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三國名將趙子龍,如何力挽狂瀾,長阪坡以命救阿斗?

如果要是說起三國時期最為忠心的將領,你可能會想起“身在曹營心在漢”的關羽,或是英年早逝的周瑜,亦或是寧死不降的龐德,那還有一個人盡皆知的大英雄,誰呢?趙子龍。他的忠心絕不同於那種只會表面上阿諛奉承的小人之忠,或者是萬般依附的“愚忠”,趙雲的忠心,是表現在行動上的。

看三國名將趙子龍,如何力挽狂瀾,長坂坡以命救阿斗?

我們現在來看這件事。建安十三年,也就是公元二百零八年,這一年可謂是劉備的多事之年。這年九月,劉備遭遇了最大的,也是第一次徹底的失敗。怎麼回事呢?當時的曹操南下荊州,擁兵十幾萬,準備直接攻下荊州,順帶著把劉表和劉備都一鍋端了!可是當時的守將劉表去世了,接替他的,是他的部下,劉瓊。此人沒什麼能耐,曹軍一到,立刻舉手投降了!

看三國名將趙子龍,如何力挽狂瀾,長坂坡以命救阿斗?

但是他這一投降,沒有告訴劉備。等到劉備知道之後,為時已晚,只能帶著家眷連夜逃跑。當時關羽和張飛是不在劉備身邊的。關羽去統領船隊,到江陵一帶去接應劉備。而張飛呢?是留下來,為劉備等人斷後,阻止曹軍的繼續進攻。所以保護劉備和他的家眷的,就只有趙雲了!

眼看曹軍就要追上車隊,劉備立刻隻身改道向南,再向東去到漢水,與關羽會合。這樣一來,保護劉備兒子阿斗和妻子甘夫人的任務,就交給趙雲了!要知道,阿斗當時僅僅是一個剛剛一歲的嬰兒,必須要趙雲抱著才可以確保安全,還要分出心去照顧柔弱的甘夫人,這本身就是一個艱難的任務!更何況,後面的曹軍又一直窮追不捨。

看三國名將趙子龍,如何力挽狂瀾,長坂坡以命救阿斗?

從這件事中我們可以看到,趙雲究竟是個怎樣的人。其實當時的形勢,他完全不用做這麼危險的事情,他是有別的選擇的。就像徐庶,他留下一句“事情出我所料,不能應對。”的話,立刻動身離開,去到了曹操的陣營,可以說,就是直接拋棄了劉備等人。還有一個榜樣,就是劉備本人,他為了保全自己,大難臨頭各自飛,留下了自己的孩子和妻子,自顧自地離開了!

看三國名將趙子龍,如何力挽狂瀾,長坂坡以命救阿斗?

但這兩個榜樣,趙雲都沒有學習,他選了一條屬於自己的路,也是最危險的路。為什麼說最危險呢?原因有兩點。其一:後面追兵太多,再加上嬰兒和柔弱女性的拖累,很有可能被曹軍俘虜。其二:那就是責任。什麼責任呢?我們可以想想,如果趙雲不能平安地把阿斗和甘夫人送到劉備身邊,那會是什麼罪名?保護漢室家眷不利,這可是殺頭的罪啊!

看三國名將趙子龍,如何力挽狂瀾,長坂坡以命救阿斗?

可是趙雲就是這樣忠心耿耿的人,這是無法更改的,因為趙雲的性格就是這樣,為人既嚴肅,又穩重。另外我們從這件事中,也可以發現,趙雲忠心的“境界”在不斷提升。首先,趙雲的忠誠不再侷限於劉備本人,而是擴及到了劉備的家人,即阿斗和甘夫人。正是因為這個原因,趙雲才會拼死也要保護二人。

看三國名將趙子龍,如何力挽狂瀾,長坂坡以命救阿斗?

其次,是忠於職責。趙雲是那種言出必行的人,他答應劉備,“要把二人安全地送回。”就一定不會食言,哪怕身後的追兵再多,也在所不惜。最後,趙雲忠於人性。這一點怎麼說呢?試想,在那種戰火紛飛,屍橫遍野的戰場,趙雲需要抱著阿斗,攙著甘夫人,緩慢地向前。這是需要一種極大的同情心去支撐的。相對於冰冷的戰場而言,這樣溫馨的畫面,不是極其寶貴的嗎?

看三國名將趙子龍,如何力挽狂瀾,長坂坡以命救阿斗?

正是因為趙雲的這種永不放棄,誓死也要做到的決心,才會使身為後世的我們,如此推崇吧!那種冷酷、兇惡的外界環境,趙雲還能保持一種身為人臣,必為忠誠的心境,實在是極其難得啊!

故事講到這兒,我們就要思考一個問題,那就是如果當時的趙雲,沒有選擇護送阿斗和甘夫人離開,而是投靠了曹操,又會是怎樣的一種局面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