累計宇通穩居冠軍,「三龍」均翻倍增長:9月新能源客車排名大變

相比明顯下滑的8月,2018年9月的新能源客車市場回暖不少。然而,在新能源補貼退坡的影響下,“金九銀十”銷售旺季的效果雖然有所體現,但新能源客車整體市場依然不容樂觀,四季度的衝刺更需要各企業同時發力。

比亞迪宇通中車電動居前三,南京金龍增長幅度最搶眼

據中國客車統計信息網重點關注的31家涉及新能源客車產銷的企業數據顯示,2018年9月份,6米以上新能源客車銷量為8389輛,同比下降12.15%,相比8月份,降幅明顯收窄;環比則一改8月份的下滑狀態,實現了108.99%的正向增長。


累計宇通穩居冠軍,“三龍”均翻倍增長:9月新能源客車排名大變


具體到企業,比亞迪、宇通、中車電動位居前三位,比亞迪經過不斷髮力,成功躍居第一位,且實現了同比75.55%、環比180.37%的喜人增長幅度;中車電動則以1117.28%的環比增幅,成為了前十名中環比增長幅度最高的企業。

而在前十名企業中,同比、環比實現“雙增長”的企業包括比亞迪、中車電動、南京金龍和廈門金龍四家企業。其中,南京金龍同比增幅最高,且同比、環比增幅均超過100%,成為了增長幅度中最具亮點的企業。

同時也可看到,無論是同比,還是環比,比亞迪、中車電動、南京金龍以及銀隆四家專注於生產製造新能源客車的企業均呈正向走勢(銀隆雖未能得出同比數據,但實現增長卻顯而易見)。由此可見,9月份的新能源客車市場要遠好於傳統客車市場情況。

而從單月銷量整體排名來看,各企業增長、下降幅度差異較大,難尋其規律,也就是說,在補貼政策的頻繁變動下,新能源客車市場猶如一潭被劇烈攪動的湖水,各企業在其中已很難保持平穩。

累計銷量宇通遙遙領先,“三龍”增長均超100%

數據顯示,2018年1—9月份,6米以上新能源客車累計銷量為50144輛,同比增長28.44%,與前8月41.58%的增長幅度相比,增幅下降了13個百分點。從累計銷量數據來看,市場增幅收窄,行業整體並不樂觀。


累計宇通穩居冠軍,“三龍”均翻倍增長:9月新能源客車排名大變


前9月累計銷量中,宇通和比亞迪分別位居第一、第二位,而宇通也成為了行業中唯一銷量過萬的企業,且其銷量遙遙領先於其他企業(超第二名4329輛),整體市場份額佔比近1/4。可以說,宇通的這種“一騎絕塵”,有點讓人難以望其項背,將“強者恆強”詮釋得最為充分。

而在累計同比增幅中,銀隆最高,累計同比增幅高達5166.67%,從去年的低迷,到今年的晉級行業前三名,銀隆也可謂發力不少。此外,值得注意的是,“三龍”——廈門金旅、廈門金龍和海格累計同比增幅均超100%,尤其是廈門金龍和海格客車,增幅更是高達598.99%和780.15%。傳統客車企業在新能源客車領域的再度提振顯而易見。

四季度衝刺:新能源客車依然值得期待

前期,財政部、稅務總局、工信部、科技部四部委已表示在2020年取消新能源汽車財政補貼。新能源補貼退坡直至退出已成大勢所趨,然而,新能源客車的市場需求依然十分明確,至年底,還將有一大批新能源客車更新需求。

9月11日,雲南省政府發佈《雲南省加快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工作方案》通知,並計劃2018年推廣新能源汽車5萬輛,使全省新能源汽車保有量佔全省汽車總量的1%。

而在海南的三亞、海口等地也同樣有著大批量的新能汽車更新計劃。其中,海口擬定年底前購置300輛新能源公交車投入運營,併力爭在2019年實現公交車100%新能源與清潔能源化。而三亞計劃2018年推廣新能源汽車或將超1000輛,上半年,三亞已完成新能源汽車上牌243輛,年底前,將完成剩下700多輛新能源汽車推廣。

事實上,即使在國內一線城市,新能源客車的需求仍然值得深度挖掘。以上海為例,今年僅久事公交這一家企業的新能源公交車更新量就超過800輛,而到2020年,至少還有4000多輛的新能源公交車更新需求。

市場需求尚在,同時,隨著新能源客車技術水平的不斷提高,企業也降低了對補貼的依賴,並開始逐步適應市場化發展法則,與此同時,在技術的不斷進步和配套設施的逐步完善下,新能源客車也將向旅遊客運市場、城鄉客運等方向發展。因此,其未來前景依然值得期待,而2018年的年底衝刺,新能源客車也將能夠貢獻不小力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