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說:「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你是如何理解這句話的?

黑木讀書


這句話出自《論語.泰伯篇》,對這句話有不同的理解,我只能用自已一點淺薄的看法,可以說妄猜聖意。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大概意思可能是,黎民百姓可以讓他們順從,不能讓他們知道其中的道理,或者有人理解不能使人百姓變聰明,有智慧。如果按照這種理解,孔聖人就成了一位愚民者。

我個人認為,聖人不會這麼淺薄,他不會反對開啟民智的,否則他三千弟子大概不會有一個平民,所以他應該有其它意思。

古人斷句時,標點一變,意思大變,例如變為,民可使由之,不可,使智之!這句話意思就變成,百姓可以讓他們盲目順從嗎?不可以!讓他們有智慧,或讓他們知道其中道理。

這就不是愚民的意思了。

也可能孔聖人的意思是禮,樂等東西,讓老百姓能去實踐就行,沒必要去弄清楚他們的來龍去脈,一是費時費力,二是,費勁也不懂。

人的聰明才智是有差異的。

一家之言,胡言亂語罷了!





波羅密2



孔子曰: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原創乙族稱:‘孔丘學說是專制愚民統治術。’

法家主張,法律體現君主的意志。生法者君也,守法者,臣民也。

君主必須牢牢鉗制刑罰——韓非謂之:主臥度量,所以操生殺之柄。

寧枉勿縱,夷族連坐。

三綱理論——韓非謂之:臣事君、子事父、妻事夫,三者順則天下治,三者逆則天下亂。此天下治常道也。

韓非子還提出了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的主張——主而誅臣,焉有過!

儒家的觀點恰恰相反,孔子曰:君君、臣臣。首先,以君道的標準約束君主。然後,在以臣道的標準約束臣子。就是把君主和權力關進牢籠。今日謂之——憲政。

儒家還主張,把人民當奴才的暴君,必須誅殺。孔子謂之湯武革命。【革命一詞。最早有孔子提出】

孔子是反對專制獨裁的。


孔子曰:君子不器。器物的特性是隻有專業用途,而沒有靈魂和道德。孔子要求君子必須有思想,有靈魂,有道德。

孔子又曰:君子以振民育德。即啟民智,立民德。

孔子開啟民智,卻被不肖子孫顛倒黑白,惡意詆譭。

提倡愚民的,是法家。

商鞅有曰:“民愚則易治”,“民愚,則君以智而王”,“民不貴學則愚,愚則無外交。”

韓非又將這一分糟粕放大了十倍——“智者不以言教,而慧者不以藏書”,“民不越鄉而交,貴賤不向逾,愚智提衡而立。治之至也”,“太上禁其心,其次禁其言,其次禁其行。”

在法家看來,愚民是比刑法更重要的奴役人民的手段。可以有效地預防“國有十善,上無使戰”,和“儒以文亂法。”使人民成為“有目不以私視,有口不以私言,有智不以私臆”的行屍走肉,任由君主驅使。

原創乙族沒有讀過一本儒家經典,對儒家思想一無所知。就瘋狂地詆譭優秀的傳統文化。此類人渣不配為人。

此類人要麼是慕洋犬。要麼是被法家思想洗腦的愚民。

民智未開,中華文化復興之路任重而道遠。


楊朱學派


孔丘學說是專制愚民統治術!

