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統一天下的時候,世界上的其它地區正在發生什麼?

一隻漂亮的花狸


秦始皇是中國歷史上第一位皇帝,生卒年為公元前259年至公元前210年,公元前247年繼承秦國王位,前238年親政,前221年稱帝,他親手締造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帝國。秦帝國的建立標誌著商周文明的落幕與帝國文明的冉冉升起。那麼這一時期世界其他地方都發生著什麼呢?

秦帝國

歐洲文明區曾經耀眼的希臘文明隨著公元前5世紀末的伯羅奔尼撒戰爭結束而在本土式微,但又隨著亞歷山大大帝的的征服而走向世界,這一時期被稱為“希臘化時代”。“希臘化時代”覆蓋的地區很廣泛,主要包括埃及、小亞細亞、兩河流域文明區以及西亞直到印度西部地區。主要表現為一系列的繼業者國家,公元前323年亞歷山大大帝去世後,他麾下的大將們瓜分了帝國的領土,經過繼業者戰爭之後,形成四個比較穩定的帝國:

馬其頓和希臘本土的安提柯王朝;埃及的托勒密王朝;敘利亞和兩河流域的塞琉古王朝;小亞細亞的阿塔羅斯王朝。

繼業者國家

塞琉古王朝是繼業者國家中繼承了帝國最大領土的一個,也是最主要的一個。公元前247年,帕提亞從塞琉古王朝統治下獨立而出,也即後來在卡萊戰役中大敗羅馬軍團的帕提亞帝國,也即西漢時張騫鑿空西域後東漢使節甘英曾經到達過的安息帝國。

帕提亞帝國

托勒密埃及是亞歷山大大帝麾下大將托勒密於公元前305年開創的,既是埃及的希臘化時代,又是埃及的最後一個法老王朝。托勒密王朝在埃及實施了中央集權的專治統治,在由馬其頓-希臘人掌握實權的基礎上,很好的籠絡了埃及的神廟祭司集團,維護了舊有的宗教秩序及統治秩序,遵奉埃及神靈,並修建了古埃及規模最大的卡納克神廟。兩種文化在埃及得到了比較好的融合,直至公元前30年,被羅馬共和國滅亡。在秦始皇統一六國期間,托勒密埃及正與塞琉古王朝進行著爭奪敘利亞的戰爭,這場戰爭把兩個帝國都拖上了衰落之路。

托勒密三世金幣

除卻“希臘化時代”,希臘文明的火種在羅馬共和國獲得了新生。此時歐洲的主角無疑當數羅馬共和國。

秦始皇繼秦國王位時,建立共和制兩個半世紀的羅馬共和國正在忙活著把地中海變成自己的內湖。先是衝著地中海南岸的傳統航海大國迦太基喊了一聲“你瞅啥?”,迦太基回答“瞅你咋滴”,然後,就沒有然後了。自公元前261年起,三次布匿戰爭跨越百多年,至公元前146年,迦太基成為羅馬的阿非利加行省。

第二次布匿戰爭(公元前218年-前202年)示意圖

而與此同時,對迦太基的盟友——巴爾幹半島的馬其頓王國,羅馬共和國一直保持強大軍事壓力,使其不敢妄動,並在布匿戰爭局勢基本穩定之後,忙裡偷閒,用了60多年時間於公元前146年將馬其頓——即繼業者國家中的安提柯王朝也收入了囊中。

最後說一下印度。秦始皇時期印度孔雀王朝的阿育王(公元前273-公元前236年)時期。這一時期是印度古代史上難得的大一統時期,阿育王時期的帝國版圖幾乎統治了整個印度次大陸。孔雀王朝的統治體制與其他帝國類似,也是中央集權的君主專制體制。孔雀王朝時期的印度種姓制度已經非常成熟,並在此基礎上建立了奴隸制的農業經濟形態。除了依靠種姓制度和官僚體制進行統治之外,阿育王還與佛教建立了良好的關係,以至於晚年的他直接皈依了佛門。佛教在組合社會矛盾以及外交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在此背景下佛教也走出印度國門,將影響力擴展到了中亞、希臘以及東南亞地區。在這一過程中,與不同文化進行融合與碰撞,佛教在宣揚教義的同時也吸取了其他文化的元素來豐富了自己的內涵。

