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產圈跳槽不完全指南

職場就是動物園,互聯網有貓有狗有螞蟻,地產圈有牛有狼有駱駝,近期想跳槽不妨看一看

來源:濤哥雜談(ID:jerryhetalk)

行業大勢:強者恆強,弱者滅亡

今天的地產行業,如果講關鍵詞,可以想到很多,比如:收併購、多元化、新業務等等。

但歸根結底,如今這個行業的競爭本質,只有:規模為王,強者恆強!

地产圈跳槽不完全指南

規模第一的碧桂園,一年要拿400-500塊地,相比拿幾十塊地的房企,其靈活性和抗風險能力都大大增強。

規模第二的萬科,2014年啟動多元化,如今商業、物流、教育、裝修、長租公寓全面開花,成為多個領域的領頭羊。

規模第三的恆大,以前一直被同行嘲笑高負債、低利潤、不賺錢。沒想到2017年稍一發力就釋放出400多億利潤,股價漲了5倍多,許老闆直接成為中國首富。

一切的優勢都來於自規模,規模已經不是追求問題,而是生存問題!

2016年TOP30房企市場佔有率為30%,2017年已經提升至40%,濤哥預計今年將突破50%。大企業佔有率的提升,必然以吃掉小企業為代價,並且越是巨獸,吃的越多,成長越快。

地产圈跳槽不完全指南

碧桂園2017年業績增幅80%,融創業績增幅140%,而小企業增長個20%就已經沾沾自喜,殊不差距越來越大, 追趕已毫無希望。地產行業的今天轟轟烈烈的排名之爭,將在五年內宣告終結,30強格局將完全鎖定,排名靠後的企業再也無法追上領先者,只能等待被吞併的命運。

地产圈跳槽不完全指南

因此,對計劃跳槽的地產人,建議:對標30強或有潛力進入30強的房企,為未來的發展留下後路,50強以後的公司要慎重加入。

企業選擇:名企鍍金,新秀變現

30強內,如何選擇企業,是一門學問,一步棋錯,可能滿盤皆輸。

公司選擇必須和自身的發展階段與個人追求相適應,知己知彼,才不會走錯。將房企劃分為金牛、黑馬、悍狼、駱駝四種特質,幫助大家理解和選擇。

地产圈跳槽不完全指南

金牛

優勢:老牌房企,發展穩健,體系健全,能培養人,適合應屆生加入打基礎,或缺乏知名房企背景的人加入鍍金。

不足:人才儲備已經較完善,關鍵崗位人員穩定,機會更多留給管培生,社招人才會遇到明顯的發展瓶頸。

典型:萬科 中海 龍湖 金地 世茂

黑馬

優勢:發展迅速,敢於用人,薪酬較高,內部晉升機會多,適合希望快速成長的應屆生,或名企經理人兌現個人價值。

不足:體系建設尚不全面,對個人能力要求高,在高速奔跑中必然要面臨變化和調整,對適應能力挑戰較大。

典型:旭輝 正榮 陽光城 泰禾 中南 新城

駱駝

優勢:大型國企,實力雄厚,穩定均衡,重視長期服務,適合希望穩定發展的應屆生,或注重工作與生活平衡的成熟人才。

不足:薪酬競爭力偏弱,晉升速度稍慢,市場價值需較長時間積累才能展現,相對安逸的氛圍可能導致未來跳槽到狼性企業會難以適應。

典型:保利 綠地 華潤 綠城 招商 金茂 中鐵建 綠城 遠洋地產 首創

這裡要特別說明,金茂不是一家典型的國企,不僅有國企雄厚的實力,同時發展極其迅速,兼具黑馬的速度與駱駝的穩健。

悍狼

優勢:增速兇猛,打法彪悍,強調狼性與競爭,用人開放,大浪淘沙,適合彪悍出挑的年輕人,或期望獲得更大管理平臺且能力強勁的成熟人才。

不足:管理層收入很高但基層收入偏低,強勢的狼性文化需要適應,大浪淘沙的用人模式導致個體的“平均成才率”偏低。

典型:碧桂園 恆大 融創 中梁 華夏

個人發展:不進則退,速度為王

人生追求沒有對錯,比如相比升職加薪,有些人更注重工作和生活平衡,但從長遠來看,地產行業人才競爭愈發激烈,大魚吃小魚,後浪推前浪,一旦錯過發展的黃金年齡,後續的每一步都會變的非常艱難。

地產行業最需要職業輔導的有四類人:

1、應屆畢業生:作為職業生涯的起點,公司、職位、地點都是影響重大的因素,需要綜合考慮而不能只看品牌和排名。

比如金牛型企業的成本崗和黑馬型企業的投資崗相比,後者的發展速度可能更快;比如大公司的三線城市和小公司的一線城市相比,可能後者未來的職業機遇更多。

2、上升期人才:上升期的中基層骨幹,跳槽應關注專業能力與管理能力的積累,要麼去專業度更高的公司加強縱深,要麼尋求更大的管理範圍橫向擴展。

比如設計條線應首選產品力強的公司,而營銷條線則更注重管理體量的擴大,哪裡能更快提升核心競爭力,就應該選哪個。

3、名企經理人:金牛、駱駝類房企中的成熟管理層,要不要跳槽往往是個難題,很多人在“想跳又不敢跳”的矛盾中白白浪費時間,一晃就過了40歲。

濤哥認為,職場人最應該警惕的就是“舒適區陷阱”。同一崗位幹三年,雖然遊刃有餘,但能力卻開始原地踏步,市場上對管理人才的年齡線在不斷壓低,不要等到沒人要了才後悔。

4、乙方轉甲方:這類人最為可惜,很多朋友背景和資質很好,本可以一畢業就進入大型甲方,然而卻聽信錯誤言論選擇了乙方,現在想轉甲方卻發現困難重重。

甲方人才越來越飽和,從乙方招人越來越少,所以想轉甲方就要現在開始大量投簡歷。

求職跳槽:勇於接觸,謹慎選擇

很多人擔心看外部機會或去面試,可能會被東家知道,影響自己的職業前途,事實上這真是杞人憂天。

中國有句俗話,樹挪死,人挪活。一個人的價值,只有放在市場中檢驗,才能得到真實和公平的評估。

通過接觸機會,你可以知道市場對自己的定價,從而判斷目前的公司是否還有留下的必要。

對公司來說,如果認為你是核心人才,一定會想方設法的挽留;而如果壓根沒打算提拔你,自然也不會付出保留的成本,那你留著也是毫無意義。

所以,地產人應以開放的心態,接受外界的聯繫,瞭解自身的市場價值。但最終選擇時卻要從多方位慎重考量,以免不慎入坑。

從求職跳槽的方法看:

1、年輕人要增加曝光度:可以在前程無憂、智聯、獵聘等網站更新簡歷並設為開放狀態,讓更多HR和獵頭能夠看到你,等機會送上門;

2、中高層要認識好獵頭:對成熟人才來說,公開簡歷可能導致騷擾電話,此時獵頭的作用就非常重要,結識一些業內資深的獵頭,即使沒想跳槽,他們也能給你提供很多市場信息和職業發展的建議。

3、朋友圈要多幾位HR:地產HR一半以上都在搞招聘,每天與大量候選人溝通談offer,對不同企業的優劣勢瞭如指掌,在職業規劃的關鍵時刻,聽聽HR朋友的建議,可以有效的避免走彎路。

地产圈跳槽不完全指南

你的公司是什麼動物呢?

End

更多線下課程

地产圈跳槽不完全指南地产圈跳槽不完全指南
地产圈跳槽不完全指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