周公旦《周禮》的儒家為專制統治者愚民而生,孔丘至所以被歷代統治者奉為聖人,是因為孔丘集西周專制毒文化之大成,成為專制統治必備統治術。

孔丘的儒術裡,既沒有對客觀世界的認知,也沒有對自然科學的認知,更沒有對人類世界觀的認知,只有對人的社會地位高低,依照權利大小分貴賤之分的排序和無條件屈從,和原始社會血緣宗親的長幼序別的倫理服從。從而剝奪了人性、良知、和創造性思維,整個國家和社會及家庭,無處不在的奴役和順從,扼殺了人生求知權利和天份,讓人變成了會說話的奴隸。

“勞心者治人,勞力者治於人“,是專制社會的最真實寫照。

“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家國不分,家是國的,人是國的,國是皇家的。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反映孔丘儒術中,統治者與被統治者的統治關係,從孔丘這句話裡,可以知道,底層的民只能按統治者的意志任其驅使,不能讓他們明白國家人生的道理,儒家顛倒家與國的關係,官與民的關係,人與家的關係,把他們被無償剝奪,反而感謝剝奪他們的統治者,統治者不能也不讓他們知道人生來就有的權利。統治者以此愚民術,來維護和延續其人治的社會,保護皇帝家天下的專制權利。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是《論語》中的一句,出自《泰伯》篇,第九句。對這句話的解釋,存在著很大爭議。爭議的最根本原因,是由於斷句的不同,意思就會發生變化。最一般的斷句,是“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按此斷句翻譯一下,意思是這樣:

對於老百姓,只能讓他們照著(統治者的)命令去做,不能讓他們知道為什麼這樣做。

按這種解釋,可以理解為這是統治階級的愚民政策。按北京大學哲學系一九七O級工農兵學員的解釋,“它充分暴露了孔老二敵視勞動人民的反動本性和害怕勞動人民的虛弱本質。”因為在人民起義的遍地烽火之下,“孔老二為了挽救奴隸制的覆滅,向奴隸主出謀劃策,要他們禁止人民學習革命道理,防止人民知道他們的陰謀詭計,要他們想方設法欺騙和愚弄人民。”

當時的這種解釋,是有其時代背景的,五四之後,孔子的儒家學說,成了封建統治文化的代名詞,孔子本人,也成了中國近代落後捱打的替罪羊,要進行文化反思,以孔子為代表的儒家文化必須被打倒。如果不打倒他們,上千年文化慣性所形成的話語權是很難被剝奪的。於是,孔子成了被打倒的對象,既然被打倒了,他所說的一切全成了錯誤的,反動的。孔子思想中所包含的進步的合理的因素,也被一起打倒了。在這樣的背景下,孔子是愚民的,成了天然正確的。於是上述的解釋,就成了標準答案。

隨著社會的發展,傳統文化漸漸復興,人們也慢慢認識到之前文化反思中的矯枉過正。人們在批判儒家的時候,把其優秀的東西象澡盆裡的孩子一樣給倒掉了。所以,這些年來,傳統文化強勢迴歸之下。人們對之前某些正確答案又產生了懷疑。

類似“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的討論,正是在這樣背景下提出來的。

孔子做為人類歷史最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之一,難道他的思想中真的包含著愚民的成分嗎?許多人產生了懷疑。於是,又重新審視和解釋這句話。斷句的不同,造成意義的不同,就成了一個著手點。

上面的解釋,也可以斷為: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第二種可斷為: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這種解釋是,老百姓自己做的好,就順其自然;如果他們做的不行,就要使他們明白(為什麼要做好,或是如何做好的道理)。這樣一斷,就沒有愚民的意味,反而是教化老百姓了。

還有一種可斷為: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意思和上邊差不多:老百姓可使,就隨他去;不可使,就教育他們(使他們可使)。

這樣一弄,孔子愚民的思想便不成立了。

我是不相信孔子有愚民的思想。因為這種思想和孔子的一生行事不相符。孔子是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他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開創私學的人。也就是說,在他之前,只有貴族才有學習的機會,從孔子之後,才使得平民有了受教育的機會。孔子做了這樣的事情之後,我們還認為他愚民,是不是有點虧心呢?

