證500則屬於新進生,狀態起伏大但後勁足。市場風格存在切換,可不同策略定投配置。

如果再讓我補充一個指數基金的話,那麼就是銀行指數基金。目前銀行估值也是偏低的,很多銀行跌破淨資產以下。作為萬業之母的銀行業,從各項指標看都在好轉中,盈利穩定,股息率高。個人較看好銀行股投資。普通投資者也可選擇指數基金投資,可關注下華寶旗下的場內基金$銀行ETF(SH512800)$。

指數基金投資是一種分散化投資策略,可避免普通投資者因集中投資而誤撞黑天鵝事件。今年以來中興事件、疫苗事件等等真的層出不窮。指數基金從設計上就具備長壽性。定投模式在某種程度上規避了市場波動風險。指數基金一籃子買入策略,承認了市場和企業所具有的不確定性,以較小的代價獲得相對較優的收益。所以這是一種性價比較高的安全投資策略。指數基金投資的關鍵是堅持,再堅持。在類似目前的熊市低估階段,買入較多的份額,才能在未來市場回升階段獲取更多的收益。

投資總是反人性的。貪婪中恐懼,恐懼中貪婪。而低估總是不期而遇的,就看能否把握。成功的投資者都是感謝熊市的。想想巴菲特如果沒有碰到2008年的金融危機,那麼大體量恐怕也很難有之後十年這樣的收益。所以在熊市不悲觀,不隨意使用槓桿,日拱一卒,讓財富慢慢累積。財富是和能力匹配的,《周易.繫辭下》就說:“德不配位,必有災殃。德薄而位尊,智小而謀大。力小而任重,鮮不及矣。”

人貴自知,在當下認識低估,學會定投,必有所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