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的大人物出行,是怎样的排场?

唐朝的大人物出行,是怎样的排场?

博雅小学堂

给孩子受益终生的人文底色

文 | 宁强教授

哈佛艺术史博士 长江学者

博雅艺术课主讲

音频选自博雅小学堂APP《讲给孩子的中国艺术史》

今天要讲的题目是《张议潮出行图》,晚唐时期的仪仗队是怎样构成的?

出行图,是什么?

先说一说《出行图》是一个什么题材?

重要人物出行活动的描绘,叫做出行图。

在古时候,出行,特别是皇帝的出行,包括地方官的出行,都是一个很重大的活动,皇帝不是说想出来逛逛就出来逛逛,他出行要根据礼仪,各种仪仗队,音乐、舞蹈,还有戍卫等都要齐全,而且还要有史官,把活动记录下来。

读《二十四史》等书,专门有一条记载,叫做卤簿,就是关于皇帝、重要官员出行的仪仗安排的记载。在唐代,还有更晚一些的画家作品里,都有出行图这个专门的题材。

总的来讲,是一个政治行为的记录。

张议潮是谁?

他显然不是皇帝,他是晚唐时候敦煌本地的一个英雄人物。

唐代中期,唐王朝的势力因为安史之乱变得比较衰落了之后,整个河西地区就被吐蕃人,也就是今天的西藏人给占了,实行了比较残酷的统治,要求汉人“辫发左衽”,就是你得结个辫子。

留不留辫子是个态度问题,涉及到服不服吐蕃人统治的问题,所以后来引起了当地人很大的不满。当地的人还是自认为是唐人,想反抗,得有这么一位英雄人物出来领头,张议潮就是这么一个人物。

张议潮虽然是在吐蕃统治时期出生长大,可是他受的教育是唐式教育,就是汉人的传统文化的教育,受到的是儒家思想的教育,还有忠君爱国等思想。

他是在哪里受的教育呢?在寺院里受的教育。寺院里不光是佛经,还有传统四书五经。张议潮接受了这样的教育之后,他在吐蕃力量衰弱的时候就组织了本地人的起义。起义成功之后,他把瓜沙二州,就是占领的这些地区全部归还给唐朝,作为唐王朝的一部分。

唐王朝给他授予了一个头衔,就叫归义军,而且这个地方的军权和行政管理权都归了张议潮,他成了节度使,归义军节度使。这个归就是回归唐王朝的意思,义就是正义,他也是有权有势的地方官,他出行是有很大排场的。

那么这个排场,就在我们现在见到的这幅画里头,有了一个视觉的详细的记录。《张议潮出行图》出自敦煌莫高窟第156窟,就是所谓的张家窟,就是他们家族供养的一个重要洞窟。

唐朝的大人物出行,是怎样的排场?

156窟南壁下部 出现《张议潮出行图》(部分) 晚唐

唐朝的大人物出行,是怎样的排场?

敦煌156窟 南壁、东壁南侧下部 张议潮出行图 晚唐

这幅画是一个很大很长的长卷式的构图,分为前中后三段:前段,主要就是仪仗队,还蛮复杂的。前面是手握各种兵器的仪仗,奏乐的仪仗,乐队用的乐器,跳舞的舞蹈队,都有很强的本地特色,多民族传统音乐和舞蹈的一个杂糅。比如跳舞的,一看就特别像现在的藏族舞蹈,袖子很长,头上还绑了一个环状带子。

唐朝的大人物出行,是怎样的排场?

西起画骑士击大鼓,吹画角,两厢有全身盔甲的持戟将士,其中有的是少数民族。随后是营伎,乐队10人,演奏琵琶、箜篌、萧笛、腰鼓、大鼓。舞伎8人,分列两行,分着汉装和吐蕃装,挥袖起舞,统一和谐。其后是二骑士执旌节,表明节度使身份。桥头则有两排持刀卫士,戴缬花帽,穿衩衣、白袴、乌靴,腋下持陌刀,标题“银刀官”,大概是唐朝的行军仪仗队。

中段呢,张议潮骑着高头大马,后面的亲属卫队紧随,保持一种紧密的关系。

唐朝的大人物出行,是怎样的排场?

敦煌156窟 南壁 张议潮出行图(部分) 晚唐

最后一段呢,应该是附属的一些军队呀,还有一些地方小政权呀。但是在这幅图里现在裁了,我们看不太清楚。

曹义金夫妇出行图

敦煌有一任统治者叫曹义金,他也模仿张议潮出行,留下一幅《曹义金夫妇出行图》。画的后部分保存得比较好,可以看到吐谷浑、回鹘人,本地的少数民族政权归附到归义军政权,他们也画到了后头。

唐朝的大人物出行,是怎样的排场?

曹义金夫妇出行图(部分)

敦煌地区的出行图,它不仅仅是官员出行排场的记录,而且还是一个展示地方政权的力量,还有和少数民族政权之间的这样一种关系的形象记录。

张议潮出行图是非常有价值的,是一幅政治意味很重的壁画,不仅仅反映了敦煌当地最高统治者出行仪式的真实状况,而且凸显了艺术表现与现实政治之间的紧密关系。

唐朝的大人物出行,是怎样的排场?

哈佛艺术史博士

长江学者宁强教授

继续播种艺术的种子

专为博雅家庭

创作100讲音频微课

《中国艺术史:100件艺术品的故事》

从原始社会到现当代

精选100件

最经典最有趣的艺术作品

讲述其背后的故事

带孩子轻松串起

6000年的中国艺术史

点击原文,了解详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