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三板IPO:上半年通过率54%,11家被否,45家终止审查!

新三板转板项目一直是市场关注热点,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新三板企业申请IPO过会率为54.2%,略高于整体过会率水平,但与去年前三季度的81%相比,依旧明显下降。

在今年上半年58家过会企业中,13家企业来自新三板,占比22.41%。

在经历了IPO撤回潮之后,虽然有赴港股上市或“新三板+H”的选择机会,但在A股排队IPO仍是新三板企业的主要上市路径。

01

上半年:24家新三板上会,通过率为54%

2018年上半年共有24家新三板企业上会,13家企业过会,新三板企业的过会率约为54.2%,11家被否。

而2017年全年有40家新三板企业上市,过会26家,过会率65%,今年新三板企业转板过会率明显下降。

2018年至今新三板转板企业上会数量与2017年相比,为2017年(40家)全年上会企业数量的60%,过会企业数量为2017年全年过会企业数量的50%。

图表:2018上半年新三板转IPO过会公司名单

新三板IPO:上半年通过率54%,11家被否,45家终止审查!

来源:wind资讯,前瞻IPO(qianzhanipo) 制图

上半年过会的13家新三板企业中,有8家是拟上交所主板上市,3家拟中小企业板上市,2家拟创业板上市。

2018年通过审核的新三板企业中还有4家暂未上市,分别是浙江泰林生物技术、深圳市捷佳伟创新能源装备、青岛海容商用冷链、浙江捷昌线性驱动科技。

02

11家新三板转IPO被否,创业板占比54.5%

图表:2018年上半年新三板转IPO被否名单(11家)

新三板IPO:上半年通过率54%,11家被否,45家终止审查!

来源:wind资讯,前瞻IPO(qianzhanipo) 制图

上半年11家新三板被否企业中,有4家是拟上交所主板上市,1家拟中小企业板上市,6家拟创业板上市,占比54.5%。

整体来看:新三板转主板IPO上市的成功率最高,转创业板上市的成功率最低。

03

45家新三板转IPO终止审查

图表:2018年上半年新三板转IPO终止审查名单(45家)

新三板IPO:上半年通过率54%,11家被否,45家终止审查!

来源:wind资讯,前瞻IPO(qianzhanipo) 制图

1、创业板撤回材料最多

上半年45家新三板IPO企业选择撤回材料,其中,有18家是拟上交所主板上市,8家拟中小企业板上市,19家拟创业板上市,占比54.5%。

2、3家终止后,再次提交辅导备案登记

上半年撤回材料的新三板企业汇总,有三家已再次向证监会提交了IPO辅导备案,分别是博汇股份(831213.OC)、湘佳牧业(831102.OC)、艾录股份(830970.OC)。

3、立信撤回的新三板项目最多

在保荐机构中,海通证券撤回的三板项目最多,有5家,其次是国金证券和天风证券,各有3家。剩余的都不高于3家。

会所方面,立信撤回项目最多,有13家,其次是天健9家。

律师方面,则最多的是北京德恒律所,有5家。

04

新三板转IPO被否企业的审核关注点

新三板企业IPO被否遭遇的问询题目,总体来看,关联交易问题、持续盈利能力、毛利率异常、应收账款异常和信息披露等五个方面成为被否新三板企业的高阶难题,其中,10家被否企业中曾有9家企业被问询“关联交易问题”。

对于新三板公司转IPO中所反馈的问题,问题主要集中在:

(一)“三类股东”问题

新三板企业转IPO,发审委最为关注的问题之一就是“三类股东”问题,这个问题成了很多新三板企业转版的障碍。

三类特殊股东指契约型基金、资产管理计划和信托计划(以下简称“三类股东”)等“非公开募集”的金融产品。由于三类股东在工商登记时不被视为民事主体,无法登记为非上市公司的股东,实践中三类股东对非上市公司投资的方式通常是由金融产品的管理人签署投资协议并约定由其管理的具体金融产品履行出资义务,在工商登记的股东名称则为管理人名称。

而2018年3月13日,文灿股份带着“三类股东”成功过会,成为首家携“三类股东”过会的新三板企业,刚刚过会的捷昌驱动也同样有“三类股东”,这样“三类股东”问题也并非存在即被否,符合规定的带“三类股东”的新三板企业不会影响自身的IPO审核。

(二)财务与会计规范问题

具体表现为:财务费用明细、波动性、与收入匹配性、波动性、合理性、审慎核查、信息披露准确性客观性。应收账款收入占比、账龄、回款情况、坏账计提、结算方式及信用政策;存货余额波动情况、库龄等分析、核算、结转以及存货跌价准备计提充分性;主营业务成本核算及结转、成本结构及与收入变动的匹配性;公司增资以及股权转让的合规性。

例如,恐龙园、时代装饰涉及应收账款及其财务确认合理性,时代装饰资产负债结构、现金流量;龙利得的营业收入及其财务确认的合理性;天元集团毛利率持续提升等问题。

(三)股东超过200人

股东超过200人,是新三板企业常见情况。根据《非上市公众公司监管指引第4号——股东人数超过200人的未上市股份有限公司申请行政许可有关问题的审核指引》(以下简称“《非公4号指引》”)作出了明确的规定,股东人数超过200人公司符合《非公4号指引》规定的,可申请公开发行并在证券交易所上市。

对于因在股转系统公开转让或定向增发而导致股东人数超过200人的新三板挂牌企业,在符合公司依法设立且合法存续、股权清晰、经营规范及公司治理与信息披露制度健全等合规性审核标准的前提下,200人股东问题不会构成其申报IPO的实质性障碍。

(四)涉及关联交易问题

关联交易问题只要存在,发审委就会问到,新三板企业要提前想好这类问题的解释。例如,发审委质疑天元实业的前五大客户销售产品的毛利率差异较大且跨年波动较大;春晖智控的潜在关联交易;龙利得的未披露的潜在关联交易的关注;时代凌宇也被质疑是否有“实质重于形式”原则认定的关联方,是否存在重大依赖等。

(五)持续盈利能力

持续盈利能力是18年审核的重点问题,代表了一个公司未来的盈利和投资价值,持续盈利能力将直接影响投资者对该公司投资价值的判断,新三板企业更需要注意。

具体表现为:采购成本能否转移给下游客户/政府采购比例较高,是否具有独立市场拓展能力/不能续租约对盈利影响/经营模式和盈利模式的可持续性(互联网企业)/净利润大幅波动/“两票制”实施后对发行人经销模式及后续生产经营的影响/业绩下滑/主要产品订单下滑等。

附:2018年新三板排队企业名单(截止7月4日)

新三板IPO:上半年通过率54%,11家被否,45家终止审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