孔雀王朝時期的印度

這樣一看,好像世界各地文明區的發展程度都差不多,除羅馬共和國之外,其他地區都進入了中央集權的帝國時代,雖有不同,但不失大體。需要指出的是,所有這些統治體制都是建立在彼時彼地彼境的基礎之上的,簡單說就是統治體制是在經濟基礎等各種因素的綜合影響下所做出的最優選擇,適合的就是最好的,所以並沒有什麼必要進行比較孰優孰劣。


海子蔚藍


公元前230年~前221年,秦始皇滅六國,一統華夏。

與此同時的世界,古埃及和兩河文明已經消亡,世界的主要文明區變成了中國、印度、波斯和歐洲。

1,自東向西第一站――印度

此時的印度處於第一個統一的帝國――孔雀帝國統治之下。

孔雀帝國的巔峰阿育王在兩年前(公元前232年)去世,從此孔雀帝國開始走下坡路,並於公元前188年崩潰。

2,第二站――波斯

赫赫一時的波斯帝國被亞歷山大大帝滅了之後,亞歷山大帝國一分為三:波斯的塞琉古王朝、埃及的托勒密王朝、希臘的馬其頓王國。波斯地區屬於塞琉古王朝統治。

從公元前3世紀中葉開始,塞琉古王朝與埃及的托勒密王朝爭奪巴勒斯坦,導致東部領土大部分喪失。伊朗東北部的帕提亞(安息)和中亞的巴克特里亞王國相繼獨立。

秦始皇統一中國的同時,塞琉古的安條克三世(號稱大帝,前223~前187在位)以20年的不斷戰爭逐步收復了東部已失的領土。

3,第三站――希臘和羅馬

此時的希臘巔峰――亞歷山大帝國已經終結,馬其頓王國江河日下。

公元前168年,馬其頓王國亡於羅馬,至公元前146年,羅馬佔領希臘全境,希臘時代從此徹底結束。

此時的羅馬開始崛起,羅馬和迦太基正在爭奪地中海的霸權。

公元前264~前146年,兩國為爭奪地中海沿岸霸權發生了三次戰爭:


當秦始皇統一中國時,羅馬處於第二次布匿戰爭(前218年-前201年)時期。

這一時期迦太基主帥漢尼拔率6萬大軍穿過阿爾卑斯山,入侵羅馬。羅馬則出兵迦太基本土,漢尼拔回軍馳援,迦太基戰敗,喪失全部海外領地,交出艦船,並向羅馬賠款。

從此,迦太基的海上霸主地位徹底破產,羅馬成了西地中海的霸主,布匿戰爭為羅馬將地中海變成內湖奠定了基礎。


心向青山



秦始皇統一六國的時間是公元前230~221年相繼滅了東方的六國,統一了中國的主要地區。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封建王朝,他以自己的功績超過三黃五帝,所以稱自己為皇帝。在位期間採取了一系列措施促進了社會的發展,具體是統一度量衡、統一文字、車同軌。與此同時世界上發生的重大事件主要有亞洲的孔雀帝國(古印度摩揭陀國奴隸制王朝)、羅馬共和國、塞疏古王朝、托勒密王朝等主要的帝國,簡單的說說這幾個帝國。

