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葩說》終於逼死了奇葩

花兒街參考 · 出品

《奇葩說》終於逼死了奇葩


作者 | 和碩 編輯 | 林默,微信公眾號:花兒街參考(ID:zaraghost)

1

當董婧用海蘭小天使的口吻哭訴著自己無辜被打,一向直白如高貴妃的傅首爾轉身手撕白蓮花時,你有沒有期待?


《奇葩說》終於逼死了奇葩


我有的。

兩個高階奇葩之間的撕逼想必是一場比奇葩說總決賽還要好看的罵戰,新穎而奇特的立意,邏輯嚴密文采飛揚的攻辯,還有一個既接地氣又上價值的結局,他們的罵戰一定是文明又好看的,他們的爭端一定是脫離低級趣味的。

最終,我看到了,一場由做頭髮引發的扯衣領、指甲扣、推推搡搡,連帶辱及父母的普通老孃們兒掐架,以及一場你給我道歉,我偏不給你道歉,好,你等著的翻小船式秋後算賬。

唯一貫徹了她們在臺上的理性高度的細節是,這兩位婦女堅持要上升到法律的高度。

她們以普通老孃們兒的方式開撕,又失去了普通老孃們兒的豁達。

2017年第四季奇葩說半決賽,姜思達被淘汰,其粉絲質疑黑幕,引來了馬薇薇的路見不平拔刀自宮。

米未對思達的偏向,辯手私下的運作,現場的不平等待遇,觀點的偷樑換柱,這些不為人知的幕後操作,讓看上去簡單開朗的奇葩說,忽然露出了成年人世界應有的灰色。

這再一次證實了臺上的bibi都是扯,真正掐起來沒人講道理。

舞臺上他們宣揚婚姻不易,且行且珍惜,臺底下跟男朋友一起手撕前妻。

節目中這群正能量戰士告訴大家努力工作,遠離Bitch,轉身又抱團站隊,為名利開戰。

當這些口吐人生金句,夢想仗劍天涯的人生鬥士,跟常人一樣追名逐利,排除異己,不斷上演著口水狗血的八點檔劇情,人們發現原來在生活這張華麗的袍子上,奇葩也不是變異的蝨子。

一樣的修為平平,一樣的見地有限,一樣的手段庸俗,一樣的吃相難看。那些對人性的透徹理解和堅定的人生宣言,不過是一套誘人跑票的漂亮說辭。

人生何止初相見,人設總有坍塌時。

2

崩塌的人設是從一座冰山上掉下來的。

“找回四年前的我們”,第五季開播前,米未CCO牟頔一再強調,團隊需要摒棄自我膨脹和自嗨心態。

2015年,綜藝節目走出電視,也走出了某些看不見的禁忌。《奇葩說》的出現震驚四座,被稱為內地第一個“敢說真話”的綜藝。


《奇葩說》終於逼死了奇葩


這個不買版權的“嚴肅”辯論節目網羅了祖國大地奇形怪狀的各色妖孽,潑辣蛇精男,剩鬥士御姐,麻辣教師,自閉辯咖,出櫃名媛。他們特立獨行,彪悍生猛,敢言人之不敢言,為少數派發聲。

在那個辯論尚未成套路的年代,奇葩們講自己的故事,性感地揭開生活角落裡的猥瑣。

奇葩是疲憊生活的英雄夢想,《奇葩說》是庸常生活裡一塊多元而有趣的自留地。


《奇葩說》終於逼死了奇葩


當想找到四年前的我們的奇葩說第五季迴歸,新的賽制新的規則新的奇葩,卻沒能如期迎來新的觀眾。

“看慣了神仙打架真的受不了菜雞互啄”。

新一季選手嘶吼式的辯論,撒潑式的表演,毫無邏輯缺乏營養的內容,成了吐槽的重災區。死忠粉們紛紛留下一聲嗟嘆,然後頭也不回地關上了愛奇藝。


《奇葩說》終於逼死了奇葩


收視滑落,評分再創新低,粉轉黑。

奇葩說到底怎麼了?

有人詬病《奇葩說》沒有了說,只剩奇葩了。

仔細一看,不禁想問,奇葩在哪呢?