我翻了一下《四書集註》,發現對於這句話,朱熹的斷句也是“民可是由之,不可使知之”。朱熹的解釋是:“民可使之由於是理之當然,而不能使之知其所以然也。”朱熹是大學問家,話說的有點難懂,意思是說:“做為統治者,如果你知道這個事應該這樣做,就讓老百姓這樣去做。至於為什麼這樣,沒必要告訴他們。”朱熹的解釋,似乎印證了孔子的愚民。但實際的情況不是這樣的。我的理解是,做為統治者,當社會面臨一個新的發展走向的時候,統治者應該告訴老百姓往那個方向走。原因不用告訴他們。這並不是因為愚民,而是沒有辦法,讓每個人都明白為什麼要這樣做。這個道理,在今天的現實生活中,還有表現,比如在部隊中,上級命令你執行一個任務,理解也要執行,不理解也要執行。執行,就是“由之”,而“知之”的事,可以慢慢來。

程頤的解釋也差不多,他的話很好理解:“聖人設教,非不欲人家喻而戶曉也,然不能使之知,但能使之由之耳。若曰聖人不使民知,則是後世朝三暮四之術也,豈聖人之心乎?”程子的意思也很明白,聖人之意,不是不讓人知,而是辦不到。同時程子又說,愚民政策在現實中是有的,他們也利用了孔子的話,但那不是孔子的本意。

我覺得程朱的解釋是對的。


七月流火140400643


我們來看看孔子的言論給中華民族帶來哪些幫助:

1...孔子言論極大促進科學技術高度發展?沒有。孔子本身是個科學盲,對科學知識一竅不通。有兩個故事為證。

一個是《兩小兒辯日》,另一個是《三季人》。說的是孔子對科學基礎知識的無知和自己自以為是的狂妄。

2...孔子言論讓天下百姓過上富裕的生活?沒有。

3...孔子言論給一個國家帶來繁榮富強?沒有。

孔子到底給中國人民帶來什麼?空談。就是吃飽了,喝足了,練練嘴皮子。

所以,研究孔子說什麼,沒有任何意義。



知天命513652050


這一句話,是個文字遊戲啊!

1.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2.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3.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4.民可使,由之不可,知之。

5.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6.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不如結合上文來看……

子曰:興於詩,立於禮,成於樂。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這麼看就簡單了,不管如何斷句,永遠離不開禮樂的束縛,愚民的套路。所謂【禮】就是某些人代言天志而定下來的套路。天人合一?何德何能?天地之志在民,只有百姓共同的標準才是天志。一切法律和行為標準要以百姓為最高訂立者。而【樂】不是現在的藝術類音樂。是【禮之所及樂必從之】是規範百姓步伐的進行曲。

後世儒生為了洗白他們的先聖,習慣於把經書中的某些段落詞句單獨拿出來展示,但終歸改變不了儒家效忠君王干涉百姓的忠君愚民主張。

(這是我之前的文章,複製過來的)


浸淫之辭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這句話的斷句如上是正確的,至少也是相當長一段時間主流的斷句方式。從朱熹的《論語集解》到錢穆的《論語新解》都是採用這種斷句。


朱熹

子曰:“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民可使之由於是理之當然,而不能使之知其所以然也。


錢穆文縐縐的翻譯是這樣的,先生說:“在上者指導民眾,有時只可使民眾由我所指導而行,不可使民眾知我所指導之用意所在。”


我的翻譯就粗暴些“按我說的做,別問為什麼”。


很明顯這是一句話是告訴上位者怎麼管理下位者的,所以這句話在一段時期是被拿出來批判,比如近代史學家范文瀾,和哲學家馮友蘭做出了相應的批判。下圖是馮友蘭《論孔丘》一書的目錄截圖。



這句話自然也會成為被批判的重點,被定性為了“孔子鼓吹愚民政策”。由於那時候批判的很強烈、很徹底,於是很多人到現在也堅守著這種觀點,比如原創乙族說“孔丘學說是專制愚民統治術!”,這也是破而後立的成效只不過還是初見,看乙族通篇的說法,還是全部停留在破上再沒有向前走半步,是個非常古老的話題了,希望他找到了對自己有用的理論。