1、孔雀帝國

為什麼叫孔雀帝國呢,據史料記載因其創建者出身於一個飼養孔雀的家族而得名,在他建立了王朝之後,就以飼養的孔雀為名。公元前3世紀阿育王逐漸在印度建立龐大的政權,開拓了廣闊的疆域,佛教開始興盛並向外傳播。阿育王死後,他的兒子據地獨立,原來在帝國內處於半獨立狀態的安度羅也在南部慢慢宣佈獨立,分散了阿育王建立的王朝,摩揭陀國在恆河流域繼續維持統治約50年。約公元前187年,摩揭陀國末代帝王被大臣普沙密多羅·巽伽所殺,至此引發了國內的內亂和各部落之間的爭鬥,孔雀帝國正式結束,該王朝是第一個基本統一印度的政權,和中國的秦始皇統一六國時間大致相同。





2、羅馬共和國

公元前509年~27年建立的王朝,羅馬共和國的建立可以說為現在西方國家的法律提供了依據,在共和國內實行三權分立制度,即元老院、執政官、部族會議組成。到了公元前27年屋大維逐漸掌握了大權成為實際上的皇帝,至此羅馬共和國宣告結束,羅馬帝國建立。



3、塞疏古王國

在今天的伊朗一帶,波斯人在公元前312年~公元前64年建立了塞疏古王國,也叫塞疏西王朝。這個王朝靠近古希臘和古印度,在借鑑了其他國家的政權後,也推行國王崇拜,強化王權,建立專制主義的封建王朝。在建立的前期塞琉古王朝試圖通過各地的希臘—馬其頓人城市和移民地來達到轄下各民族政治、經濟、文化上的統一,實行嚴密的等級制度和奴隸制度,從而保證對各地的控制。




4、拖勒密王朝

不得不說古埃及人在北非的智慧和勇氣,在這片沙漠上逐漸形成了強大的國家統一王朝。大約在公元前305年~公元前30年在建立了君主制度的專制主義王朝,王朝疆域最鼎盛時包含埃及、安納托利亞南部、以色列的一些地區、敘利亞南部和一些地中海的島嶼公元前51年王朝慢慢的衰落到滅亡。







對於歷史的發展,我們要從橫向和縱向比較,世界不是一個孤立的個體。往往一件事情的發生都會引起其他事物的變化,把全世界的歷史發展進行一個整體的研究就會對這個世界有一個新的看法


唐明皇之解說


公元前247年,秦王政繼位,時年13歲,由“仲父”呂不韋輔政,公元前238年,秦王政親政,鞏固政權,吸納人才。公元前230開始了滅六國統一中國的步伐。公元前221年,建立起大一統的中央集權國家,史稱秦始皇。秦始皇統一中國的時候,世界上其他地區也在發生著深刻的變化。

羅馬共和國與迦太基之布匿戰爭

公元前264年到公園前146年,羅馬共和國和迦太基之間為爭奪地中海霸權進行了三次布匿戰爭。

第一次從前264年斷斷續續進行到前241年,以迦太基戰敗而告終。羅馬制定了一系列的合約條款,迦太基不僅失去了土地,還面臨鉅額賠款。兩國簽訂合約後,並沒有就此消停。羅馬想要的更多,而迦太基也不甘心失敗。於是一系列小的爭端和較量還在進行。

公元前237年,哈米爾卡決心征服伊比利亞半島,年僅9歲的漢尼拔執意跟隨,在接下來的九年裡,迦太基多取了一些土地,又奪回了一些土地,逐漸在西班牙建立政權。公元前228年,哈米爾卡犧牲,漢尼拔的姐夫擔任軍事將領繼續戰鬥。最終建立新迦太基城,並在公元前226年,同羅馬共和國簽訂合約,以埃布羅河為界,劃分伊比利亞半島。

公元前221年,漢尼拔的姐夫被殺,漢尼拔被推舉為新的軍事統帥。漢尼拔始終謹記父親的臨終遺言,誓要打敗羅馬共和國,一雪前恥。

接下來的兩年裡,漢尼拔為提高聲望和對羅馬作戰進行了一系列的征服爭奪戰,公元前218年,第二次布匿戰爭開始。

漢尼拔領軍翻越阿爾卑斯山,進入意大利,同羅馬開戰。雖然漢尼拔的軍事能力很強,數次出其不意而以少勝多,然而沿線太長,補給不足,後援不給力,都讓漢尼拔難以戰勝羅馬。最終在公元前201年,迦太基戰敗。

