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百年研究误区

红楼梦百年研究误区

一、不研究文本,用研究作者代替

很多人,不读红楼梦了,只研究所谓的曹雪芹。首先,作者是不是曹雪芹,还不一定。就算是曹雪芹,那作者也不能代替作品啊。很多小说,都有作者的影子,甚至相当于自传。但小说毕竟是小说,绝对不能和作者一一对应,更不能用生活直接去解释小说。

二、不管时代,用现在的观念去分析人物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观念和道德。我们不能用现在的观点去评价别人。比如说,我们不能因为古代的诗人经常去妓院,就说他不是个好人。比如说,有的人经常责怪宝钗不反抗,甚至嘲笑袭人她们愿意当小老婆。那个时代,妇女怎么反抗?那是封建社会啊。自由恋爱在六七十年代都是不大允许的啊。建国后,妇女都不敢随便离婚。所以说,这是站着说话不腰疼。再说袭人,她是个丫环,你想让她树立什么理想?做妇女干部?这就像一个猴子想进小学一样,根本不可想象。一个丫环,她的最高级别就是小老婆啊。再说,在过去,做小老婆也是妇女正常的一种身份啊。

三、喜欢一个人,就不提他的缺点;讨厌一个人,就不提他的优点,甚至无中生有地,主观臆断地评价人物

宝钗,肯定不是一个十全十美的好人。但是,你要想说她的缺点,那必须有证据啊。有的人断章取义,抓住一句话,就大做文章。更有甚者,把宝钗做好事,都说成是别有用心。黛玉,是不错的。但是她小心眼,喜欢挖苦人。不说这个,就说有些人探讨的道德问题,黛玉也不怎么样啊。宝玉,喜欢女孩子,有人就说他反封建。这是什么呀?他不喜欢老婆子怎么不提了。我觉得,喜欢女孩子,就是对真善美的自然热爱,千万别拔得那么高。宝玉,顶多算一个艺术家,离革命者差远了。其实,宝玉的成长,和大部分人的成长史一样,由单纯变复杂,由清高变世俗。有人甚至说袭人是一个特务,她害死了晴雯。这不是诬陷吗。只要看过原著,都会知道,王夫人注意晴雯 ,主要是老婆子们告状,她根本没有更多的情报。再说了,如果袭人告状,那王夫人早就把晴雯打死了。袭人确实提醒过王夫人,不过那绝对不是告状。其原因,我在《大白话红楼梦》中有说明。再说贾政,有人根据名字谐音,说他贾正经。可人家确确实实是真正经啊!有人说了,贾母都说贾政年轻的时候也很胡闹了。这估计没错,可那时年轻的时候啊,年轻的时候犯过错误,后边就不能饶恕了吗?我们人都是这样,年轻时都犯错误,可到了老年,却无法忍受年轻人的错误。

四、无限拔高作品,让作品神秘化

红楼梦是一部伟大的作品,它的伟大就在于展示了一个时代,写出了特殊时代的人性。有人说这是反封建,有人说是革命。如果真是这样的,这部作品早就完蛋了。其实,它就是通过几个人,通过一个家庭,反映一个时代。另外,很多人把红楼梦看作了密电码,看作是反清复明的什么东西,这就不好了,也就没有意思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