原先的東西被破了新的東西沒有立,就像老房子不中用我們利索的拆掉了它,卻沒有建起新房子來,只能在風雨中飄搖。


所以想了很久,飄了很久,於是大家開始想到一種建設方案,被拆掉的舊房子磚瓦還在路邊上擺著,不如就拿這些改個新樣式的屋子來,至少還有地方避雨。


比如下面這兩種斷句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這樣的斷句清朝的時候已經有了,不過是在近代得到發揚光大。“對於民其可者,使其自由之,而所不可者,亦使知之。”

(截圖之宦懋庸,《〈論語〉稽)

但是關於這種斷句,楊伯峻是不認同的,他認為“若古人果有此意,必用‘則’字,甚至‘使’下再用‘之’字以重指‘民’,作民可,則使(之)由之,不可,則使(之)知之,方不致晦澀而誤解”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這裡面的使被理解成了“出使”,而整句話也成了解決實際問題的一個對策,不再是道德倫理原則。


這兩種斷句方式是在近代得到流行的,另外還有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要具體瞭解,看下面鏈接

http://www.360doc.com/content/14/0206/10/15292298_350139496.shtml


這樣的斷句方式,可以說是所謂《論語》的“今生態”,大義是要根據現在的情況重新解讀,但是總體思想還是在為孔子張本,多少有美化孔子之嫌,他們刻意的丟掉了“愚民”兩個字,弄的這兩個好像說不得一樣。可是這樣的斷句儼然透露著“我是笨蛋您得教教我”的意思!


而關於“愚民”這裡需要有個簡單的解釋“愚”字可以作為動詞和形容詞來使用,所以意思自然會有愚弄人民和愚民就是不太聰明的人(比如我是個愚民)。


總結下來我贊成的是“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這種斷句,這時我可以放上錢穆的解釋了,個人認為是很好的。


上章言教化,本章言行政,而大義相通。《孟子》曰:“行之而不著焉,習矣而不察焉,終身由之而不知其道者眾也。”《易傳》曰:“百姓日用而不知。”皆與此章義相發。民性皆善,故可使由。民性不皆明,有智在中人以下者,故有不可使知者。若在上者每事於“使民由之”之前,必先家喻戶曉,日用力於語言文字,以務使之知,不惟無效,抑且離析其耳目,蕩惑其心思,而天下從此多故。即論教化,詩與禮樂,仍在使由。由之而不知,自然而深入,終自可知。不由而使知,知終不真,而相率為欺偽。《易傳》雲:“通其變,使民不倦。神而化之,使民宜之。”亦為民之不可使知,而謀求其可由,乃有此變通神化之用。近人疑《論語》此章謂孔子主愚民便專制,此亦孔子所以有“不可使知”之嘅歟!


大意思:過去的老百姓很多是不夠聰明的是愚民(比如我),所以有些事兒是不不能跟他們商量的,這樣會壞事兒,還是要由幾個領頭的聰明人做決定,指導他們呀。


這話看起來有點殘忍,畢竟有人被劃成了笨蛋,而且笨蛋必須糊里糊塗的跟著聰明人走。可是你好好想想有些事兒好像也是這樣,要不然也不會有什麼“精英政治統治理論”。


人群終歸是由聰明人和笨蛋組成的,聰明人就是會玩弄笨蛋你信不信?想想很多人對傻子的做法!除非那個聰明人是個“聖人”!願意有教無類的教你,但是他也會生氣“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矣”,您不夠聰明只能被由之了。


不過好在現在知識傳遞很快也很豐富,所以就算沒有聖人來教我們,大家也可以變得聰明起來,要是你不努力讓自己聰明,不管你怎麼懟孔老二是“愚民政策”,你都會被“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不是。


至於孔子他是偉大的這沒辦法,畢竟他願教教古代的民,還告訴他們“君使臣以禮,臣事君以忠。”反過來說就是“君不禮,臣不忠,臣不忠,君不禮”。


但是孔子絕對不是我們要抱著不放的,畢竟這是個兩千多年前的人,他教你一些倫理道德,兩千年前的人倫理到現在還有多少能用呢?“聖人之道,無異於百姓日用,孔子說的話對我來說有用的我才會拿出來說,至於什麼對自己有用你自己判斷了,不管對錯您得擔著,僅此而已!