埃及托勒密王朝與塞琉古王朝之第三次敘利亞戰爭

托勒密三世(前246年—前221年在位)和塞琉古二世(前246年—前225年在位)繼位後,為爭奪巴勒斯坦爆發第三次敘利亞戰爭,托勒密三世直接入侵塞琉古王朝,直接導致了伊朗東北部的安息和中亞的巴克特里亞王國的獨立。

古印度孔雀王朝

公元前269年,阿育王成為孔雀王朝的第三位國王。阿育王的前半生就是一部血腥史,據說他在爭奪王位的過程中殺害了99名兄弟姐妹,繼位後也是南征北戰,統一了整個的南亞次大陸。後半生的他放下屠刀,弘揚佛法,建立了諸多佛寺。

公元前232年,阿育王去世,他的兩個孫子相繼繼位,半個世紀後,孔雀王朝結束。


蕭曉四姑娘


秦始皇統一天下的時間段是公元前230年~公元前221年,共10年的時間。那麼這十年時間,世界上其它地區正在發什麼大事呢,且聽我一一道來:

1、公元前230年,索格狄亞那總督歐西德穆斯奪得王位,而這個國家就是巴克特里亞王國。

2、公元前229年,迦太基國王哈米爾卡遇害,哈斯德魯巴繼任,羅馬勢力進入希臘。漢尼拔之父哈米爾卡·巴卡為了改善迦太基的前景,出兵征服伊比利亞半島。 根據歷史學家李維(Livy)的記載,當時漢尼拔央求與父親同行時,哈米爾卡要漢尼拔在神殿內發下了終生與羅馬勢不兩立的重誓。當哈米爾卡在戰爭中陣亡之後,其婿哈斯德魯巴(Hasdrubal)繼任為統帥。

3、公元前228年,新迦太基建立,它將與強大的羅馬帝國一決雌雄!

4、公元前227年,撒丁尼亞與科西嘉成為羅馬行省;羅得斯發生了大地震!

5、公元前226年,羅馬帝國與迦太基新國王哈斯德魯巴訂立,該條約中迦太基人同意不在伊比魯斯河以北的地區採取軍事行動,保護了羅馬帝國的貿易。

6、公元前225年,阿基米德提出求圓面積定理,這使人們可以求得圓的面積,同時也知道了圓周率。

7、公元前224年,太陽神阿波羅巨像坍塌。羅得島連續發生毀滅性的大地震,島上四座城市均告毀滅,神像震坍倒地。有人說銅像沒法重新堅起,在公元七世紀被分解溶化製作其他器械,有人說銅像被盜走,賊船在海上遇風沉沒了。羅得斯島太陽神巨像(The Colossus of Rhodes)是七大奇觀中最為神秘,因為它只有五十六年的生命便因地震而倒下,至今考古學家仍未確定它的位置及外觀。

公元前224年,帕提亞帝國滅亡。帕提亞帝國(公元前247~公元224)( Parthian Empire )也即安息,建於前247年,開國君主為阿爾撒息,帕提亞大致相當於今伊朗的呼羅珊地區,在波斯帝國和塞琉西王朝時期是一個省。Parthia之名源自波斯遊牧民族——帕爾尼部落(Parni)之名,帕提亞人屬於白匈奴的一支;漢朝取其開國者Arsacids漢語音譯“安息”作為國名。

8、公元前223年,安提奧庫斯三世繼承了賽琉西的王位,他是個好大喜功的人,曾於公元前209-前204年間向東進攻波斯和大夏。公元前203-前197年間,他又向敘利亞、小亞細亞一帶擴張,先後得到了敘利亞南部、巴勒斯坦、小亞南岸和西岸的部分地區,其中包括希臘人在小亞的一些城市。