這檔“嚴肅的辯論節目”走到第五季,終於越做越像辯論節目了。

經過了前四季,辯論的套路已成公開的秘密。觀點+段子+金句,選手們依樣畫瓢,他們並不誇口自己是奇葩,只是認為如果這就是辯論,自己也能上。

新奇葩們帶著套好的模板在臺上盡情表演,評論席上BBKing教練在用辯論的那一套擇優而錄。

“這個觀眾會買單”,“這種打法很吃虧”,“他說的很有道理可就是不招人喜歡”。

你在套路奇葩說,深諳套路的評委在樓上套路你。

為了增加比賽的可看性,第五季採取了全方位立體式報道,開發了衍生系列《備戰間》。在備戰間裡,老奇葩給新奇葩傳授辯論技巧,戰略戰術,幫助梳理邏輯,提出修改意見。新奇葩們宛如一根根旁逸斜出的小樹苗,被修剪成觀眾喜歡的可愛模樣。


《奇葩說》終於逼死了奇葩


節目組本以為有老殭屍協助,新手們不會垮掉,可選手們到了臺上紛紛拿出小本,開啟了朗誦模式,視觀眾如空氣。拔苗助長的菜鳥們用不出師傅傳授的大招,自己的武功也廢了。

這個舞臺還會再誕生新的表達方式嗎?


《奇葩說》終於逼死了奇葩

3

一個越來越向辯論打造的節目,觀眾卻認為越來越不像辯論。

明明要增加娛樂性,反而讓觀眾嚴肅了。

這是一個尷尬的悖論。

IP老化,口碑下滑,用戶流失,粉絲長大。如何獲取新的粉絲,俘獲當下年輕人的心成了米未團隊突圍的重心。

“我們希望吸引更多年輕用戶進來”,早在《奇葩說5》籌備之際,馬東就公開表示,這一季《奇葩說》是拍給95、00後看的。

為此,團隊進行了大量調研,對象都是95、00後,分析研究後對整個節目進行了大刀闊斧的改革。賽制上四大站隊、1v1辯論、開槓賽、30s求生欲,Battle感十足,更瘋更刺激,被網友戲稱為《中國有奇葩》+《奇葩101》。經過層層調研的每一道辯題,刻意減少了哲學思辨,離生活更近更接地氣。

“愚人水該不該喝”,“世界需不需要超級英雄”這樣的腦洞題大幅減少,取而代之是“混得Normal該不該去同學會?”、“男朋友氪金打賞女主播該不該分手”。

這個提示“40歲以上人群請在90後陪同下觀看”的節目,正慢慢地拋下了接近30的90後,迫不及待地奔向00後的懷抱。

環視四周,偶像養成、真人觀察、體驗探險,網綜全面崛起,親爹愛奇藝又有了新寵《偶像練習生》,5年級的奇葩說爆發出前所未有的求生欲。

曾經自嗨的奇葩星球,面對更加任性的00後,他們選擇主動靠近。

只是,主動靠近的,還是奇葩嗎?

4

“第一季到第五季,我要進步,我要讓自己變成馬薇薇,我知道現在我講段子滿足不了你們了,所以我要用邏輯來征服你們,但其實我很難過,因為我發現我是《奇葩說》最虛偽的一個人,為了贏,我在改變我自己,連我自己都不喜歡我自己了”。

在最新一期的《奇葩說》中,肖驍哭了。

哪怕眼淚也是臺本,我相信這臺本中有些真實。

《奇葩說》第一季先選奇葩再打辯論,隨著《奇葩大會》的切割獨立,後者迎來了真奇葩,前者淪為了辯論場。專業辯手越來越多,專業能力越來越佔優勢。

肖驍也被成功招安進入統一的表達方式,再也看不到他懟天懟地,破口大罵“我都娘成這個樣子都不想AA制,你個純爺們,居然還AA制!”


《奇葩說》終於逼死了奇葩


再也遇不到範湉湉現身說法,實實在在,真真切切地講自己的故事。


《奇葩說》終於逼死了奇葩


越來越多角度的立論,越來越嚴密的邏輯,越來越熟悉的套路。

節目組試圖通過激烈的賽制,速成的培訓,讓新手成長為一流辯才,量產出第二個肖驍,第二個馬薇薇,第二個姜思達。然而,不是誰都能用撒潑讓觀眾買單,不是誰都能用毒舌讓臺下沸騰,不是誰都能樹起一個名媛人設,說什麼都讓人慾罷不能。


《奇葩說》終於逼死了奇葩


《奇葩說》終於逼死了奇葩


”好像中國有意思、能辯論的人都被我們挖光了。”

製作人李楠楠在一次採訪中坦言,奇葩真的青黃不接了。

當初馬東是真的在選奇葩,第五季選手更會說話了,卻沒幾個真正知道自己在說什麼。

看著奇葩說的觀眾也越來越會說話了,卻也越來越難被說動了。

觀眾不是對辯論免疫了,只是對套路免疫了。

“《奇葩說》似乎從一個個人格獨立個性鮮明的個體,逐漸變成了一個帶著「奇葩」符號標籤的群體。”

奇葩說會垮掉嗎?在他們努力飼養奇葩的路上。

以上。

貪財好色的花兒街致力於為大家帶來更有價值的閱讀。原創轉載請註明來源花兒街參考(zaraghost)、作者,侵權必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