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产圈跳槽不完全指南

职场就是动物园,互联网有猫有狗有蚂蚁,地产圈有牛有狼有骆驼,近期想跳槽不妨看一看

来源:涛哥杂谈(ID:jerryhetalk)

行业大势:强者恒强,弱者灭亡

今天的地产行业,如果讲关键词,可以想到很多,比如:收并购、多元化、新业务等等。

但归根结底,如今这个行业的竞争本质,只有:规模为王,强者恒强!

地产圈跳槽不完全指南

规模第一的碧桂园,一年要拿400-500块地,相比拿几十块地的房企,其灵活性和抗风险能力都大大增强。

规模第二的万科,2014年启动多元化,如今商业、物流、教育、装修、长租公寓全面开花,成为多个领域的领头羊。

规模第三的恒大,以前一直被同行嘲笑高负债、低利润、不赚钱。没想到2017年稍一发力就释放出400多亿利润,股价涨了5倍多,许老板直接成为中国首富。

一切的优势都来于自规模,规模已经不是追求问题,而是生存问题!

2016年TOP30房企市场占有率为30%,2017年已经提升至40%,涛哥预计今年将突破50%。大企业占有率的提升,必然以吃掉小企业为代价,并且越是巨兽,吃的越多,成长越快。

地产圈跳槽不完全指南

碧桂园2017年业绩增幅80%,融创业绩增幅140%,而小企业增长个20%就已经沾沾自喜,殊不差距越来越大, 追赶已毫无希望。地产行业的今天轰轰烈烈的排名之争,将在五年内宣告终结,30强格局将完全锁定,排名靠后的企业再也无法追上领先者,只能等待被吞并的命运。

地产圈跳槽不完全指南

因此,对计划跳槽的地产人,建议:对标30强或有潜力进入30强的房企,为未来的发展留下后路,50强以后的公司要慎重加入。

企业选择:名企镀金,新秀变现

30强内,如何选择企业,是一门学问,一步棋错,可能满盘皆输。

公司选择必须和自身的发展阶段与个人追求相适应,知己知彼,才不会走错。将房企划分为金牛、黑马、悍狼、骆驼四种特质,帮助大家理解和选择。

地产圈跳槽不完全指南

金牛

优势:老牌房企,发展稳健,体系健全,能培养人,适合应届生加入打基础,或缺乏知名房企背景的人加入镀金。

不足:人才储备已经较完善,关键岗位人员稳定,机会更多留给管培生,社招人才会遇到明显的发展瓶颈。

典型:万科 中海 龙湖 金地 世茂

黑马

优势:发展迅速,敢于用人,薪酬较高,内部晋升机会多,适合希望快速成长的应届生,或名企经理人兑现个人价值。

不足:体系建设尚不全面,对个人能力要求高,在高速奔跑中必然要面临变化和调整,对适应能力挑战较大。

典型:旭辉 正荣 阳光城 泰禾 中南 新城

骆驼

优势:大型国企,实力雄厚,稳定均衡,重视长期服务,适合希望稳定发展的应届生,或注重工作与生活平衡的成熟人才。

不足:薪酬竞争力偏弱,晋升速度稍慢,市场价值需较长时间积累才能展现,相对安逸的氛围可能导致未来跳槽到狼性企业会难以适应。

典型:保利 绿地 华润 绿城 招商 金茂 中铁建 绿城 远洋地产 首创

这里要特别说明,金茂不是一家典型的国企,不仅有国企雄厚的实力,同时发展极其迅速,兼具黑马的速度与骆驼的稳健。

悍狼

优势:增速凶猛,打法彪悍,强调狼性与竞争,用人开放,大浪淘沙,适合彪悍出挑的年轻人,或期望获得更大管理平台且能力强劲的成熟人才。

不足:管理层收入很高但基层收入偏低,强势的狼性文化需要适应,大浪淘沙的用人模式导致个体的“平均成才率”偏低。

典型:碧桂园 恒大 融创 中梁 华夏

个人发展:不进则退,速度为王

人生追求没有对错,比如相比升职加薪,有些人更注重工作和生活平衡,但从长远来看,地产行业人才竞争愈发激烈,大鱼吃小鱼,后浪推前浪,一旦错过发展的黄金年龄,后续的每一步都会变的非常艰难。

地产行业最需要职业辅导的有四类人:

1、应届毕业生:作为职业生涯的起点,公司、职位、地点都是影响重大的因素,需要综合考虑而不能只看品牌和排名。

比如金牛型企业的成本岗和黑马型企业的投资岗相比,后者的发展速度可能更快;比如大公司的三线城市和小公司的一线城市相比,可能后者未来的职业机遇更多。

2、上升期人才:上升期的中基层骨干,跳槽应关注专业能力与管理能力的积累,要么去专业度更高的公司加强纵深,要么寻求更大的管理范围横向扩展。

比如设计条线应首选产品力强的公司,而营销条线则更注重管理体量的扩大,哪里能更快提升核心竞争力,就应该选哪个。

3、名企经理人:金牛、骆驼类房企中的成熟管理层,要不要跳槽往往是个难题,很多人在“想跳又不敢跳”的矛盾中白白浪费时间,一晃就过了40岁。

涛哥认为,职场人最应该警惕的就是“舒适区陷阱”。同一岗位干三年,虽然游刃有余,但能力却开始原地踏步,市场上对管理人才的年龄线在不断压低,不要等到没人要了才后悔。

4、乙方转甲方:这类人最为可惜,很多朋友背景和资质很好,本可以一毕业就进入大型甲方,然而却听信错误言论选择了乙方,现在想转甲方却发现困难重重。

甲方人才越来越饱和,从乙方招人越来越少,所以想转甲方就要现在开始大量投简历。

求职跳槽:勇于接触,谨慎选择

很多人担心看外部机会或去面试,可能会被东家知道,影响自己的职业前途,事实上这真是杞人忧天。

中国有句俗话,树挪死,人挪活。一个人的价值,只有放在市场中检验,才能得到真实和公平的评估。

通过接触机会,你可以知道市场对自己的定价,从而判断目前的公司是否还有留下的必要。

对公司来说,如果认为你是核心人才,一定会想方设法的挽留;而如果压根没打算提拔你,自然也不会付出保留的成本,那你留着也是毫无意义。

所以,地产人应以开放的心态,接受外界的联系,了解自身的市场价值。但最终选择时却要从多方位慎重考量,以免不慎入坑。

从求职跳槽的方法看:

1、年轻人要增加曝光度:可以在前程无忧、智联、猎聘等网站更新简历并设为开放状态,让更多HR和猎头能够看到你,等机会送上门;

2、中高层要认识好猎头:对成熟人才来说,公开简历可能导致骚扰电话,此时猎头的作用就非常重要,结识一些业内资深的猎头,即使没想跳槽,他们也能给你提供很多市场信息和职业发展的建议。

3、朋友圈要多几位HR:地产HR一半以上都在搞招聘,每天与大量候选人沟通谈offer,对不同企业的优劣势了如指掌,在职业规划的关键时刻,听听HR朋友的建议,可以有效的避免走弯路。

地产圈跳槽不完全指南

你的公司是什么动物呢?

End

更多线下课程

地产圈跳槽不完全指南地产圈跳槽不完全指南
地产圈跳槽不完全指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