9、公元前222年,克里昂米尼三世統率的斯巴達軍隊在塞拉西亞戰役敗給了亞該亞同盟和馬其頓國王安提柯三世的聯軍,克里昂米尼三世被逼逃亡,斯巴達從此走向衰亡。

羅馬帝國佔領米蘭, 米蘭由公元前7世紀定居於波河流域的凱爾特人建立。公元前222年,長驅直入的羅馬軍團擊敗當地人,佔領了這裡的城鎮,並將它命名為Mediolanum,意為:"城市中心"。

10、公元前221年,漢尼拔成為迦太基的西班牙軍指揮官,為奪回失地,開始了第二次布匿戰爭。公元前221年,托勒密三世逝世,托勒密四世即位。為爭奪處於托勒密和塞琉西帝國之間的南敘利亞而爆發了第四次敘利亞戰爭,戰爭的結果使得這塊不屈不撓頑強抵抗的土地,仍然保留在托勒密帝國的手中。








大秦鐵鷹劍士



據歷史記載,當時在西班牙有一個叫漢尼拔的人成為北非古國迦太基的軍事統帥,他同羅馬帝國進行過多次戰爭,是一位很了不起的將軍,但最後被羅馬人逼死。

當時西亞還發生了南敘利亞與托勒密帝國之間的戰爭,結果托勒密帝國戰勝塞流西帝國,將南敘利亞吞併於自己的旗下。不久托勒密帝國的托勒密三世逝世。


到秦始皇逝世時,歐洲西亞方向也仍在戰爭中,公元前210年,羅馬攻克阿格里根特,佔據西西里全境。羅馬在當年還打算派兵支援西班牙,結果卻沒有一位高級將領願意領命,後來有個叫大西庇阿的人主動請命,才委派他前去。結果這個人還真取得了不小戰果,他不僅阻擋住了迦太基企圖支援在意大利的漢尼拔,還扭轉了戰爭局勢,將敵人趕出了伊比利亞半島。

由此可見,當時的世界基本有兩個中心,一個是東方的大秦帝國,在發生著劇烈的變革和一些動盪。另一個就是西方的羅馬帝國,也處於一個對外四處征戰用兵的時代。只是秦朝的國祚實在太短,當時的交通又實在太落後,所以兩大帝國的發展基本毫無交集,完全是處在兩條平行線上行駛的巨輪!(文/講史論教)


市井講史


公元前211年,秦王嬴政花費了將近十年的時間終於在這一年統一了天下,動亂了百年的春秋戰國就此結束,一個嶄新的時代也就此開始了。

在此時,世界其他地區正在發生這些事情。

歐洲

羅馬人已經成為了歐洲的霸主,此時還是羅馬帝國時代。



也正是在這一年,著名的將領漢尼拔被迦太基任命為統帥,開始了他的名將生涯。

非洲

在非洲有一個四大文明古國之一的古埃及,但是此時古埃及正處在戰爭時期,亞歷山大和羅馬把古埃及領土侵佔了。

美洲

這裡還是一些原始住民—印第安土著,他們還活在自己所想象的世界裡。



亞洲

在秦始皇滅韓國的前2年的時候,印度知名度最高的王阿育王剛剛去世,接下來孔雀王朝就發展宗教—佛教。



日本人在幹什麼?