對於孔子我個人是不美化他,也不會重傷他,而且遇到這兩種走極端的人,我都會用懷疑的目光看著他!


以上

目西


目西


我再一次回答: 《論語》中的“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是聰民,不是愚民。

以往的這句話的解釋有爭議,是不知其代詞"之"的內容造成的。《論語》是應用數學、龍學系統語言大典,篇章序數是父母系數(提出問題),二者相乘,得出子係數"子曰"內容,回答問題。

這句話在《論語.泰伯》第八篇(公平投票隱私)第九章(控制、監視它),八乘九得七十二,代表"交換、票決(七),制止壓制不同意願”(之)的意思。

其整句意思就是:民可使其自由行使交換、投票權力,制止壓制其不同意願,不可使(被選舉人等控制、監視)知道其交換、投票隱私。 否則,民不可使,使市場交換和官吏(亻吏)腐敗,人民不擁護官府。

這是聰明的明民的民主高見,不是愚民。詳見《破譯背後的龍學密碼》。


龍學創始人劉樹成


此句出自《論語·泰伯篇》。要注意斷句正確,否則理解南轅北轍。這一句由於斷句問題,自古以來橫生出不少本來不應有的歧見。

題目中的斷句是錯誤的,可惜一直以來,就這麼謬種流傳至今。很遺憾朱熹的《四書章句集解》與楊伯峻版《論語》等,都是這麼亂斷的。

正確的應該是這麼斷:“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這是唯一可能正確的斷法,其他的斷句方法都是百分之百錯的。這個道理只要有基本的現代的語法學理論知識的人都不難明白。


可,這裡是能願動詞或助動詞。這一點由前後的“可”與“不可”就可以互證。因此後面應當緊跟一個動詞才能夠構成文從字順的句子。

“民可使”,“民眾(如果)可使喚得動”,也即民眾願意聽從使喚的話;“不可使”,承前省略主語“民”,“民眾(如果)不可使喚得動”,也即民眾不願意聽從使喚的話。

“由之”,意思是“那就由著民眾自己的意志行事”;“知之”,即“使之知”,這裡的“知”為使動用法,意思是教育民眾使民眾知覺。這裡的“之”指代民眾。

因此完整的解釋是:

”民眾易於使喚聽從的話,就順著他的意志去行事;使喚不動不聽從號令的,就去教育他使他覺悟。“

這樣的斷句才符合文法,這樣的解釋才自然不生硬,也才符合孔子教育家的特點,否則孔子怎麼會是“循循善誘”,“誨人不倦”呢?

孔子與老子都是倡導民眾教育的,都不主張愚民教育。說孔子與老子倡導愚民教育的,都是文盲一類,讀不懂典籍含義而導致自己在那裡隨意發揮而胡說八道。


最後要提醒一下,斷成“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與題目中的“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都是存在典型的語法錯誤的。咋讀一下,讀得貌似可通,然而細究一下其實都是狗屁不通的。要知道古文特別是先秦文獻中是不會有“使由”或“使知”這樣的結構的,特別是“使由”更是一種非常莫名其妙的說法。


建章看世界


我的理解: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政令是人民贊同的,就去實行;人民不贊同的,就解釋給他讓他理解。而不是有人解釋的那樣,政令只能讓人民去服從去實行,而不可也不必使他理解。孔子其實很重視開啟民智的,而不是愚民。


分享到:


相關文章: