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中国教育的隐藏真相是底层家长正放弃教育 你认可吗?

对这个观点,同砚四驱小英雄总体是表示认可的。

首先,所谓的底层阶层,并不见得是大家所认为的普通工薪阶层,不管你承认与否,社会的阶层分化和阶层固化,已然在进行中,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分工的细化、财富的持续集中、物价的上涨、生活成本的上升、竞争的加剧,必然导致阶层分化的产生。

这个社会的大多数人,不管是公务员、企业老板、管理层、白领、工人、自由职业者还是农民,大多数都能认识到教育的重要性,并且知道知识和受教育程度对于个人命运影响的重要性,因此,在对待教育的问题上,总体是保持积极和大力投入的态度。

有人说,中国教育的隐藏真相是底层家长正放弃教育 你认可吗?


但是,同砚四驱小英雄觉得,总有一些情况是不能无视的,泛泛之谈没有意义,同砚四驱小英雄举一些亲眼看到的例子吧。

案例一:收废品的家庭

小区门口有一家人是专门收废品的,因为跟物业沟通的比较熟,在这里做了很多年了,常年在门口路边占了一块地方,方便收废品和堆积清理,小编在进出小区的时候,经常看到他们家的三个孩子跟他们在一起,无所事事的嬉闹,自顾自的玩,他们的父母除了忙着手头的活以外,就是相互聊天、无聊的发呆、看手机,几乎很少和孩子有沟通。

这几个孩子,目测从3、4岁到8、9岁不等,到了正常就读幼儿园、小学的年龄,同砚四驱小英雄印象中从来没有看到孩子背着书包或拿着书本写作业、看书,虽然看到的情况不能下定论说孩子处于辍学的状态,但是从他们父母的表现来看,没有感觉到他们对孩子教育方面有一点点的重视和关注。

或许,他们收废品的生活不错,据说他们一年能有十几万的收入,买了车,老家盖了房,或许,他们已经想好了子承父业?而收废品这种事业,跟教育、跟学问知识,有关系吗?

案例二:拉面馆的女孩

小区对面有一家遍布全国的拉面馆,一家人开的,很多人经常光顾他们的小店,他们家有两个女儿和一个小儿子,大女儿已经20出头了,刚认识他们家的时候,小女儿才3、4岁的样子,8、9年过去了,到了上初中的年纪。

小女儿小的时候,没有看到送去幼儿园,天天在小店里面玩,跟着妈妈和姐姐看手机、电视剧,稍大一点后,会帮助开始收钱,后来几年,小编会看到小姑娘背着书包去上小学,至于去哪个学校,真不知道,不是本地户口,肯定不是上的地段内的学校,多半只能去打工子弟学校了。这两年,再没看见小姑娘背着书包出门或回家的画面了,变成了面馆里端菜上桌、收钱结账的主力。

在几年前,这是姐姐的主要工作,现在,姐姐去了后厨帮忙。

案例三:亲戚家的孩子

亲戚是同砚四驱小英雄的长辈,60后,在2000年前后,两口子先后下岗了,打过杂工,开过麻将馆,跑过长途大货车,开过黑出租,还要照顾年迈的老母亲,成天为了谋生而奔忙、焦虑着。

家里有个儿子,90后,自小不爱学习,在父母亲抽烟、喝酒、打麻将、出口成脏的环境下长大,父母根本不过问他的学习,因为,既不懂,也没时间,更没有意愿。久而久之,孩子的学习、成长都被浓缩成了赶紧拉扯大,找份工作养家糊口,分担家庭的压力。

孩子中学毕业以后,读了一个交钱就能上的大专(实际上就是以前的技校),毕业后家里人给找了一份工作,干了三个月,觉得太辛苦,跑了。后来干了几年快递员,现在又换了工作,不知道能坚持多久,反正,每次见到他,不是在玩手机,就是在看电视,万幸的是,没有染上什么恶习。

类似的案例,还能列出来不少,这一切不正说明底层的家长正在放弃教育吗?

真正底层的人,整天为了温饱而奔波、焦虑着,疲惫不堪,在他们的内心深处,渴望的是能够吃饱穿暖,把孩子拉扯大,成家立业,不再成为自己的负担,把自己的一生混下去,活着,是最大的需求!

这样的心理状态下,你觉得人家是放弃教育?对不起,你想错了,他们可能对教育这件事情已经麻木了,送孩子去上学,有时候甚至是不得不去做的事情,毕竟,义务教育是强制性的!

有人说,中国教育的隐藏真相是底层家长正放弃教育 你认可吗?


不是底层阶层,你以为就没有拉开差距?

现代的教育,不仅仅局限在学校的文化知识学习,已然对很多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对家长的要求

现代教育理论和教育体系,越来越强调家庭教育的重要性,陪伴、游戏、各种手工、智力玩具、英语沟通环境,要求家中有轻松的心态、包容心、丰富的学识、育儿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大量的社会活动和实践,哪一点都不容易。

对于条件优越、书香门第、资源丰富的家庭来说,要做好尚且不难,但是对于很多忙于工作、事业,疲于应付房贷、车贷、孩子的学费和补习费的家庭和家长来说,已经消耗了太多的精力、体力,难以抽出更多的时间去满足孩子成长对家长的要求,这样的状态下,差距不是自然就拉开了?

二、对学校的要求

为什么现在所有的地方,都强调地段、学区?因为不同地段的学校,师资力量有天壤之别,好的学校、好的老师往往逐步的往大城市、大城市的核心区的学校集中, 教育资源的投入自然而然的产生了倾斜,导致好学校越来越好,和普通学校的差距越来越大。

从上幼儿园开始,差距就依然产生了,公立幼儿园的师资力量总体来说显著高于普通私立幼儿园,但是学位非常有限,而且往往会更多的面向公务单位招生。而高价的贵族幼儿园和国际幼儿园,又让普通家庭难以承受,孩子从小接受的启蒙教育就已经形成了差异,教师素质的差异、同校学生素质的差异,会给孩子的成长带来不同的影响。

好的地段和学区,意味着更高的房价,更高的生活成本,对于买不起这些好地段的家庭来说,不好意思,好学校你进不来了了。

三、对教育机构的要求

现在的孩子,如果没有去上个兴趣班、补习班,家长都不好意思说出去,孩子参加的培训班的多少,档次的高低,对孩子的学习质量的帮助是有很大的差异的。

就拿英语来说,你是买的100元一节课的小班制课程?还是远程教学的方式?亦或是500、600元一个小时的专业外语私教上门一对一授课?同样的时间,效果是不同的。

四、对经济实力的要求

所有的投入,最后都归结到钱上面,也最终体现在以经济实力、家庭文化素养、背景、综合竞争力的差异上。

这些,难道不正在拉大教育投入的差距吗?拼教育,不只是拼孩子,更是拼妈拼爹拼家底!


有人说,中国教育的隐藏真相是底层家长正放弃教育 你认可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