此時的日本人還是原始人,穿著一雙草鞋,穿著草裙在和稀泥玩……


非常茴香豆


其中,最出名的是古馬其頓王國。



這個國家,是歷史公元前世界最強大的國家之一。

於公元前800年--146年建立在橫跨歐、亞、非三個大陸的中東大王國。

公元前355年,馬其頓國王,腓力二世發動了中希臘戰爭,征服希臘。

公元前334年,亞歷山大統領35000大軍和160艘戰艦開始東西征。

公元前331年征服波斯。

公元前301年發動了伊蘇斯戰爭。

公元前327年入侵古印度。

公元前323年,亞歷山大得惡性瘧疾病死。從此馬其頓一分為三。神聖的馬其頓童話破滅了。

其次,是羅馬共和國的建立。


羅馬共和國在公元前5世紀--前396年建立。羅馬人曾經和伊特魯利巴亞人發動過戰爭擴大了國土面積。

公元前390年--前331年,與高盧人發生過戰爭,羅馬失敗。

公元前264年--前164年,發動過三次布匿戰爭。

公元前215年--前148年發動過四次馬其頓戰爭。

那個年代,古埃及也沒有閒著。


那時托勒密國王在公元前321年與佩爾迪卡斯發生戰爭。

公元前312年托勒密發動了加薩戰爭入侵敘利亞。

前309年入侵希臘。

前306年在薩拉米斯戰役中失敗。

前303年托勒密登上王位。


那個時期在亞洲有孔雀帝國的崛起。

公元前320年,塞琉古王國國為王塞琉古.尼卡託 入侵孔雀國(國位旃陀螺笈多\\毛利亞)。

前261年孔雀國國王阿育王發動了征服羯陵伽戰爭。在這次戰爭中,阿育王二十萬將士,戰爭死十萬多。從此,阿育王

閉門思過,悔過自新,遁入空門。遊蕩各地,宣傳佛教。

那個時候,還有安息帝國的崛起。


地丁老師60838848020


秦始皇圖

秦始皇統一天下的時候,世界上的其它地區變化如下

亞洲

阿育王圖

孔雀王朝圖

桑奇佛教圖

印度阿育王去世之後孔雀王朝創建了佛教。

非洲

古埃及圖

羅馬帝國佔領了古埃及及其領土

美洲

古印第安人圖

印第安人如何擴大自己的領地,為子孫後代建一個美好的藍圖。

歐洲

羅馬帝國經過無數戰役,成為真正的霸主。


鐵男春秋


秦始皇是在公元前221年統一天下的。這裡所說的天下,實際上是指中國,而不是整個世界。還有一點要注意的是,“秦始皇”這一稱謂是在他統一六國(即公元前221年)之後才有,照理說,在這之前是不應該稱呼他為“秦始皇”的,但是大家都約定俗成了,於是在敘述統一之前的故事時,也稱他為“秦始皇”。

事實上,秦的統一活動,不自嬴政始,在他之前的幾代秦王,就已經開始了這項工作。對於我們大眾來說,此前熱播的電視劇《羋月傳》中,就有這方面的內容。從羋月的老公秦惠文王算起,到嬴政即位,已經有91年。嬴政從公元前246即位到公元前221年掃滅六國,又用了25年的時間,所以,我們可以簡略地說,秦統一中國,大約用去了一百多年的時間。

秦始皇(生卒:前259-前210,在位時間:前246-前210)

如果單從嬴政即位到統一六國即從公元前246年到公元前221年這一段時間說起,大致有這麼幾件事和幾個人需要注意:

首先,在嬴政即位的同一年即公元前246年,古埃及托勒密王國的國王托勒密二世駕崩,其子托勒密三世繼任。

接下來,當中國的嬴政逐漸統一六國的時候,西亞、非洲、和歐洲的希臘地區,這個大三角範圍內,也在希臘化時代的進程中,希臘化三大國馬其頓王國、托勒密王國和塞琉西王國各拉山頭,相互征戰,其情形,如同四百多年後我們中國的三國時期。

公元前241年,也就是在嬴政繼位後第六年,第一次布匿戰爭結束。布匿戰爭是古羅馬與迦太基爭奪地中海霸權的一場曠日持久的戰爭,歷時長達118年。這第一次布匿戰爭,以羅馬人的海軍在埃加迪群島大破迦太基海軍獲得完勝,從而迫使迦太基割地賠款來換取和平。下一次布匿戰爭,就該是赫赫有名的漢尼拔將軍出場了。

說到這裡,我想糾正一下前面幾位回答者的一點小失誤。有答題者說:當秦滅六國統一中國的時候,世界上其他地區的人們可能除了戰爭就是為溫飽而奮鬥了。我們無法知道這位作者這樣說的依據是什麼,反正,從普魯塔克的《希臘羅馬英雄傳》或者吉本的《羅馬帝國衰亡史》以及杜蘭特的《世界文明史》中,我們都無法得出古希臘和羅馬人就比秦帝國的人民貧窮的證據。更何況,在秦帝國的西邊,還有一個篤愛佛教的孔雀帝國,在有哲學家氣質的政治家考底利耶的輔佐下、在英勇無畏且頗具傳奇色彩的國王旃陀羅笈多的領導下,孔雀帝國也是當時的世界上富甲一方的樂園。

還有一點是,前面有好幾位回答者都說到在秦始皇滅六國統一天下時發動了第二次布匿戰爭。這實在是一處硬傷。我們在做這類問答時,應力求準確,不知道的可以不說,但一定不能胡說。胡說,對於許多不太瞭解歷史的讀者來說,會形成錯誤的概念,是誤人子弟。一個人沒有知識並不太可怕,受到錯誤知識的薰陶才更可怕。我們在生活中經常可以見到這樣的例子。事實上,漢尼拔在秦滅六國的最後一年即公元前221年才接任迦太基駐西班牙軍隊的統帥,而第二次布匿戰爭要到三年後即公元前218年才發生。我們知道,這時秦始皇已經完成統一大業三年了。可以這樣說,在秦滅六國統一天下這個過程中,基本上沒有漢尼拔什麼事,更沒有第二次布匿戰爭。就像我在前文中說的那樣。有心做學問的朋友,可以查一下《世界歷史詞典》。



公元前227年,距離秦滅六國統一天下還有六年,燕趙勇士荊軻,前去刺殺秦王嬴政,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不復還。大家都知道,荊軻刺秦王失敗了。

在荊軻刺殺秦王的同一年,希臘的羅德島發生了地震,那個巨大的、聞名希臘諸島的青銅太陽神巨像也被震毀。專諸刺王僚,彗星襲月;聶政刺韓傀,白虹貫日……如今,荊軻刺秦王了,上天也得有所表示不是?

公元前221年,這是秦國滅掉齊國實現統一的最末一年,古埃及托勒密王國的國王托勒密三世駕崩,其子托勒密四世繼位。這個托勒密王國挺有意思:嬴政即位,他換一個國王;嬴政統一六國,他又換一任國王,正好一頭一尾。

整體的形勢是:當位於亞洲東部的秦國在進行統一戰爭的時候,北非、西亞、東南歐這一塊也在打仗、希臘化時代在進行中。在這一過程中,如同分娩前的陣痛,歐亞非交界處的人們,相互徵殺、長時間死磕。

在這一段東、西方都不太平的日子裡,有幾個大人物、影響世界的重要人物,也生活在這一時期。

在西方,最為大家所熟悉的希臘科學家是阿基米德和薩默斯的科農。

阿基米德大家都比較熟悉,但是有兩點大家可能沒有注意到:第一,阿基米德比秦始皇早死了兩年;第二,在阿基米德去世的前一年(即公元前213),秦始皇進行了焚書坑儒。

科農是阿基米德的合作者,本身是數學家和天文學家,據說,阿基米德螺線極有可能是科農發現的。


阿基米德螺線

阿基米德(古希臘,約公元前287-前212年)

在中國,這一時期活躍的人物則有陰陽五行家的創始人鄒衍(約公元前305-前240年)、哲學家荀子(約前313-前238年)、法家的代表人物哲學家韓非(約前280-前233年)。正是在韓非的著作《韓非子》中,第一次提到了中國最早的指南儀器——司南。

韓非(約前280-前233年)

在嬴政就要完成統一中國的前一年即公元前222年(這個數字,真夠二的!),大辭賦家宋玉(約前290-前222年。跟屈原合稱“屈宋”)去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